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4章 第2节 农业 第1课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4008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4章 第2节 农业 第1课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4008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 农业第1课时教案
展开第二节 农业 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能力目标1.能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2.能初步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3.根据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间的差别,分析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科技兴农的思想,并为农业发展好好学习,献计献策。教学重点1.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难点分析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的农业差异;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活动式教学。教具准备投影仪、电脑、有关农业的资料卡片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了。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我们归纳一下,什么是农业? 讲授新课: 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什么是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 [提问]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 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粮食、棉花生产很重要; 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活动1]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再补充例证,具体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吃 种植业能提供的食物 畜牧业能提供的食物 渔业能提供的食物 林业能提供的食物 穿 用种植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 用畜牧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用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过渡]我国是一个大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农业的地区分布(读图分析)用电脑打出课本图4.13: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提问:1.图中绿色部分地区主要农业活动是什么?(放牧)这里有我国四大牧区,以畜牧业为主。这四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播放录像:这四牧区的畜牧业情况,加强学生对西北地区的了解。2.黄色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部门有哪些?(种植业、林业、渔业)3.这两部分大致以什么线为分界线?(400毫米的年降水量线)这条线大致把我国农业区分成东西两部分,东西差异也是我国农业分布最明显的差异。(板书)1.a.东西差异——界线:400毫米年降水量线(观看录像)播放有关种植业、林业、渔业情况。提问:1.从录像上观察,种植业一般分布在什么样地形上?(平原)电脑闪现我国主要平原,说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是我国主要种植业分布区)2.林业一般在什么地形上?(山地或丘陵地形)电脑闪现我国三大林区,这三大林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西南横断山区、东南丘陵林区)哪些地方为天然林?(东北、西南林区)哪些地方为人工林?(东南林区)3.渔业一般分布在什么条件的地方?(靠海或靠河等水多的地方)电脑打出我国渔业分布图,从图上看,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在什么地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承转)造成东西部农业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根据收集的气候、地形、水分、土壤等情况进行讨论)(板书)b.原因分析(归纳总结)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种植业,一方面要求有适宜耕作的土地,另一方面要有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光照、热量、水分等条件。它需要的是多种自然条件的组合。某一地区,即使其他条件都很优越,但只要有一个自然因素不适宜,都会成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西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势高峻,以高原、山地为主;水、热、土配合较差,且人口稀少,农业发展历史较晚,农区小而分散,以畜牧业为主。东部是湿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平原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水、热、土配合良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农业类型多样。(提问启思)按照东西部农业区的划分,河北省在哪一部分?(东部农业区)到过江西、广东的同学,有没有留心那儿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水稻)(承转过渡)我国农业不仅存在东西部的差异,南北方也有不同。提问:划分南北方的界线在哪儿?(秦岭—淮河)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东部地区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别。(板书)2.a.南北差异——界线:秦岭—淮河(学生活动)让学生对照课本图: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用电脑打出),对照课本内容,通过自学,填写发给学生的空白表格。表格如下。(补充说明)1.熟制:一年当中,在同一块田地上可收获农作物的次数。2.可播放小麦、玉米、水稻种植业景观图帮助学生理解耕地类型。3.电脑闪现三大产棉区并说明。(引导分析)1.北旱南水的耕地类型由什么原因造成?(北方降水比南方少,雨季短,水资源短缺)2.作物熟制北方少于南方是什么原因?(热量差异)(板书)b.原因分析(读图分析)用电脑打出课本图:西南山区随海拔变化植被的分布图。提问:山体上从下往上的植被变化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这种变化类似于地球表面上植被从哪儿到哪儿的变化?(从较低纬度到较高纬度)这说明农业的分布不仅在水平方向上有差异,在垂直方向上也存在分异。(板书)3.垂直差异(活动练习)该山区的农民要进行以下农业活动,请你把它们分别安排在适当部位: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B.玉米、小麦,一年两熟;C.玉米、荞麦、燕、一年一熟;D.适宜发展林业、牧业。(A、B、C、D从下往上排,具体图略)并让学生分析为何这样安排。(根据农作物的水热要求及山体的水热分布规律,水热条件要求高的在山下,耐旱耐寒的往上排)(新课总结)人们常说“中国地大物博”,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明白了从农业上来看,物博是指农产品类型丰富多样,而这“地大”即土地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正是这“物博”的主要原因。●板书设计第二节 农业 农业的概念 农业及其重要性 农业的类型●活动与探究1.让学生调查本地主要农业类型情况,以及农作物品种,当地的气候、水源、地形特点。2.可调查一些农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花生等生长时需求的热量、光照、水分等的数量资料。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获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获奖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第2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