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达标检测 试卷 5 次下载
-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3 次下载
-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达标检测 试卷 3 次下载
2021学年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随堂练习题
展开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
1.(2019上海等级考改编)我国的“妈祖信俗”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文化盛行于( )
A.江南水乡 B.四川盆地
C.华南沿海 D.云贵高原
我国各地的民居往往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其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据此结合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甲图
乙图
2.在甲图所示民居中生活的我国少数民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是( )
A.丰收节 B.火把节
C.那达慕大会 D.泼水节
3.建造乙图所示民居的我国少数民族是( )
A.侗族 B.傣族
C.赫哲族 D.布依族
海河在清代之前称直沽、大沽河,南运河、子牙河汇入海河的旧三岔口是天津的发祥地,以旧三岔口为中心的天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沽水文化。近代以来,各国租界的建设在海河两岸异彩纷呈,现代的天津逐步向海河下游发展。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下列四幅图反映的地理事象与沽水文化关联性最小的是 ( )
5.既能传承天津的特色沽水文化,也有利于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大量恢复传统的城市园林
B.保护目前仅存的坑塘洼淀
C.全面改造现存的历史园林
D.紧盯新建园林的形态特征
题组二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中国园林
美国园林
6.(2019江苏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以上两图所示建筑物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
A.空间布局形式方面
B.建筑结构方面
C.地域组合方面
D.以上三个方面
7.(2019江苏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地域文化的差异
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2019安徽合肥一中、合肥六中高一下期末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苏州古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美国现代城市的布局与苏州类似
C.法国巴黎市中心也为“前巷后河”景观
D.苏州的建筑格局与北京类似
9.(2019安徽合肥一中、合肥六中高一下期末联考)下列不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是( )
A.苏州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B.北京故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
C.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
D.商业区多布局在人流量大的地区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
铛铛车是车头挂有铜铃铛的老式有轨电车。近年来,在一些城市消失多年的铛铛车得以重现。下图为复古电动铛铛车景观照片,其尽可能地还原了老式铛铛车的原貌,堪称现代与复古的结合体。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19江西南昌四校高一下联考,)一些城市推出复古电动铛铛车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居民出行 B.改善城市环境
C.传承城市文化 D.改善拥堵状况
2.(2019江西南昌四校高一下联考,)下列城市发展复古电动铛铛车可能性最小的是( )
A.香港 B.深圳
C.济南 D.北京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为“浙江水乡乌镇”和“重庆过江索道”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浙江水乡乌镇
重庆过江索道
3.(2019重庆四区高一下抽测,)下列表述不属于地域文化的特性的是( )
A.鲜明的地域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综合性(物质方面、非物质方面)
D.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4.(2019重庆四区高一下抽测,)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有( )
①建筑风格 ②生活水平高低
③饮食 ④消费习惯
⑤习俗 ⑥教育水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5.(2019重庆四区高一下抽测,)“浙江水乡乌镇”与“重庆过江索道”反映出两地( )
A.地形地势不同 B.气候条件不同
C.植被状况不同 D.耕作方式不同
题组二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湘西民居吊脚楼是中国建筑艺术瑰宝。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6.(2020辽宁本溪高一下段考,)湘西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主要原因是( )
A.远离地面,防寒保暖
B.制造空间,利于采光
C.依河而建,便于运输
D.地形崎岖,开挖地基不易
7.(2020辽宁本溪高一下段考,)湘菜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祛湿
B.当地高温,重油重辣食物便于保存
C.当地缺盐,以辣代盐
D.当地原产且盛产辣椒,原料丰富
广州竹筒屋因其门面窄而小,纵深狭长,形似竹筒而得名。竹筒屋是单间建筑,其开间小,进深大,不设窗,天井可以开闭,房屋排列在狭小街巷两侧。下图是广州某地某竹筒屋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2020浙江湖州中学、嘉兴一中高二下期中联考,)竹筒屋的建筑设计优势有( )
①安全防卫功能好 ②房屋进出较便利
③通风散热效果佳 ④室内采光条件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2020浙江湖州中学、嘉兴一中高二下期中联考,)竹筒屋的气温分布是( )
A.白天房间内的气温高于街巷
B.夜晚廊道内的气温高于房间内
C.街巷的昼夜温差大于房间内
D.房间内的昼夜温差大于廊道处
专题强化练五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一、选择题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载体,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探索。红木小镇、青瓷小镇、e游小镇等都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特定区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20湖南师大附中、长沙一中高二上期中联考,)特色小镇建设成败的关键是( )
A.特色农产品
B.发达的交通网
C.特色主导产业
D.独特地域文化
2.(2020湖南师大附中、长沙一中高二上期中联考,)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限制了该小镇的( )
A.人口数量 B.规模大小 C.发展方向 D.服务种类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也各有差异。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下图分别为陕西窑洞、福建土楼、四合院、云南竹楼景观。读图回答下题。
3.(2020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月考,)传统民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福建土楼主要受地形条件影响
B.陕西窑洞主要受科技水平影响
C.四合院主要受交通条件影响
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二、非选择题
4.()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区域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我国地域文化怎样的特点?
(2)与北京四合院相比,广州西关大屋还体现了哪些独特的岭南文化?
(3)图中民居体现出我国古代怎样的人文思想?它对我国人口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考点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9江苏单科,25,3分,)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双选)( )
A.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B.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C.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2.(2019江苏单科,26,3分,)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双选)( )
A.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
B.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C.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
D.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四城市文化服务设施、星级餐厅、外籍学生数量统计图
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
城市名称 | 人口数量 (万人) | 城市面积 (平方千米) | 经济总量 (万亿美元) |
东京 | 1 351 | 2 155 | 0.95 |
巴黎 | 1 060 | 2 845 | 0.74 |
纽约 | 833 | 798 | 0.90 |
伦敦 | 978 | 1 738 | 0.52 |
3.(2018天津文综,10,4分,)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 易错 )
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
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
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
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
三年模拟练
一、选择题
在川西和滇西北的横断山区,藏族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其房屋四周墙壁多用毛石垒砌,最厚处甚至达1米,大多数墙壁上薄下厚,墙壁开窗甚少,整面墙呈梯形。单座建筑占地面积不大,但常为多层建筑,底层可以作牲畜的圈,二层可以作人的居室、储藏室等,三层可以作经堂,供佛像、点酥油灯等。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19湖南长沙一中高三上月考,)该地房屋墙体厚、开窗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材原料充足 B.防风控温
C.受宗教信仰的影响 D.挡雨防水
2.(2019湖南长沙一中高三上月考,)与该地民居单座建筑占地面积不大,但常为多层建筑相协调的自然条件是( )
A.寒冷的气候
B.视野不广,登高望远
C.地质稳定
D.平地少,向空中发展
传统民居建筑往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如下图所示,我国某地区的城区街道布局极具当地特色,多以“丁”字形或尽端式为主。全城道路系统至少有三分之一被过街楼所覆盖。俯瞰城区,全城屋顶高度基本一致,且以平顶为主,整个聚落群像是“肩靠肩、背靠背”的一个大整体。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我国某地区城区街道示意图
过街楼
3.(2020广东广州、茂名、佛山、深圳四地高三上联考,)该地区城区街道形态多呈“丁”字形或尽端式的原因主要是( )
A.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方便居民聚落间的划分
B.使街道景观错落有致,更具观赏价值
C.当地民俗习惯,较少修建十字路口
D.当地风速大,起到防风作用
4.(2020广东广州、茂名、佛山、深圳四地高三上联考,)该城区过街楼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利于防止风沙的侵袭
B.过街楼空气内部流通,增强狭管效应
C.减少地面热量散失,从而保持夜晚气温
D.遮挡太阳光线,降低街巷温度
5.(2020广东广州、茂名、佛山、深圳四地高三上联考,)该地区建筑形成“肩靠肩、背靠背”格局的自然原因是( 易错 )
A.冬季或夜间可减少屋内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
B.当地气候干旱,可减少水汽蒸发
C.充分利用当地光照,提供生活能源
D.节约用地,减少建设成本
二、非选择题
6.(2019吉林辽源一中高三上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的的喀喀湖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安第斯山脉东侧阿尔蒂普拉诺高原,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被称为“高原明珠”。湖面周期性涨落明显。湖泊周围区域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湖上还留存着一处奇观,那就是乌鲁族人用当地盛产的香蒲草捆扎而成的一座座漂浮岛。
(1)分析印第安人文化发源于的的喀喀湖周边地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乌鲁族人用香蒲草建造漂浮岛的理由。
答案全解全析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基础过关练
1.C | 2.C | 3.B | 4.D | 5.B | 6.B | 7.D | 8.A |
9.D |
|
|
|
|
|
|
|
1.C 妈祖是流传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传统民间信仰,所以妈祖文化盛行于华南沿海。故选C。
2.C 甲图所示民居是蒙古包,属于蒙古族特有民居,蒙古族传统节日为那达慕大会,故选C。
3.B 乙图所示民居是竹楼,是傣族的典型民居,故选B。
4.D 沽水文化与水有关,四图中只有D项欧式维多利亚花园与水无关,故选D。
5.B 特色沽水文化的特色之处在于“水”,因此保护目前仅存的坑塘洼淀,既能传承天津的特色沽水文化,又能发挥湿地的生态效益,利于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B正确;大量恢复传统的城市园林不利于体现现代城市的特色,A错误;全面改造现存的历史园林,不利于天津特色沽水文化的传承,C错误;紧盯新建园林的形态特征,只是形似,其实质并未继承,不利于特色沽水文化的传承,D错误。故选B。
6.B 美国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所以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建筑结构方面的差异,B正确。
7.D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体现,中西方建筑物的差异主要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引起的,与自然环境、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关系不大,A、B、C错误,D正确。
8.A 苏州古城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A正确。美国现代城市的布局与苏州不同,B错误。法国巴黎是以巴黎圣母院为中心布局的,C错误。北京以故宫建筑群为中心布局,与苏州的建筑格局不同,D错误。故选A。
9.D 苏州古城的建筑布局体现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北京以故宫建筑群为中心,体现了封建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力。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与法制精神。商业区多布局在人流量大的地区,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而非地域文化的影响。
能力提升练
1.C | 2.B | 3.D | 4.C | 5.A | 6.D | 7.A | 8.A |
9.C |
|
|
|
|
|
|
|
1.C 一些城市尽可能地还原了老式铛铛车的原貌,使电动铛铛车成为现代与复古的结合体,其主要目的是传承和保护城市传统文化,C正确;发展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也具有方便居民出行、改善城市环境、改善拥堵状况的作用,A、B、D错误。故选C。
2.B 曾经出现过车头挂有铜铃铛的老式有轨电车的城市发展历史均较为悠久,而深圳是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飞速发展的城市,因此深圳发展复古电动铛铛车的可能性最小,故选B。
3.D 地域文化首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A不符合题意;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处于特定的地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但地域文化不能与时俱进,不具有创新性,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4.C 建筑是当地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域文化体现在建筑风格、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而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和教育水平与地域文化关系较小,①③⑤正确,故选C。
5.A 乌镇地处江南,地势较低,排水不畅,河汊纵横,形成特有的水乡特点,而重庆地势起伏大,多大江大河,所以河流两岸交通依赖索道,故“浙江水乡乌镇”与“重庆过江索道”反映出两地地形地势不同,A正确;浙江乌镇与重庆同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类型相同,发育的植被类型相同,耕作方式相近,B、C、D错误。故选A。
6.D 湘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崎岖,开挖地基不易,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可借用依山临水的地形,利用地势高差随坡就坎,顺势而建,创造更多空间资源,D正确;该地区气候湿热,远离地面主要是为了通风防潮,不是为了防寒保暖,A错误;采光与建筑物密度和朝向有关,与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关系不大,B错误;依河而建便于取水与运输,但这不是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的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D。
7.A 湘西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多雨潮湿,食辣可袪湿,有利于保护身体健康,A正确。故选A。
8.A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竹筒屋开间小,进深大,不设窗户,只有一个大门可供出入,通过一条廊道与各房间连接,因此其安全防卫功能好,房屋进出较为不便,①正确,②错误;由于不设窗户,只留天井出风,因此室内采光条件并不优越,④错误;廊道较为狭窄,空气经过廊道处流动速度加快,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从而有利于各房间内的空气流出、进入廊道,实现空气的更新与热量交换,通风散热效果好,③正确。故选A。
9.C 白天,房间内接受太阳辐射少,且受通风散热作用影响,其气温低于街巷,A错误;廊道处由于风速较快,热量容易散失,夜晚气温低于房间内,B错误;街巷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较大,而房间内白天气温不高,夜晚热量散失较慢,气温不低,昼夜温差较小,所以街巷的昼夜温差大于房间内的昼夜温差,C正确;同理,房间内的昼夜温差小于廊道处的昼夜温差,D错误。故选C。
专题强化练五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C | 2.D | 3.D |
|
|
|
|
|
一、选择题
1.C 特色小镇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因而特色小镇建设成败的关键是小镇要有自己的特色主导产业,C正确;特色主导产业并非专指特色农产品或独特地域文化,A、D错误;材料并未提及对特色小镇建设的交通要求,因而特色小镇的交通网不一定发达,B错误。故选C。
2.D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明确了其产业的发展方向,也限制了小镇的服务种类,D正确;但不会限制小镇的人口数量、规模大小和发展方向,A、B、C错误。故选D。
3.D 福建土楼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反映此地降水多,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A错误;陕西冬冷夏热,黄土具有直立性且土层深厚,而窑洞里冬暖夏凉,故窑洞主要受土壤特性和气候条件的影响,B错误;四合院中,家里长辈居北,晚辈居侧,主要受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影响,C错误;云南竹楼屋顶坡度大,墙体薄,开窗大,有利于通风散热和排水,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D正确。故选D。
二、非选择题
4.答案 (1)内向性、封闭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
(2)兼容性;商业文化。
(3)人文思想:多代同堂(或多子多福),以显家族之兴旺(人丁兴旺)。
影响:会促进人口的增长。
解析 (1)根据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景观特征可知,两种建筑共同反映了我国地域文化的内向性、封闭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等特点。
(2)与北京四合院相比,广州西关大屋除了具有居住功能外,还兼具商业功能,而且对西方建筑特色多有吸收,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和商业文化特征。
(3)根据建筑特征分析可知,图中民居体现出我国古代多代同堂、多子多福的观念,可以显示出家族的兴旺。这样的人文思想有助于促进我国人口的增长。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1.AC | 2.CD | 3.C |
|
|
|
|
|
1.AC 由材料可知,川西林盘位于川西平原,这种乡村聚落外层是水渠农田,说明该地区具有地势平坦、水网密布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显示物种丰富这一优势特点,B项错误;该乡村聚落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聚落形状较为封闭,应具有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特点,C项正确;平原地区,耕地资源较为丰富,D项错误。
2.CD 对乡村聚落进行拆迁合并,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和传统聚落的保护,A项错误;建设规模化小区,不利于乡村聚落历史文化价值的留存,B项错误;进行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有利于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C项正确;农业、旅游业相结合,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D项正确。
3.C 由图可知,纽约百万人所拥有的剧院最多,且明显高于其他文化服务设施,说明该市人民喜爱观赏戏剧,成为其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C项正确;东京星级餐厅的个数最多,但其并不代表文化设施,A项错误;巴黎和伦敦的人口相近,百万人拥有的美术馆数量伦敦多于巴黎,说明伦敦的美术馆数量比巴黎多,B项错误;伦敦外籍学生多,说明其文化多元化明显,具有明显的开放性,D项错误。
易错提示
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
三年模拟练
1.B | 2.D | 3.D | 4.D | 5.A |
|
|
|
一、选择题
1.B 石材原料充足是墙体采用石材垒砌的原因,与墙体厚度和窗户数量无关,A错误;横断山区气候高寒、昼夜温差大,10月到次年4月风力较大,因此房屋墙体厚、开窗少是为了防风控温,B正确;当地传统民居是受自然环境而非宗教信仰影响而形成的,C错误;房屋墙体厚度和开窗数量主要受气温影响,与降水关系较小,D错误。故选B。
2.D 寒冷的气候与单座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层数无关,A错误;该地位于横断山区,海拔高,视野广阔,B错误;横断山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不稳定,C错误;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平地少,向空中发展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因此形成单座建筑占地面积不大,但常为多层建筑的民居,D正确。故选D。
3.D 各家民居有围墙,不需要借助街道形态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A错误;民居特色主要反映当地环境特点,与街道景观的观赏价值无关,B错误;当地民俗习惯也是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的,不是街道形态多呈“丁”字形或尽端式的主要原因,C错误;读图可知,该城市多风,且风速较大,街道形态多呈“丁”字形或尽端式可以降低风速,起到防风作用,D正确。故选D。
4.D 该城区过街楼较多主要是为了利用过街楼遮挡太阳光,降低街巷温度,D正确;过街楼四周无屏障,不能阻挡风沙的侵袭,A错误;增强狭管效应不是建造多座过街楼的主要目的,B错误;过街楼无法实现减少地面热量散失的目的,C错误。故选D。
5.A 由材料和图示可知,该地房屋以平顶为主,应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严寒,气温低。当地建筑形成“肩靠肩、背靠背”格局的自然原因是通过减小建筑物表面积,减少冬季或夜间屋内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A正确;这种建筑格局不会减少水汽蒸发,B错误;这种建筑格局与充分利用当地光照,提供生活能源无关,C错误;节约用地,减少建设成本属于社会经济原因,D错误。故选A。
易错提示
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为适应环境而发展起来的,所以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解题时首先要判定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然后结合图文材料仔细分析。
二、非选择题
6.答案 (1)所处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气候终年温和;湖泊周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靠近湖泊,水源充足。
(2)内陆高原地区木材匮乏,湖岸附近香蒲草丰富,利于就地取材;香蒲草材质轻、易漂浮;湖泊中香蒲草广布,便于香蒲草的收集和加工;可逃避战乱(减少外界干扰);方便捕鱼,进行生产。
解析 (1)的的喀喀湖位于高原之上,气候温和,周边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且靠近湖泊,便于灌溉,因此适于农耕,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有利于文化发源。
(2)建造漂浮岛主要是为了更加方便地到湖中捕鱼,以及减少其他种族的干扰。而以香蒲草为原料主要是因为湖泊周边树木稀少,但香蒲草广布,可就地取材;且香蒲草材质轻,用其建造的物品容易在水中漂浮。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建设骑楼的目的是,骑楼反映了岭南地区,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对宏村聚落形态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时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碉楼具有的主要功能有,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