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4.2 农业(第2课时)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4914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第2课时教案
展开4.2 农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
2. 认识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 会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生产。
教学重难点
1.说出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因素。
2.说出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的基本标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
二、新课教学
(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看图,设疑导读
参考课本图4.1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提问:
(1)粮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2)以下各地区适合开展哪种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为什么?
A.太行山区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草原 D.洞庭湖沿岸
(3)在气候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如果种果树,应该安排在什么地方?山区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农业生产活动?
(4)问题(2)只是从自然条件方面考虑应该发展哪个大的农业部门,当我们进行具体的生产时,又会考虑到哪些因素呢?
①自然条件: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等。
②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技术、市场、设备等。
2.列举事例,提建议
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的事例都比较常见,你能举出哪些事例呢?并分析其成功之处和失误的地方,如果是反例,还应提出一些建议。
正例 | 反例 | ||
事例列举 | 分析 | 事例列举 | 提出的建议 |
在地势低洼 的地方挖鱼 塘养鱼,鱼 塘周围植桑 、种甘蔗。 |
| 在半干旱 地区的草 原,开垦 耕地种 粮食。 |
|
教师总结: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做到“因地制宜”,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二)走科技强农之路
1.设疑导读
(1)我国人民的生活从饥饿贫穷到温饱小康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重大转变。
(2)我国农业仍面临着哪些严峻的挑战?
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等。
(3)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特点?
我国依靠科学技术,发展高产高效农业,优良品种不断涌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2.展望未来,谈方向
说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两个对策: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生产的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 高产、高效农业。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前置小调查,承转提问,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 农业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 农业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堂实录,情景创设,课堂探究,学生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