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教案设计
展开《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冰心的有关文学知识,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字词的写法和意思。
2、用心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学习借物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一起学习冰心的《荷叶 母亲》。(板书课题:《荷叶 母亲》冰心)
二、冰心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三、先学后教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读课文,记住字词)
【片1】出示目标:读熟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字词。
学法指导:听读课文,勾画标记自己不认识或读得不准确的生字。感受朗读的节奏和感情。然后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看一看谁听得清、记得准。时间5分钟
【片2】自主检测
1、比赛朗读,流畅 有节奏 有感情 比一比谁读的最好。
2、给加点字注音
徘徊( ) 并蒂( ) 荫蔽( ) 菡萏 ( ) 攲( )斜
3、解释下面的词语
菡萏::荷花
攲斜:倾斜,歪斜
【说明】生字词由差生标注读音,中生更正,要提到“堂清达标”。
第二次“先学后教”(默读课文,理解大意)
【片3】出示目标:用心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结合老师给的问题,在书上勾画并做标注。有结果后可以和同桌轻声商量一下,自读时间10分钟。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准确又洪亮。
问题:1、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幅图画?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什么?
2、作者看到红莲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明确:1、风雨中荷叶喂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图画中包含了红莲、荷叶;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
2、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
明确: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静的心绪散尽
“烦闷”是因为半夜的雨让白莲凋谢了,白瓣儿像小船一样飘散在水面上,开得正艳的红莲会不会遭遇白莲的命运呢?
“不适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我”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散尽‘是因为母亲唤我回屋的同时,红莲旁边的大荷叶正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母亲保护女儿的同时荷叶正保护这红莲(暗示母亲像荷叶)。
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
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片4】出示目标:学习借物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老师给的问题。有结果后可以和同桌轻声商量一下,自读时间8分钟。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准确又洪亮。
问题:1、荷叶何以让作者联想到母亲?(荷叶保护红莲)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的情感?找出关句子
句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 下的荫蔽?
情感:赞颂母亲、歌咏母爱
1、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2、全文的文眼是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揭示全文的主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常是议论抒情性的文字。
3、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母亲。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荷叶。
4、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寄情、触景生情、寄情于物、借物喻人)
【说明】落实课标中“筛选信息”能力与概括能力;特别强调发言声音要洪亮,咬字要清晰。
四、当堂训练
【片3】请同学在作业本上做如下练习,要求各组长利用小块时间检查,切实做到堂清、日清。
1、根据拼音写汉字
puáihuái( ) 并dì( ) yìnbì( )hàndàn ( ) qī ( )斜
2、识记注释
hàndàn ( ) qī ( )斜
●课后反思
语文人教部编版荷叶母亲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荷叶母亲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读音释义,整体把握,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教案设计,共2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荷叶·母亲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荷叶·母亲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