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一课时 区位条件优越 鱼米之乡
教 学 目 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范围、位置、气候。 2.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条件及发展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2.通过了解农业的发展条件,明确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 、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长江中下游平原位置和范围。 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发展。 难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发展,掌握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原则。 | |
教 学 过 程 | 新 课 导 入 | 长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它发源于青海省的唐古拉山脉,奔腾向东,在上海市注入东海。而这节课我们所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指的是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它有许多美誉,你知道哪些?(通过学生回答,展示“长江中下游平原美誉”的课件)。这里如此美丽富饶。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江中下游平原,感受它的美! 区位条件优越 鱼米之乡(板书) |
自 主 学 习 | 一、区位条件优越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苏皖沿江平原和 长江三角洲 ,地势低平,河汊 纵横交错 ,湖荡 星罗棋布 。 2.本区东临黄海和东海,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贯通东西,拥有 濒海 、 沿江 双重区位优势。 二、鱼米之乡 1.种植业:有利条件:属于 亚热带季风 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主要农作物: 水稻 、棉花、 油菜 、茶、柑橘和蚕丝等。 2.渔业:河湖众多,是我国 淡水渔业 最发达的地区。 3.农业发展:本区农业要积极开展 多种经营 ,大力发展 出口创汇 农业,促使农业生产向高产、高效、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
教 学 过 程 | 合 作 探 究 | 探究一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和范围 读教材图7-2-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巫山、淮河、东南丘陵、汉江、赣江、湘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 答案:略。 2.说说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 答案: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北到淮河,南至东南丘陵。 3.找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说说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势特点。 答案:略。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教师总结】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东西长约1 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5块平原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 000~1 500毫米。 探究二 掌握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地理事物名称 1.填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河流或湖泊名称。 ① 淮河 ,② 汉江 ,③ 湘江 ,④ 赣江 ,⑤ 洞庭湖 ,⑥ 鄱阳湖 ,⑦ 太湖 。 2.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 A 江汉平原 ;B 洞庭湖平原 ;C 鄱阳湖平原 ;D 苏皖沿江平原 ;E 长江三角洲 。 【教师总结】 要想牢记地名,单听口讲不行,应该眼、耳、口、手一齐活动,互相配合,共同参加记忆。一般学习地名可遵循如下几个步骤:①在地图上指出地名的正确位置。②在地图册或课本插图上找出这一地名的位置。③工整地写出地名(有条件的还可以写出外文进行对照)。④工整地进行填图或记笔记。⑤拼读地名(由慢到快,反复念读)。⑥在课前、课后进行指图练习或填板。 |
深 化 探 究 | 探究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的发展条件 读教材图7-2-2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产品分布图和图7-2-3武汉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农业发展。 1.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 答案:水稻、小麦、茶叶、棉花、蚕丝、油菜、柑橘。 2.结合武汉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简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答案: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3.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鱼米之乡”的优势条件。 答案:水热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河流湖泊众多,为淡水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成为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
教 学 过 程 | 深 化 探 究 | 【教师总结】 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南方亚热带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最适宜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产量高,加上这里河网密集,水域面积大,淡水养殖在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这里的人们生活主食以大米为主,喜食水产,因此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 |
课 堂 总 结 |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北到淮河,南至东南丘陵。 主要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本区东临黄海和东海,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贯通东西,具有濒海、沿江双重区位优势。水热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河流湖泊众多。 | |
板 书 设 计 | ||
当 堂 检 测 | 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若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适合发展林果业 B.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有旱涝、寒潮等气象灾害 C.适宜种植油菜、柑橘等 D.冬冷夏热,属温带季风气候 2.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
A.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B.道路崎岖,千沟万壑 C.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D.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3.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D ) A.春小麦、大豆、甜菜 B.冬小麦、棉花、花生 C.大麦、青稞、豌豆 D.水稻、棉花、油菜 4.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 C ) A.第二级阶梯 B.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C.第三级阶梯 D.第一级阶梯 5.下列不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方向的是( D ) A.出口创汇农业 B.高产高效农业 C.农业多种经营 D.生态农业 | |
素材 拓展 | 具体见光盘。 |
第二课时 沿江分布的城市 沿江工业走廊 保护“母亲河”
教 学 目 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归纳长江中下游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出长江为本区城市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 2.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和主要工业部门。 3.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洪涝灾害的危害,说出治理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特点。 2.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城市、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洪涝灾害和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难点: 1.长江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发展的作用。 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 | |
教 学 过 程 | 新 课 导 入 | 回顾复习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1.说一说长江中下游平原位置和范围。 2.说一说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优势。 3.说一说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条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区位优势影响的农业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与工业。 沿江分布的城市 沿江工业走廊 保护母亲河(板书)。 |
自 主 学 习 | 一、沿江分布的城市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许多城市往往是 沿江 发展起来的, 水运条件 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武汉 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会处,历来是“ 九省通衢 ”之地,是长江 中游 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 3. 长江三角洲 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 上海 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二、沿江工业走廊 1.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最发达的 综合性 工业地带,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以长沙、武汉、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 工业基地 。 2.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城市 沿江 分布,东西绵延,形成了多条“ 工业走廊 ”。例如,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 钢铁工业走廊 ”;上海、南京、武汉等汽车工业基地,构成了“ 汽车工业走廊 ”。 三、保护“母亲河” 长江中下游平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水污染 、 大气污染 日趋严重,本区必须坚持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 与经济发展同步。 |
教 学 过 程 | 合 作 探 究 | 探究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分布和沿江工业走廊的形成 1.找出主要的大城市,说说本区城市分布特点。 答案:本区城市多沿江、沿海分布。 2.议一议,长江为本区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答案:长江为本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便利的航运条件。 3.读图2可以看出,本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有 煤 、 铁 、 石油 ,电力资源形式以 水电 为主。 4.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三大工业基地,并完成下表。
5.分析本区工业分布特点及优势条件。 答案:分布特点:沿江分布。优势条件:长江干支流便利的航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师总结】 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许多城市往往都是沿江发展起来的,水运条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特大城市,是本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其次依托长江干支流便利的航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优势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以长沙、武汉、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
教 学 过 程 | 深 化 探 究 | 探究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长江水污染现象日趋严重。2010年资料显示,沿岸地区排入长江的污水高达339亿吨。 材料二 酸雨及其危害。 近些年来,随着长江中下游平原工矿业的增多,以及各种机动车数量的增加, 使得本区成为我国酸雨频发且危害严重的地区。 酸雨主要是由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造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酸雨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物等都有很大危害。酸雨可使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对森林和其他植物的危害也较大;还可使土壤酸化,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可使建筑材料遭到腐蚀。导致其强度降低,从而损坏建筑物。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有哪些? 答案:大气污染、水污染、酸雨、洪涝灾害。 2.历史上,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频发,给沿岸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了重大损失。请结合引发洪涝灾害的原因,尝试着写出相应的对策。
【教师总结】 长江中下游平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水污染、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必须坚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 |
教 学 过 程 | 课 堂 总 结 | 长江中下游平原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该区承东启西、连南通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许多城市往往都是沿江发展起来的,水运条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特大城市,是本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但是长江中下游平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水污染、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必须坚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 |
板 书 设 计 | ||
当 堂 检 测 | 1.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 C )
A.长江生产黄金 B.上游叫金沙江 C.有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D.经常运输黄金 2.长江沿岸地带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B ) A.长江航道船只不断增加 B.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C.长江沿岸的水电站建设 D.长江沿岸的乱砍滥伐 3.我国钢铁工业的布局主要有靠近原料、燃料产地和靠近消费市场、依靠便利运输两大类,下列钢铁基地主要依靠大的消费市场和便利运输发展起来的是( A ) A.上海 B.武汉 C.攀枝花 D.鞍山、本溪 4.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B ) A.毗邻港澳 B.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于一体 C.矿产资源丰富 D.扼长江出海口,濒临南海 5.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C )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沛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 |
素材 拓展 | 具体见光盘。 |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