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发现与创造12 化腐朽为神奇教案及反思
展开12 化腐朽为神奇
1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以不同材质创作的“变废为宝、变废为美”的艺术作品。
2、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作力,运用不同材质与综合的方法“化腐朽为神奇”,培养学生心灵手巧,善于发现,勇于创作实践的精神。
3、改善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学生从小就受到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具有环境意识,具备环保技能,养成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4、实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融合延伸,形成富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课程文化。
2学情分析
1、充分了解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保护的态度。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周围的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也有着自己的想法与措施来改进。并且有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所学艺术知识可以对环境保护起到宣传、美化作用。
2、学生的环境知识已经比较丰富,但还是见到一些不良现象,学生可能在校内已经很自觉得保护环境了,但是这些不良现象往往出现在校外,怎样利用环境知识为保护环境作些实事还不明朗,怎样更好地具体落实到行动还有待努力。
3、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思维能力、理性判断能力和综合表现的能力。
4、本课注重引导学生以环保和科技意识,参与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的创新实践活动,从而体验“美的创造”。
3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巧妙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构思立意进行创作,并进行自评、互评、鉴赏能力。
2、难点:材料运用巧妙,作品造型美观,立意新颖。
教学解决难点方法:剖析理解经典作品、开拓思路。
3、兴趣点:“变废为宝,变废为美”的欣赏与动手制作工艺的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
1、抢答:生活中的垃圾主要有哪些?人们一般处理这些垃圾的方式有哪些?你觉得他们可以循环利用吗?
2、观察设问:“老师自己设计的作品有何环保创意”展示教师作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以小组形式抢答,并点评讨论。(以抢答提问和教师作品展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感受“神奇”
1、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同龄人制作的环保艺术作品与中外艺术家制作的环保作品。
2、通过艺术家作品来讲述制作原理的过程。
学生观看课件,激发学习兴趣与审美愉悦。
二、感受“神奇”
由近及远,由“同龄人”到“艺术家”,丰富学生的审美视觉和审美体验。
呈现艺术创作的过程,提高教学直观的效果。
活动3【活动】课堂活动
一、寻找方向
1、播放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制作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
2、教师以经典作品示范从“主题创意、造型、色彩搭配、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导赏:欣赏毕加索的《公牛头》、毫斯曼的《我们时代的精神·机器头》。
3、教师再以本校的美术作品中有关绿色作品“服饰系列”、”蛋彩“等作品进行播放鉴赏。
二、寻找“神奇”的根源
1、让学生积极思考,并理性归纳和表达作品内涵。
2、启发学生深入理解环保艺术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1、布置学生做学案中的题目。
2、“对于环保艺术创作,你或你们小组有什么‘金点子’(即作品构思)吗?
3、 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讨论,回答问题,完成学案,巩固学生课堂学到的知识。
活动5【作业】课堂作业
教师小结并提出作业要求:
能交流美术创作构思,关注环保意识、科技意识,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吗?
1、作品主题突出吗?
2、选择材料巧妙吗?
3、造型美观奇特吗?
4、色彩搭配协调吗?
5、制作工艺精细吗?
初中美术12 化腐朽为神奇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12 化腐朽为神奇教案设计,共4页。
初中岭南版12 化腐朽为神奇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岭南版12 化腐朽为神奇教学设计,共5页。
2021学年12 化腐朽为神奇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12 化腐朽为神奇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