![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点易考点一线资深名师梳理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944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点易考点一线资深名师梳理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944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知识点易考点一线资深名师梳理学案
展开新部编版五语下知识点易考点一线名师梳理
1.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认识“昼、耘”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通过读诗句,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4.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1.我会读。
一类字:
二类字:
白昼zhòu 耘田yún 供gòng耕织 稚zhì子
银钲zhēng 玉磬qìng 水满陂bēi 浸寒漪yī
易错字:
白昼(zhòu zòu ) 供(gòng gōng)耕织 稚(zhìzì )子 (zi zǐ)
银钲(zhēng zhèng) 玉磬(qìng xìng ) 水满陂(bēi pēi )
浸寒漪(yī yǐ) 提供(gōng gòng) 桑田(sāng shāng)
短笛(dí dié) 耘田 (yún yǘn)
多音字:gòng(口供 供品 供耕织) gōng (提供 供应 供给)
2.我会写。
听写生字:白昼 耘田 桑树 春晓
易错字:“昼”的下半部分是“旦”,不要多加一横写成“互”,“晓”的右上角不要多加一点。
默写古诗:略
3.我能翻译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zhòu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gòng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①[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锄草。②[绩麻]把麻搓成线。③[解]理解,懂得。
④[供]从事。 ⑤[傍]靠近。⑥[阴]树荫。
译文: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稚zhì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zhēng。敲成玉磬qìng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①[稚子]幼小的孩子。 ②[金盆脱晓冰]晓,早上。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③[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④[磐}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⑤[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文:儿童早晨起来,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线穿起来当铮。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①[陂]池岸。②[漪]水中的波纹。③[腔]曲调。④ [归去]回去。[信口]随口。
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的倒影淹没在水波里。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4.课文重点梳理。
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作者是 代诗人 ,通过对农村生活中大人 耘田 、绩麻,孩子 学种瓜 场面的描写,反映出农村的紧张劳动气氛和富有情趣的生活,表现出农村孩子的勤劳纯朴、天真烂漫。
②“四时田园杂兴”中“杂兴”的意思是 ,没有固定的题材。题目告诉我们,这些诗写的是诗人在 居住时春夏秋冬四季的所见所感。(随兴而写 田园 )
③《稚子弄冰》作者是 代诗人 通过对稚子脱冰、穿线,敲击,冰块破裂等情景的描写,表现出孩童生活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孩童的尊重与喜爱之情。
④“稚子弄冰”中“稚”的意思是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写的是 。
(幼小的小孩子 取冰玩耍)
⑤“草满池塘水满陂”中写出了仲夏生机勃勃景象的词语是 ;“陂”的意思是 。(满 池岸)
⑥《村晚》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描写了夕阳西下,牧童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吹奏的景象。表现出了牧童的无忧无虑以及作者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⑦这三首诗都写了儿童的活动。《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童孙” ,《稚子弄冰》中的“稚子” ,《村晚》中横卧牛背、 的“牧童”,都给人以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感觉。(学种瓜 脱冰作戏 信口吹笛)
⑧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的意思是 ,“供”的意思是 ,读了这两句诗,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情景: 。从这两句诗可以体会到 。
(理解,懂得 从事 小孩子还不懂得耕田纺织的事,也在桑树下的阴凉处学习种瓜 在大人的耳濡目染下,孩子也在桑树荫下学种瓜,体现孩子们对劳动)
⑨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磬"指 ,“玻璃”不是现在的玻璃,指的是 ,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听到了 。)
下列对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描写声音为主,表现出“玉磐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
B.这两句诗表现出儿童以冰为磬、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C.这两句诗描绘了孩子从金色的盆子里取出冰,用彩色的丝线穿上,用手提着,颜色艳丽,充满情趣的情景。
D.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远远地看着孩子们戏耍、听着孩子们呼喊,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的景象。
(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一种天然玉石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和冰碎的哗啦声 B )
6.拓展延伸。
★有关儿童的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所见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我会读”答案:
zhòu gòng zhì zǐ zhēng qìng bēi yī gōng sāng dí yún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