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精创】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同步训练(2)-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新教材精创】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同步训练(2)(原卷版).docx
    • 解析
      【新教材精创】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同步训练(2)(解析版).docx
    【新教材精创】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同步训练(2)-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01
    【新教材精创】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同步训练(2)-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02
    【新教材精创】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同步训练(2)-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01
    【新教材精创】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同步训练(2)-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02
    【新教材精创】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同步训练(2)-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03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训练2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训练2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图为“东南丘陵梯田、珠三角基塘农业”景观示意图。完成1—3题。
    1.下列表述不属于“地域文化”的特性是( )
    A.特定的地域性B.相对的稳定性
    C.综合性D.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2.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有 ( )
    ① 建筑风格 ②生活水平高低 ③宗教信仰 ④消费习惯 ⑤习俗 ⑥教育水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D.②④⑥
    3.“东南丘陵梯田、珠三角基塘农业”反映出两地 ( )
    A.地形地势不同 B.主要作物不同 C.植被状况不同D.生产规模不同
    【答案】 1.D 2.C 3.A
    【解析】
    1.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处于特定的地域性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但地域文化不能与时俱进,不具有创新性,D错。故选D。
    2.城市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当地地域文化的直接表现。地域文化特征包括城市建筑风格、宗教信仰、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而生活水平高低、教育水平和消费习惯与地域文化无关,故选C。
    3.东南丘陵和珠三角地区均为水田,主要作物都是水稻,B错。植被均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差异不大,C错。地少人多,生产规模都不大,D错。故选A。
    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同时也体现着当地的思想观念、文化和价值观。读四合院,完成下列小题。
    4.城市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 )
    A.市民的服饰B.当地的饮食
    C.城市的建筑D.当地的习俗
    5.中国传统民居中“四合院”“照壁”“屏风”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中的( )
    A.内向性和封闭性B.外向性和开放性
    C.严谨性和逻辑性D.含蓄性和冲动性
    6.四合院的正房南面窗大,北面窗小,墙厚,通过这些特点推断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 )
    A.人们饮食以稻米为主B.当地冬季寒冷,北风强烈。
    C.当地的天然植被是针叶林D.四合院多沿河兴建
    【答案】 4.C 5.A 6.B
    【解析】
    4.地域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其中,城市建筑是地域文化的可视化表现形式,最能体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北京的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四面房屋各自独立而对外只有一个街门,临街房屋不开后窗或仅开很小的高窗,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中的封闭性。进门有靠山影壁,内外院间有垂花门或二门,厅堂内有后屏门或屏壁,房间之间有纱隔和花罩,院落之间有花墙、漏窗、月洞、半廊甚至实墙等。这些都满足了封建家庭对秘密性的要求,以及内向的心理状态决定,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中的内向性和封闭性。故A正确。
    正房南面窗大,北面窗小,墙厚,说明此地冬季寒冷,南面窗大,为了采光,增加室内温度,北面窗小,墙厚是为了阻挡冬季冷空气的进入,说明北风强烈。故B对。
    图示中国皇家园林与法国教堂,回答7—8题。
    中国皇家园林 法国教堂
    7.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________方面的差异( )
    A.空间布局形式 B.建筑结构
    C.地域组合 D.以上三个方面
    8.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地域文化的差异
    【答案】7.B 8.D
    【解析】
    7.中国皇家园林和法国教堂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8.这种差异体现在地域文化上。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图所示)。据此回答9—10题。
    9.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10.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答案】9.D 10.B
    【解析】
    9.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而且夏季光照强烈,建骑楼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10.岭南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降水量大,气温高。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中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分布在________地区,它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地分布在________气候区,它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地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________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地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它的房屋建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1)高纬度极地 终年寒冷,降水稀少
    (2)地中海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3)内蒙古高原 游牧 不断发展、变化的
    (4)热带沙漠 终年高温,降水稀少 平顶 墙厚 窗小
    【解析】
    民居尤其是传统民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更明显,如屋顶坡度大小与雨量多少、冰屋与气候寒冷,降水少有关等。
    相关试卷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建设“骑楼”的目的是,“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练: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精创】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同步训练(2)-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