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5)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556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5)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556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5)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556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三段的段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阅读
1. 阅读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沉思良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喜之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划线部分的词句,联系课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用一个词写出来。
①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 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
②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去吧,你要的伞!”( )
③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 , 眼里涌出了泪水。( )
(3)作者看见伞,“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的原因是________。
(4)“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我”________。
(5)课文已用“‖”分好段落,请写出第二、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你就是文章中的作者,收到母亲的“伞”,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们好多人都有一句自己喜爱的名言,用来鞭策自己。我心中就铭记着这样一句话:“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当遇到问题时,你可以从自己的积累中找出相关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正因为我信奉这句话,所以受益(非 匪)浅。
一次自然课上,老师对我们进行一次小测验。课本上的内容大家都很熟悉,考起来并不费力。可是,老师却别出心(栽 裁)地出了一道课外题,问鱼有什么内脏。同学们都给难住了,有的傻愣愣地瞪着黑板,有的皱着眉头咬笔(杆 竿)。而我呢,略加思考,便胸有成竹地在试卷上列出:肝、鳔、胆、肠……一鼓作气写了出来。几天后,考试结果出来了,我拿了个100分。同桌半开玩笑地说:“石蕾,你是不是在考试之前解剖过鱼呀?要不怎么对它的内脏了如指掌?”我神(密 秘)地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上个星期天,我看奶奶剖鱼,鱼的内脏刚被掏出来,我就像个“小问号”似的缠住奶奶,问它们叫什么名字。奶奶没法子,只好依次报了出来。我认真地听着,用心地记着。也不知什么缘故,我记得特别牢,一个个都好像在脑海里扎了根似的谁知这“留心”而来的“学问”,竟在这次考试中用上了。啊,我这个100分可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送给我的啊!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使我不但在学习上尝到了甜头,而且在生活中也获益良多。一天,我无意中看到姐姐在一篇作文中写道:“一串红在这美丽的春天里绽开了笑脸。”我猛然想起,我们学校的花坛里也有几盆一串红.可是全都是秋天开的呀!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姐姐,姐姐拍着我的头说:“小蕾,真谢谢你,我把映山红和一串红给混起来了。这篇文章我还想投到《扬子晚报》呢!若被登出来,岂不是闹了个大笑话!”我心里喜滋滋的,更感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妙处。
是啊,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留心生活,我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给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鞭策(cè chè) 熟悉(shú shóu)
似的(sì shì) 告诉(sù shù)
(2)给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受益(非 匪)浅 别出心(栽 裁) 咬笔(杆 竿) 神(密 秘)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成语。
胸有成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分段,归纳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么理解“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的?可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阿力和阿智
古时候,有个老人,他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阿力,弟弟叫阿智。两人长得一模一样,邻居都夸这两个孩子长得好,长大以后一定有一番作为。老人也用心观察他们的成长。
几年以后,他们长大了。老人想考考他俩,就从市场上买回两把未开刃的斧头。老人对他们说:“今天我买回这两把斧头,明天让你们上山砍柴,要各砍各的。看谁看得快,看得多,回来得早。”
第二天,兄弟俩按照父亲的吩咐,就各自行动了。
阿力想:要砍得快,砍得多,就得抓紧时间。他拿上斧头、扁担和绳子,就匆匆上山了。到了山上,他拼命地砍呀,砍呀……因为斧头太钝,连砍几十下都砍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累得腰酸背痛了。
阿智拿起父亲买的斧头,一看斧头的刃厚厚的,就赶紧到井边去磨,不久,就磨快了。他也拿起扁担、绳子上山去。到了山上,抡起锋利的斧头,几下就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砍了两大捆。太阳刚刚偏西,他就担着沉沉的柴回家了。阿力呢,直到太阳下山,才背着不多的柴回家。
老人看着两个可爱的孩子,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两个的差别这样大,就是因为阿智磨了斧头,这就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
(1)老人对两个孩子的吩咐是:________。
(2)阿力拿到斧头怎样做?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智看到斧头的刃厚厚的,他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升阅读
4. 课外阅读。
融雪(节选)
范泽木
一场大雪之后,世界忽然陷入荒凉。所有事物都躲在大雪的怀抱里。沉寂了一个夜晚后,太阳探头探脑地出来了。世界忽然一片光亮。山峦、田地、树木,都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大地铺着厚厚的棉被,仿佛在哪里,你都可以安稳地睡上一觉。
等你细看的时候才发现,屋檐上、树叶上,已经有水珠悄悄地滑落。在阳光下,白雪再也坚守不住它的高贵。
我是从屋檐上感受到融雪的乐趣的。当瓦片上的雪开始融化,瓦楞里就开始涌出细细的雪水。屋檐前的雨水开始滴嗒成声。我们一群小孩在雨水里进进出出。假若水滴刚好掉入脖子,便会引起我们一阵一阵的惊叫。每一次进出,我们都显得小心而紧张,就像躲避横飞的子弹。
累了,我们就坐在庭院里休息。人还未坐定,山腰上就传来“哗哗”的声音。原来是树上的雪块开始坠落了。这里一处,那里一处,这边的雪还没有落尽,那边大块大块的雪已经开始滑落。一时间,远远近近的落雪声响成一片。山腰上细雪飞舞。那纷飞的细末,在阳光下发出好看的光芒。
我们再也不甘心就这样看着,于是拿了木棒去山腰上敲雪。棒子一落在树上,雪块就纷纷坠落。那些掉在地上的雪块就像一枚枚炸弹,迸出无数的雪花。那些雪花,在空中洋洋洒洒。阳光把它们装扮得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霎时间,大树小树旁边开满了光彩夺目的花朵。
(1)从文中找出恰当的修饰词语填空。
________的棉被 ________地睡觉
________的雪水 ________地滑落
(2)“探头探脑“的意思是________。像这样含有人体部位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在两个画线句中,“横飞的子弹“指的是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一枚枚炸弹”指的是________,这样比喻是因为________。
(4)在选文中,孩子们是怎样享受融雪的乐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和你的朋友们在雪中曾经有过哪些快乐的游戏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森林与灌木丛
一提到森林,你就会想到树木。的确,没有树木的森林是没有的。但是你可知道,________应该有树木,为了使森林生长得更好________需要那些矮小的灌木丛。
要知道,森林是一座有成千上万“居民”的城市。“居民”之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鸟儿,它们很多都是住在灌木丛里。从早到晚它们在树上搜索,一看到甲虫或青虫,立即啄了带回去给巢里的小鸟儿吃。至于啄木鸟,则是森林的医生,它们在树上一边飞一边捉虫。________把灌木丛砍掉了,在里面隐居的鸟儿________飞走了。鸟儿________飞走,虫子________开始过起逍遥自在的日子,大量繁殖起来。要知道,对于虫子来说,树木就是摆好宴席的桌子。它们有的吃树叶,有的咬树根。树木就是这样干枯的。
所以,如果你想保护森林,就应该爱护灌木丛,爱护森林里的鸟。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词语。
①但是你可知道,______应该有树木,为了使森林生长得更好______需要那些矮小的灌木丛。
②______把灌木丛砍掉了,在里面隐居的鸟儿______飞走了。鸟儿______飞走,虫子________开始过起逍遥自在的日子,大量繁殖起来。
(2)“森林是一座有成千上万‘居民’的城市。”这是一个________句。它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这里的“居民”指的是________。
(3)为什么说“如果你想保护森林,就应该爱护灌木丛,爱护森林里的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现代文阅读。
名师
名师的公开课的确有不少出彩的地方,临近下课的时候,名师又别出心裁点了几名学生,让他们谈谈这堂课的收获。被点的学生都很兴奋,先报自己的名字,再讲收益一二三。
①点到王旃的时候,出了一点意外。王旃没有老老实实报自己的名字,而是兀自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了“王旃”两个字,然后一脸坏坏地笑望着名师:“老师,这是我的名字。”
王旃是班上最调皮的学生,他的爸爸也不知道从汉语大词典的哪个旮旯里翻出这么一个字,给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出了个大难题。据说王旃用这种方法,让不少初上讲台的老师下不了台。这道难题我也碰到过,不过我没有让王旃的阴谋得逞,因为这一损招,我让他在教室后面站了整整一堂课。轮到这位倒霉的名师了。名师看着黑板上的字,又看看王旃,温和地说:“比脑筋急转弯还难呢。不过我也要行使一下我的权利,底下哪位同学愿意帮我念一下?”
没有人搭腔,大家都屏息静气,等着看热闹。
“好……”名师转向王旃说,“这位同学,你的名字起得不错。不过老师很惭愧,这个字我也不认识,你能告诉我吗?”
名师的回答让王旃一愣,也让底下的学生和我们这些听课的老师一愣。迟疑了一下,王旃回答:“王旃(zhān)。旃的意思是红色的曲柄旗。”
“嗯,寓意不错。”名师伸出了拇指,“谢谢你今天教了我一个字,也算是我的一字之师了。”说完,名师低下头向王旃鞠了一躬。
②这让王旃感到非常意外,也大大出乎我们大家的意料。片刻的宁静后,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紧接着,掌声潮水般淹没了我的思绪。
(1)联系上下文,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意外”分别指什么。
第①处“意外”指________
第②处“意外”指________
(2)下面对文章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作中包含有对比的写法。
B.“没人搭腔”是因为大家都不认识这个字。
C.不认识“旃”字是名师这节课的败笔。
D.潮水般的掌声是对名师渊博学识的充分肯定。
(3)当名师请同学念一下“旃”字时,没有一个人搭腔,大家都屏息静气,等着看热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文中这位名师的优秀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有理有据地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名师对待学问的态度让你联想到哪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阅读
1. (1)妈妈思考了很长的时间;开心的当下注意到别的事情
(2)愧疚;高兴;感激
(3)母亲是他生命的伞,为他遮风避雨。所以每当他看到伞,心中就会涌起一种温暖的感觉。
(4)娘为了实现孩子的愿望,日夜操劳;对娘的愧疚和感激之情
(5)娘答应我买一把伞;娘熬了几天几夜,终于买了我想要的伞
(6)母亲,谢谢您的伞,您辛苦了!
2. (1)cè;shú;shì;sù
(2)匪;裁;杆;秘
(3)比喻做事之前已有成算在胸
(4)第一自然段为第一大段:因为“我”信奉“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所以受益匪浅。
第二到三自然段为第二大段:我因留心记着鱼的内脏名称,考试时拿了一百分:因细心观察一串红花开时间而纠正姐姐错误。
第四自然段为第三大段:只有“处处留心皆学问”才会让我们体会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
(5) 生活中处处藏着学问,只要我们留心去发现,就可以学到许多知识,是我们时时刻刻受益匪浅。例如通过观察知道花开的时间;通过观察知道下雨时动物的反应······
3. (1)要各砍各的。看谁看得快,看得多,回来得早
(2)他拿上斧头、扁担和绳子,就匆匆上山了。因为斧头太钝,连砍几十下都砍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累得腰酸背痛了。
(3)这斧头的刃太厚了,上山砍柴太费劲了,我得将它先磨锋利了再说。
(4)做任何事情,只有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提高效率。
二、提升阅读
4. (1)厚厚;安稳;细细;悄悄
(2)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地探望;牵肠挂肚;头重脚轻
(3)屋檐上落下的水滴;水滴很小,落下的速度很快;掉在地上的雪块;雪块落在地上,就像炸弹落地一样,会迸裂开来。
(4)孩子们一起穿梭在屋檐前的水滴里,一起拿了木棒去山腰上敲雪,享受着融雪的乐趣。
(5)我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
5. (1)不但;而且;如果;就;一;就
(2)比喻;森林;城市;森林里的动物们
(3)鸟儿们居住在森林里的灌木丛中,它们在在森林中生活,每天消灭掉成千上万的害虫,保护了树木,也就保护了森林。
6. (1)被老师点名的王旃没有自报自己的名字,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考验老师。;老师低下头向王旃鞠了一躬,感谢学生王旃教会自己一个字。
(2)A
(3)①请同学们念字,侧面表现了名师的机智。②同学们没有搭腔,等着看热闹,为后文名师请教王旃并鞠躬这一故事情节做铺垫。
(4)①机智、幽默。面对学生出的大难题,名师巧妙地化解了尴尬局面。②诚实、不耻下问。名师不认识学生名字,但是能够如实说出来,并向学生请教。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