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 测试题
展开最新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 测试题
一、判断题
1. ( 8分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乃”的部首是“丿”。
(2)“亩”的部首有两个,分别是“田”、“ ”。
(3)“扣”的部首是“口”
(4)“垦”的部首只有一个,就是“土”。
二、填空题
2. ( 1分 )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yòu ròu
幼________龟
3. ( 3分 )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zhē B.zhé
折________磨 | 折________腾 | 不折________不扣 |
4. ( 3分 ) 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被字句)________。
(2)蝙蝠到处乱撞。(比喻句)________。
(3)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陈述句) ________。
5. ( 6分 ) 看拼音,写汉字
shā tān zhēn chá cháo xià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qǐ tú fǎn huí yú chǔ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 ( 6分 ) 按课文内容填空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它围绕“ ”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 、 和 。是教育人们要保护好 。
7. ( 8分 ) 看拼音,写词语。
biān fú | bǔ zhuō | fēi é | mǐn ruì |
|
|
|
|
línɡ dānɡ | cāng ying | zhànɡ ài | diàn bō |
|
|
|
|
8. ( 10分 ) 给形近字组词
潮 殴 砌 滩 琢
嘲 欧 彻 摊 啄
三、综合题
9. ( 6分 ) 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判断下列句子,对的“正确”错的“错误”。
(1)“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
(2)黄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忧患。
(3)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
10. ( 6分 ) 读下面的话,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叨就叨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1)“若无其事”意思是 。
(2)从向导若无其事的神态,可以看出他懂得什么道理?
11. ( 8分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作者构思巧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快到什么程度呢?作者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是跑得快呀!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安然无恙,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1)你知道文中所介绍的物品叫什么名字吗?
(2)文中物品的作者用 来表现骏马奔跑速度之快。
(3)根据词义,在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平平安安,一点损伤和意外都没有发生。
②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12. ( 11分 ) 课内阅读《蝙蝠和雷达》。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1)科学家通过 、 、 三次试验证明 。
(2)雷达的研制成功是受到了 的启发。
(3)人们根据 的 的特点,发明了 ;根据 的 的特点,发明了 。
四、现代文阅读
13. ( 5分 ) 课外阅读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着泪水,对老婆婆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去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见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你这淘 气包,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为什么对自己的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视儿不见
喜色
疲惫不堪
(2)“女孩愣住了。”为什么单独一句话在文中成段?
(3)文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14. ( 19分 ) 认真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躲雨
有三只猴子耐不住林中的寂寞,相约下山一游。大概是贪恋田野的景色,竟忘了时辰已到了黄昏。等它们意识到这一点,只见天空乌云密布,紧接着黄豆般的雨点劈头盖脑地打下来。恰巧,路边有一座没人住的小木屋,三只猴子便决定进去躲雨。
第一只猴子一步跨到门口,却失望地摇摇头,转身对同伴说:“倒霉!这门是关着的。”
第二只猴子绕小屋走了一圈,垂头丧气地告诉大家:“窗子也关着,进不去。”
第三只猴子坐着嚷道:“别浪费时间了,我们快来想想办法吧!”
于是,三只猴子围在一起,冒雨开起会来。它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开门方案,又一个接一个的否定掉。最后,它们都认为这木屋是无法进去的,只有冒雨回到树林里去。
正在这时,一阵风把门吹开了。三只猴子又惊又喜:啊,原来门是掩着的,根本没锁!惊喜之后,它们想:___________。
(1)熟读故事后,请你想一想,三只猴子为什么不进屋躲雨,然后写下来。
(2)最后,是 把门打开的。
(3)划出文中一句比喻句,用“ ”表示。这句子把 比作 。
(4)你觉得这是几只怎样的猴子?从它们身上,你受到什么启示?
(5)根据上文,想象猴子在惊喜之后会想什么,再写在短文的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