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醇酚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第二节 醇 酚
第一课时 醇 预习学案
一、醇、酚的概念
1. 羟基与__________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羟基与________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酚,它们的官能团都是________。
2. 几种常见的醇
名称 | 甲醇 | 乙二醇 | 丙三醇 (俗称甘油) |
结构简式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 |
物理性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醇类的系统命名法
(1)一般步骤
—
—
—
如命名为______________
注意:有多个羟基的醇,应标明二醇、三醇……在其前面标明主链碳原子的数目,如乙二醇、丙三醇,不能写作二乙醇、三丙醇。
4.物理性质
(1)沸点
①碳原子数目相同,羟基的个数越多,沸点______。
②饱和一元醇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_______;
③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_______烷烃的沸点;
(2)溶解性
醇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______,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与水互溶,这是因为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了_______。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_官能团所决定。在醇分子中,由于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比氢原子和碳原子的强,使O—H和C—O的电子都向氧原子偏移,导致_______和_______易断裂,从而发生______反应或________反应。
乙醇的结构简式 | ||
化学反应 | 断键序号 | 化学方程式 |
乙醇与钠反应(_____反应) | 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醇与氢溴酸(______反应) | 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醇与浓硫酸 共热170 ℃(_______反应) | 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醇与浓硫酸 共热140 ℃(______反应) | 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醇的催化氧化
| 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乙醇和二甲醚(CH3—O—CH3)互为碳链异构体(×)
(2)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一定发生消去反应(×)
(3)用金属钠检验工业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水(×)
(4)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有机溶剂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
2.现有四种有机化合物:①丙三醇;②丙烷;③乙二醇;④乙醇。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3.乙醇分子中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和浓H2SO4共热到170 ℃时键②和⑤断裂
C.和浓H2SO4共热到140 ℃时仅有键②断裂
D.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
第一课时 醇 课堂学案
课程标准 | 教材脉络 |
1.认识醇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认识醇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及氧化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3.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醇类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
1.消去反应
实验室探究乙醇的消去反应(装置如图)。
(1)如何将乙醇和浓硫酸混合?
(2)加热混合液时为什么要迅速升温并控制温度为 170 ℃?
(3)若将加热混合液所得气体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能否说明所得气体为乙烯?
消去反应规律
(1)醇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可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表示为
(2) 含一个碳原子的醇(如CH3OH)无相邻碳原子,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醇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等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3)产物判断:当与醇羟基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结构比较对称或仅有一个时,最多能生成___________烯烃;当与醇羟基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不止一个时,生成的烯烃可能有多种,应根据醇的结构和醇的消去反应方式具体分析和判断。
2.催化氧化规律
判断醇能否被催化氧化,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规律如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醇(R—CH2OH)被氧化成醛。表示如下: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醇( )被氧化成酮。表示如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醇( )不能被催化氧化。
课堂练习:1. (双选)下列醇发生消去反应后,产物为2种的是( )
2.分子式为C5H12O,且能发生催化氧化并生成醛,则符合要求的醇的种类为(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3.以下四种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均为C4H10O,其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又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相应醛的是( )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0讲 卤代烃 醇 酚 学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0讲 卤代烃 醇 酚 学案(含答案),共18页。
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醇酚精品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醇酚精品学案设计
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醇酚导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醇酚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醇的分类,醇的化学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