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共7页。
教学设计(人教A版)
向量概念有明确的几何背景:有向线段,可以说向量概念是从几何背景中抽象而来的,正因为如此,运用向量可以解决一些几何问题,例如利用向量解决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判定等问题。
课程目标
1.通过应用举例,让学生会用平面向量知识解决几何问题的两种方法-----向量法和坐
标法;
2.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向量在解决几何和物理问题中的工具作用,增强学生的
积极主动的探究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数学学科素养
1.逻辑推理:从直观入手,从具体开始,逐步抽象,得出结论;
2.数学运算:坐标运算证明几何问题;
3.数据分析:根据已知信息选取合适方法证明或求解;
4.数学建模:数形结合,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解决,体现了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重点:体会向量在解决平面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难点:如何将几何问题化归为向量问题.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小组为单位,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情景导入
提问:(1)若O为重心,则++= .
(2)水渠横断面是四边形,=,且|=|,则这个四边形
为等腰梯形.类比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向量运算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
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
阅读课本38-39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利用向量可以解决哪些常见的几何问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新知探究
1.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1)平面几何图形的许多性质,如平移、全等、相似、长度、夹角等都可以由 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 表示出来.
(2)用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部曲”
①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 几何问题转化成向量问题 ;
②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③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四、典例分析、举一反三
题型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例1 证明: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条边的平方和.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求证:.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不妨设a,b,则
a+b,a-b,|a|2,|b|2.
得 ( a+b)·( a+b)
= a·a+ a·b+b·a+b·b= |a|2+2a·b+|b|2. ①
同理 |a|2-2a·b+|b|2. ②
①+②得 2(|a|2+|b|2)=2().
所以,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条边的平方和.
例2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求证:AF⊥DE.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 法一:设eq \(AD,\s\up17(―→))=a,eq \(AB,\s\up17(―→))=b,
则|a|=|b|,a·b=0,
又eq \(DE,\s\up17(―→))=eq \(DA,\s\up17(―→))+eq \(AE,\s\up17(―→))=-a+eq \f(1,2)b,
eq \(AF,\s\up17(―→))=eq \(AB,\s\up17(―→))+eq \(BF,\s\up17(―→))=b+eq \f(1,2)a,
所以eq \(AF,\s\up17(―→))·eq \(DE,\s\up17(―→))=eq \b\lc\(\rc\)(\a\vs4\al\c1(b+\f(1,2)a))·eq \b\lc\(\rc\)(\a\vs4\al\c1(-a+\f(1,2)b))=-eq \f(1,2)a2-eq \f(3,4)a·b+eq \f(1,2)b2=-eq \f(1,2)|a|2+eq \f(1,2)|b|2=0.
故eq \(AF,\s\up17(―→))⊥eq \(DE,\s\up17(―→)),即AF⊥DE.
法二: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A(0,0),D(0,2),E(1,0),F(2,1),eq \(AF,\s\up17(―→))=(2,1),eq \(DE,\s\up17(―→))=(1,-2).
因为eq \(AF,\s\up17(―→))·eq \(DE,\s\up17(―→))=(2,1)·(1,-2)=2-2=0,
所以eq \(AF,\s\up17(―→))⊥eq \(DE,\s\up17(―→)),即AF⊥DE.
解题技巧(用向量解决平面解析几何的步骤)
(1)向量的线性运算法的四个步骤
①选取基底;②用基底表示相关向量;③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或数量积找相应关系;④把几何问题向量化.
(2)向量的坐标运算法的四个步骤
①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②把相关向量坐标化;③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找相应关系;④把几何问题向量化.
跟踪训练
1.如图,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中心,E,F分别在边CD,AB上,且eq \f(CE,ED)=eq \f(AF,FB)=eq \f(1,2).
求证:点E,O,F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设eq \(AB,\s\up17(―→))=m,eq \(AD,\s\up17(―→))=n,
由eq \f(CE,ED)=eq \f(AF,FB)=eq \f(1,2),知E,F分别是CD,AB的三等分点,
∴eq \(FO,\s\up17(―→))=eq \(FA,\s\up17(―→))+eq \(AO,\s\up17(―→))=eq \f(1,3)eq \(BA,\s\up17(―→))+eq \f(1,2)eq \(AC,\s\up17(―→))
=-eq \f(1,3)m+eq \f(1,2)(m+n)=eq \f(1,6)m+eq \f(1,2)n,
eq \(OE,\s\up17(―→))=eq \(OC,\s\up17(―→))+eq \(CE,\s\up17(―→))=eq \f(1,2)eq \(AC,\s\up17(―→))+eq \f(1,3)eq \(CD,\s\up17(―→))
=eq \f(1,2)(m+n)-eq \f(1,3)m=eq \f(1,6)m+eq \f(1,2)n.
∴eq \(FO,\s\up17(―→))=eq \(OE,\s\up17(―→)).
又O为eq \(FO,\s\up17(―→))和eq \(OE,\s\up17(―→))的公共点,故点E,O,F在同一直线上.
2、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CDA=∠DAB=90°,CD=DA=eq \f(1,2)AB,求证:AC⊥BC.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法一:∵∠CDA=∠DAB=90°,AB∥CD,CD=DA=eq \f(1,2)AB,
故可设eq \(AD,\s\up16(→))=e1,eq \(DC,\s\up16(→))=e2,|e1|=|e2|,则eq \(AB,\s\up16(→))=2e2.
∴eq \(AC,\s\up16(→))=eq \(AD,\s\up16(→))+eq \(DC,\s\up16(→))=e1+e2,
eq \(BC,\s\up16(→))=eq \(AC,\s\up16(→))-eq \(AB,\s\up16(→))=(e1+e2)-2e2=e1-e2.
而eq \(AC,\s\up16(→))·eq \(BC,\s\up16(→))=(e1+e2)·(e1-e2)=eeq \\al(2,1)-eeq \\al(2,2)=|e1|2-|e2|2=0,∴eq \(AC,\s\up16(→))⊥eq \(BC,\s\up16(→)),即AC⊥BC.
证法二: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CD=1,则A(0,0),B(2,0),C(1,1),D(0,1).
∴eq \(BC,\s\up16(→))=(-1,1),eq \(AC,\s\up16(→))=(1,1).
∴eq \(BC,\s\up16(→))·eq \(AC,\s\up16(→))=(-1,1)·(1,1)
=-1+1=0.
∴AC⊥BC.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及解题技巧
六、板书设计
6.4.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1、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例1 例2
七、作业
课本39页练习,52页习题6.4的1-3题.
本小节主要是例题教学,要让学生体会思路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解题方法,展示思路的形成过程,总结解题规律。指导学生搞好解题后的反思,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文件包含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专辑参考答案pdf、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质量评测卷二次函数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A版 (2019)6.4 平面向量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共14页。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