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A卷(2021版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4135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A卷(2021版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4135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A卷(2021版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4135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A卷(2021版含答案)
展开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A卷(2021版含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小丁6分能跑846米,小丽4分能跑568米,( )跑得快。
A. 小丁 B. 小丽 C. 一样快
2.570×48的积( )57×480的积。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3.如果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体积就扩大( )。
A. 3倍 B. 27倍 C. 9倍
4.不计算判断:38×42,因数38扩大2倍,积( )
A. 不变 B. 扩大2倍 C. 无法判断
5.当积和一个因数(0除外)相等时,另一个因数是( )。
A. 0 B. 1 C. 2
6.两个数相乘的积是9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0倍,现在的积是( )。
A. 90 B. 180 C. 1800
7.如果50×△=400,那么250×△=( )。
A. 1000 B. 2000 C. 4000
8.一个长方形,如果它的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不变,那么它的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 )倍。
A. 3 B. 6 C. 9
9.用竖式计算245×36时,2与3相乘实际是( )。
A. 2×3 B. 20×30 C. 200×30
10.从甲城到乙城,A车要开12小时,B车要开8小时,A、B两车速度比是( )。
A.18 : 112
B.3:2
C.2:3
二、判断题
11.240×50积的末尾有2个0。( )
12.用因数15十位上的1去乘237,得到的是237个十。( )
13.40×56与560×4的积相等。( )
14.1000粒小麦的质量大约是50克,照这样计算,100000000粒小麦的质量大约是5吨。( )
15.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积至少是4位数。( )
三、填空题
16.甲、乙两个数相乘等于100,如果甲数乘2,乙数乘3,那么积变成了 。
17.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请写出两个等量关系式。 ; 。
18.一支钢笔8元,12支钢笔96元。根据这些数据,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 , 。
19.一包薯条200克,售价5元。 包这样的薯条重1千克,买1千克薯条需要 元。
20.用0,3,4,5,6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乘积最大的算式是 。
四、计算题
21.在□中填上合适的数字。
(1)
(2)
22.直接写得数。
50×70= 38×20= 700×20= 40×220=
210×30= 110×90= 320×30= 120×20=
60×500= 240×6= 300×18= 110×50=
五、解答题
23.明明家距离学校520米,明明从家去上学,走多少分钟能到学校?
24. 为倡导节约,某工厂现在平均每月可节约用电425千瓦时(1千瓦时就是1度电),那么这个工厂一年可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
25. 果园里有392棵果树,平均每棵树每年收25千克水果,这些果树一年可收水果多少千克?
26.学校每个教室门中间有一块玻璃(如图),其中玻璃长50cm,宽40cm。新学期给每个门刷油漆,每平方米需费用30元,油漆10个门需多少元?
27.金山旅行社推出“莲花山景区一日游”的两种出游价格方案。成人4人,儿童6人,选哪个方案买票比较合算?请通过计算简单说明理由。
方案一:成人120元/人,儿童50元/人;
方案二:团体10人以上(包含10人),100元/人。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考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846÷6=141(米/分),568÷4=142(米/分)。
142>141,小丽跑的快。
故答案为:B。
【分析】路程÷时间=速度。
2.【答案】 B
【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570×48=57×480。
故答案为:B。
【分析】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用一个因数就缩小多少倍,积不变。
3.【答案】 B
【考点】正方体的体积,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3×3×3=27倍。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以推出,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体积就扩大3×3×3倍。
4.【答案】 B
【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38×42,因数38扩大2倍,积扩大2倍。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倍,本题据此解答。
5.【答案】 B
【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 当积和一个因数(0除外)相等时,另一个因数是1。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非0数乘1,还得原数,据此解答。
6.【答案】 C
【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90×20=1800.
故答案为:C。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7.【答案】 B
【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50×5=250,400×5=2000。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也乘5。
8.【答案】 A
【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一个长方形,如果它的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不变,那么它的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3倍。
故答案为:A。
【分析】长方形面积=长×宽,宽不变,长方形的面积扩大的倍数与长扩大的倍数相同。
9.【答案】 C
【考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2与3相乘实际是200×30。
故答案为:C。
【分析】2在百位上,所以表示2个百,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所以2与3相乘实际是200×30。
10.【答案】 C
【考点】比的应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1÷12):(1÷8)
=112:18
=(112×24):(18×24)
=2:3
故答案为:C。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把路程看做单位1,先分别求出A、B两车的速度,再写出它们的比丙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二、判断题
11.【答案】 错误
【考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240×50=12000,所以积的末尾有4个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先算出240×50的结果,然后观察积的末尾0的个数即可。
12.【答案】 正确
【考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用因数15十位上的1去乘237,得到的是237个十。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因数15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个十乘237,得到的是237个十。
13.【答案】 正确
【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40×56与560×4的积相等。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用一个因数就缩小多少倍,积不变。
14.【答案】 正确
【考点】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100000000÷1000=100000;
50×100000=5000000(克)=5(吨)。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100000000里小麦是1000粒小麦的100000倍,100000000粒小麦的质量就是1000粒小麦质量的100000倍,1000粒小麦的质量×100000=100000000粒小麦的质量;克去掉6个0化为吨。
15.【答案】 正确
【考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积至少是4位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两位数乘三位数,最高位数字的乘积不满十(包括进位),积就是四位数;最高位数字满十(包括进位),积就是五位数。
三、填空题
16.【答案】 600
【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100×2×3
=200×3
=600,
所以积变成了600。
故答案为:600。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②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③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a÷b。
积不变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几倍(不为0),则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则积不变。
17.【答案】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考点】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写出两个等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故答案为: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18.【答案】 12×8=96;96÷8=12;96÷12=8
【考点】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12×8=96
96÷8=12
96÷12=8
故答案为:12×8=96 ;96÷8=12 ;96÷12=8。
【分析】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19.【答案】 5;25
【考点】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千克=1000克,1000÷200=5(包),5×5=25(元);
故答案为:5;25。
【分析】求几包这样的薯条重1千克,也就是求1千克里面有几个200克,用除法计算;求买1千克薯条需要多少元也就是求5个5元师多少,用乘法计算。
20.【答案】 64×530=42510
【考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乘积最大的算式是:64×530=42510。
故答案为:64×530=42510。
【分析】先把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数写在两位数的十位,第二大的数写在三位数的百位,然后把第三大的数写在两位数的个位,然后把第四大的数放在三位数的十位,把最小的数放在三位数的个数,这样的算式的乘积最大。
四、计算题
21.【答案】 (1)
(2)解:
【考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解析】【分析】(1)积的末位数字是0,说明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数字是5;第一次相乘的积的最高位是1,那么第一个因数的最高位数字是3;积的最高位数字是3,那么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数字是8;然后确定其它数字即可;
(2)第一次乘得的积的最高位数字是1,十位数字是2,那么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数字可能是4、5、6,经试算后这个数只能是5;积的百位数字是9,根据第一次乘得的积经过试算后确定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数字是3;然后确定其它数字即可。
22.【答案】 50×70=3500 38×20=760 700×20=14000 40×220=8800
210×30=6300 110×90=9900 320×30=9600 120×20=2400
60×500=30000 240×6=1440 300×18=5400 110×50=5500
【考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分析】两个因数的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后面加上与两个因数末尾个数相同的0即可。
五、解答题
23.【答案】 解:520÷65=8(分)
答:走8分钟能到学校。
【考点】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路程÷速度=时间。
24.【答案】 解:一年=12个月
425×12=5100(千瓦时)
答:这个工厂一年可节约用电5100千瓦时。
【考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解析】【分析】一年节约的用电量=平均每月节约的用电量×时间,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25.【答案】 解:25×392=9800(千克)
答:这些果树一年可收水果9800千克。
【考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解析】【分析】这些果树一年可收水果的质量=平均每棵果树收水果的质量×棵数。
26.【答案】 解:(200×100-50×40)×10
=(20000-2000)×10
=18000×10
=180000(平方厘米)
180000平方厘米=18平方米
18×30=540(元)
答:油漆10个门需540元。
【考点】组合图形面积的巧算,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油漆10个门的总价=单价×数量;其中,数量=要刷油漆的面积=(门的长×宽-玻璃的长×宽)×10。
27.【答案】 解:方案一:120×4+6×50
=480+300
=780(元)
方案二:(4+6)×100
=10×100
=1000(元)
780元<1000元
答:方案二买票比较合算。
【考点】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及应用,最佳方案:最省钱问题
【解析】【分析】方案一的总价=成人票单价×数量+儿童票单价×数量;方案二的总价=(成人人数+儿童人数)×单价;然后比较总价的大小。
2020-2021学年4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测试】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培优卷) 人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单元测试】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培优卷) 人教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测试】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基础卷) 人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单元测试】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基础卷) 人教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