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中填涂符合题意的选项。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防疫的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
A.2cm,5cm,8cm B.3cm,6cm,9cm
C.6cm,8cm,13cm D.7cm,7cm,15cm
3.下列各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为( )
A. B.
C. D.
4.如图,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让其固定,其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
A.三角形的稳定性 B.垂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无理数在( )
A.1和2之间 B.2和3之间 C.3和4之间 D.4和5之间
6.在下列各图形中,分别画出了△ABC中BC边上的高AD,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说法中,表示三角形的重心的是( )
A.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
C.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C.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相互重合
D.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9.如图,在△ABC中,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边AC于点E,交边AB于点D,若AC长为16cm,BE长为12cm,则EC的长为( )
A.8cm B.6cm C.4cm D.12cm
10.如图,已知△ABD和△BCE是等边三角形,且A、B、C三点共线,连接AE、CD,交于点H,AE交BD于点G,BE交CD于点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1)△ABE≌△DBC;(2)AE=DC;(3)∠DHA=60°;(4)连接GF,GF∥AC;(5)连接HB,HB平分∠AHC.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八边形的外角和是 .
12.﹣5的相反数是 .
13.一个五边形共有 条对角线.
14.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已知CD=3,则D到AB的距离是 .
15.如图,已知∠A=∠D=90°,要使得△ABC≌△DCB,根据“HL”判定方法,需要再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
16.如图,等边△ABC中,AD是中线,AD=AE,则∠ADE=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第17、18、19题每小题6分,第20、21题每小题6分,第22、23题每小题6分,第24、25题每小题6分,共7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计算:.
18.如图,∠CAE是△ABC的外角,AB=AC,AD∥BC.求证:∠1=∠2.
证明:∵AD∥BC,
∴∠1=∠B( ),
∠2=∠C.
∵AB=AC,
∴∠B=∠C( ),
∴∠1=∠2( ).
19.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35﹣36页告诉我们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已知:△ABC.
求作:△A′B′C′,使得△A′B′C′≌△ABC.
作法:如图.
(1)画B'C′=BC;
(2)分别以点B′,C′为圆心,线段AB,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A′;
(3)连接线段A′B′,A′C′,则△A′B′C′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完成下面证明过程(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空上):
证明:由作图可知,在△A′B′C′和△ABC中,
∴△A'B'C′≌ .
(2)这种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的依据是 .(填序号)
①AAS
②ASA
③SAS
④SSS
20.已知: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BF=CE,∠A=∠D,且AB∥DE,求证:△ABC≌△DEF.
2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0,﹣2),B(2,﹣4),C(4,﹣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并写出A1的坐标;
(2)求△A1B1C1的面积.
22.若a,b是△ABC的两边且|a﹣3|+(b﹣7)2=0.
(1)试求a,b的值;
(2)若△ABC是等腰三角形,试求此三角形的周长.
23.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BD=ED,EF垂直平分线段AC.
(1)求证:∠B=∠AEB;
(2)若△ABE的周长为16,AD=4,BD=3,AC=9,求△ABC的周长和面积.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两点关于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对称,则我们称这两点关于这条直线互为“镜面点”,这条直线叫“镜面直线”.
例如:M(﹣1,2)和M′(1,2)关于y轴对称,则我们称M和M′关于y轴互为“镜面点”,y轴为“镜面直线”.
若已知两点坐标P1(x1,y1)、P2(x2,y2),则P1、P2之间的距离为.
如M(﹣1,2)和N(3,5)的距离为.
实验与探究:
(1)直线l为∠AOA′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由图观察易知A(0,2)关于直线l的镜面点A′的坐标为(2,0),在图中找出B(5,3)、C(﹣2,5)分别关于直线l的镜面点B′、C′的位置,请写出他们的坐标:B′
、C′ ;
归纳与发现:
(2)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任一点P(a,b)关于直线l的镜面点P'的坐标为 ;(不必证明)
拓展与应用:
(3)已知两点D(1,﹣3)、E(﹣1,﹣4),试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Q,使点Q到D、E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这个和的最小值.
25.如图1,△ABO为等边三角形,顶点坐标分别为A(0,2),B(﹣,b),O(0,0),动点Q、P分别从点O、B同时出发,点Q运动到B点停止,点P运动到A点停止.
(1)求b= ;
(2)若点P,点Q运动速度相同,求证:AQ=OP;
(3)如图2,动点C从点A开始,沿着y轴正方向运动,以CB为边长作等边△EBC,连接EA并延长,交x轴于点F.请问,当C点运动时,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K,使得△AFK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K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中填涂符合题意的选项。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防疫的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直接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分别解答得出答案.
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
A.2cm,5cm,8cm B.3cm,6cm,9cm
C.6cm,8cm,13cm D.7cm,7cm,15cm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即可求解.
解:A、2+5<8,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3+6=9,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C、6+8>13,能够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
D、7+7<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各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为( )
A. B.
C. D.
【分析】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应共含有两个相同的未知数,且未知数的项最高次数都应是一次的整式方程.
解:A、第一个方程是三次方程,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第一个方程与第二个方程所含未知数不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该方程组中第一个方程是分式方程,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让其固定,其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
A.三角形的稳定性 B.垂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分析】用木条固定矩形门框,即是组成三角形,故可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释.
解:加上木条后,原不稳定的四边形中具有了稳定的三角形,故其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故选:A.
5.无理数在( )
A.1和2之间 B.2和3之间 C.3和4之间 D.4和5之间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即可.
解:∵<<,
∴1<<2,
即在1和2之间,
故选:A.
6.在下列各图形中,分别画出了△ABC中BC边上的高AD,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底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根据概念判断.
解:过点A作直线BC的垂线段,即画BC边上的高AD,
所以画法正确的是B选项.
故选:B.
7.下列说法中,表示三角形的重心的是( )
A.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
C.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答题.
解:A、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是三角形的重心,符合题意;
B、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是三角形的垂心,不符合题意;
C、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一点是三角形的内心,不符合题意;
D、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一点是三角形的外心,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C.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相互重合
D.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A、B,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断C,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断D.
解: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说法正确,故选项A不合题意;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说法正确,故选项B不合题意;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相互重合,而其底角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不相互重合,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相互重合说法错误,故选项C符合题意.
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说法正确,故选项D不合题意.
故选:C.
9.如图,在△ABC中,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边AC于点E,交边AB于点D,若AC长为16cm,BE长为12cm,则EC的长为( )
A.8cm B.6cm C.4cm D.12cm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以得到AE=BE,进而即可求得EC的长.
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E=BE,
∵AC=16cm,BE=12cm,
∴EC=AC﹣AE=AC﹣BE=16﹣12=4(cm),
故选:C.
10.如图,已知△ABD和△BCE是等边三角形,且A、B、C三点共线,连接AE、CD,交于点H,AE交BD于点G,BE交CD于点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1)△ABE≌△DBC;(2)AE=DC;(3)∠DHA=60°;(4)连接GF,GF∥AC;(5)连接HB,HB平分∠AHC.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BD,BC=CE,∠EBC=60°,∠ABD=∠CBE=60°,求出∠ABE=∠D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ABE≌△D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B=∠DCB,AE=DC,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DHA=∠DCB+∠EAB=∠EBC=60°,求出∠GBE=∠E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EBG≌△CB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F=BG,求出△GBF是等边三角形,过B作BM⊥AE于M,BN⊥DC于N,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EMB≌△CN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M=BN,根据角平分线性质的逆定理得出HB平分∠AHC,再得出选项即可.
解:∵△ABC和△BCE是等边三角形,
∴AB=BD,BC=CE,∠EBC=60°,∠ABD=∠CBE=60°,
∴∠ABD+∠DBE=∠CBE+∠DBE,
即∠ABE=∠DBC,
在△ABE和△DBC中,
,
∴△ABE≌△DBC(SAS),故①正确;
∴∠AEB=∠DCB,AE=DC,故②正确;
∴∠DHA=∠DCB+∠EAB=∠AEB+∠EAB=∠EBC=60°,故③正确;
∵∠ABD=∠EBC=60°,
∴∠GBE=180°﹣∠ABD﹣∠EBC=60°=∠EBC,
在△EBG和△CBF中,
,
∴△EBG≌△CBF(ASA),
∴BF=BG,
∵∠GBE=60°,
∴△GBF是等边三角形,
∴∠GFB=60°=∠EBC,
∴GF∥AC,故④正确;
过B作BM⊥AE于M,BN⊥DC于N,则∠EMB=∠BNC=90°,
在△EMB和△CNB中,
,
∴△EMB≌△CNB(AAS),
∴BM=BN,
∵BM⊥AE,BN⊥CD,
∴HB平分∠AHC,故⑤正确;
即正确的个数是5,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八边形的外角和是 360° .
【分析】任何凸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度.
解:八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
故答案为:360°.
12.﹣5的相反数是 5 .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直接求得结果.
解:﹣5的相反数是5.
故答案为:5.
13.一个五边形共有 5 条对角线.
【分析】可根据多边形的对角线与边的关系求解.
解:n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五边形共有=5条对角线.
14.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已知CD=3,则D到AB的距离是 3 .
【分析】过点D作DE⊥AB于点E,然后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CD,即可得解.
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
∵AD是∠BAC的平分线,
∴DE=CD,
∵CD=3,
∴DE=3.
故答案为:3.
15.如图,已知∠A=∠D=90°,要使得△ABC≌△DCB,根据“HL”判定方法,需要再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AB=DC或AC=BD .
【分析】根据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HL得出即可.
解:AB=DC或AC=BD,
理由是:①在Rt△ABC和Rt△DCB中,
,
∴Rt△ABC≌Rt△DCB(HL);
②在Rt△ABC和Rt△DCB中,
,
∴Rt△ABC≌Rt△DCB(HL);
故答案为:AB=DC或AC=BD.
16.如图,等边△ABC中,AD是中线,AD=AE,则∠ADE= 75° .
【分析】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先求出∠DAC,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E.
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BAC=60°.
∵AD是中线,
∴∠DAC=∠BAC=30°.
∵AD=AE,
∴∠ADE=
=
=75°.
故答案为:7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第17、18、19题每小题6分,第20、21题每小题6分,第22、23题每小题6分,第24、25题每小题6分,共7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计算:.
【分析】化简有理数的乘方,算术平方根,绝对值,然后再算加减.
解:原式=1﹣2+3﹣+﹣1
=1.
18.如图,∠CAE是△ABC的外角,AB=AC,AD∥BC.求证:∠1=∠2.
证明:∵AD∥BC,
∴∠1=∠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2=∠C.
∵AB=AC,
∴∠B=∠C( 等边对等角 ),
∴∠1=∠2( 等量代换 ).
【分析】先由平行线的性质得∠1=∠B,∠2=∠C,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等量关系得到∠1=∠2.
【解答】证明:∵AD∥BC,
∴∠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C.
∵AB=AC,
∴∠B=∠C(等边对等角),
∴∠1=∠2(等量代换).
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量代换.
19.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35﹣36页告诉我们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已知:△ABC.
求作:△A′B′C′,使得△A′B′C′≌△ABC.
作法:如图.
(1)画B'C′=BC;
(2)分别以点B′,C′为圆心,线段AB,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A′;
(3)连接线段A′B′,A′C′,则△A′B′C′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完成下面证明过程(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空上):
证明:由作图可知,在△A′B′C′和△ABC中,
∴△A'B'C′≌ △ABC(SSS) .
(2)这种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的依据是 ④ .(填序号)
①AAS
②ASA
③SAS
④SSS
【分析】(1)根据SSS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
(2)根据SSS证明三角形全等.
解:(1)由作图可知,在△A′B′C′和△ABC中,
,
∴△A'B'C′≌△ABC(SSS).
故答案为:AB,AC,△ABC(SSS).
(2)这种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的依据是SSS,
故答案为:④.
20.已知: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BF=CE,∠A=∠D,且AB∥DE,求证:△ABC≌△DEF.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E,根据BF=CE求出BC=EF,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推出即可.
【解答】证明:∵AB∥DE,
∴∠B=∠E,
∵BF=CE,
∴BF+FC=CE+FC
即BC=EF,
在△ABC与△DEF中,
,
∴△ABC≌△DEF(AAS);
2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0,﹣2),B(2,﹣4),C(4,﹣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并写出A1的坐标;
(2)求△A1B1C1的面积.
【分析】(1)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1,B1,C1即可;
(2)把三角形的面积看成矩形面积减去周围三个三角形面积即可.
解:(1)如图所示
A1的坐标为(0,2);
(2)=3×4﹣×2×2﹣×1×4﹣×2×3=5.
22.若a,b是△ABC的两边且|a﹣3|+(b﹣7)2=0.
(1)试求a,b的值;
(2)若△ABC是等腰三角形,试求此三角形的周长.
【分析】(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得a、b的值;
(2)分腰长为3或7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解:(1)∵|a﹣3|+(b﹣7)2=0,
∴a﹣3=0,b﹣7=0,
解得a=3,b=7;
(2)当腰长为3时,
此时三角形的三边为3、3、7,不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
当腰长为7时,
此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7、7、3,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周长为7+7+3=17;
综上可知,等此三角形的周长为17.
23.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BD=ED,EF垂直平分线段AC.
(1)求证:∠B=∠AEB;
(2)若△ABE的周长为16,AD=4,BD=3,AC=9,求△ABC的周长和面积.
【分析】(1)利用SAS即可证明△ADB≌△ADE;
(2)由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利用SAS证出△AFE≌△CFE,得AE=CE=AB=5,即可求出△ABC的周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求出△ABC的面积.
【解答】(1)证明:∵AD⊥BC,
∴∠ADB=∠ADE=90°,
在△ADB与△ADE中,
,
∴△ADB≌△ADE(SAS),
∴∠B=∠AEB;
(2)解:由(1)知,△ADB≌△ADE,
∴AB=AE,
∵AD⊥BC,AD=4,BD=3,
∴由勾股定理得:AB=5,
∵EF垂直平分线段AC,
∴∠AFE=∠CFE=90°,AF=CF,
在△AFE与△CFE中,
,
∴△AFE≌△CFE(SAS),
∴AE=CE=AB=5,
∴C△ABC=AB+AC+BD+DE+CE
=5+9+3+3+5
=25,
S
=
=22.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两点关于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对称,则我们称这两点关于这条直线互为“镜面点”,这条直线叫“镜面直线”.
例如:M(﹣1,2)和M′(1,2)关于y轴对称,则我们称M和M′关于y轴互为“镜面点”,y轴为“镜面直线”.
若已知两点坐标P1(x1,y1)、P2(x2,y2),则P1、P2之间的距离为.
如M(﹣1,2)和N(3,5)的距离为.
实验与探究:
(1)直线l为∠AOA′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由图观察易知A(0,2)关于直线l的镜面点A′的坐标为(2,0),在图中找出B(5,3)、C(﹣2,5)分别关于直线l的镜面点B′、C′的位置,请写出他们的坐标:B′
(3,5) 、C′ (5,﹣2) ;
归纳与发现:
(2)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任一点P(a,b)关于直线l的镜面点P'的坐标为 (b,a) ;(不必证明)
拓展与应用:
(3)已知两点D(1,﹣3)、E(﹣1,﹣4),试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Q,使点Q到D、E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这个和的最小值.
【分析】(1)求得线段AA′的中点,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镜面直线,进而即可求得B(5,3)、C(﹣2,5)分别关于直线l的镜面点;
(2)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3)求得E点关于直线l的镜面点E′,连接DE′,交直线l于点Q,Q点即为所求.
解:(1)设镜面直线的解析式为y=kx,
∵A(0,2),A′(2,0),
∴线段AA′的中点为(1,1),
∵镜面直线经过原点和(1,1),
∴镜面直线为y=x,
∵B(5,3)、C(﹣2,5),
∴B(5,3)、C(﹣2,5)分别关于直线l的镜面点B′(3,5)、C′(5,﹣2),
故答案为:B′(3,5)、C′(5,﹣2);
(2)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会发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任一点P(a,b)关于直线l的镜面点P'的坐标为(b,a);
故答案为:(b,a);
拓展与应用:
(3)∵E(﹣1,﹣4),
∴E′(﹣4,﹣1),
∵D(1,﹣3),
∴DE′==,
∴点Q到D、E两点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25.如图1,△ABO为等边三角形,顶点坐标分别为A(0,2),B(﹣,b),O(0,0),动点Q、P分别从点O、B同时出发,点Q运动到B点停止,点P运动到A点停止.
(1)求b= 1 ;
(2)若点P,点Q运动速度相同,求证:AQ=OP;
(3)如图2,动点C从点A开始,沿着y轴正方向运动,以CB为边长作等边△EBC,连接EA并延长,交x轴于点F.请问,当C点运动时,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K,使得△AFK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K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过点B作BH⊥y轴于H,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2)当点P,点O运动速度相同时,可得BP=OQ,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OQ=∠OBP=∠BAO=60°,AO=BO,利用SAS证明△AOQ≌△OBP,即可得出结论;
(3)证明△ABE≌△OBC(SAS),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AE=∠BOA=60°,可得∠OAF=60°,则∠OFA=30°,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F=2OA=4,分两种情况,①点K在y轴上点A上方时;②点K在y轴上点A下方时,求出K点坐标即可.
解:(1)过点B作BH⊥y轴于H,
∵△ABO为等边三角形,BH⊥y轴,
∴AH=OH=OA,
∵A(0,2),B(﹣,b),
∴OH=OA=1,
∴b=1.
故答案为:1;
(2)证明:当点P,点O运动速度相同时,可得BP=OQ,
∵△ABO为等边三角形,
∴∠AOQ=∠OBP=∠BAO=60°,AO=BO,
在△AOQ与△OBP中,
,
∴△AOQ≌△OBP(SAS);
∴AQ=OP;
(3)∵△EBC为等边三角形,
∴∠BEC=∠EBC=60°,
∵△ABO为等边三角形,
∴∠BAO=∠ABO=60°,
∴∠EBC+∠ABC=∠ABO+∠ABC=60°+∠ABC,
∴∠ABE=∠OBC,
∵AB=OB,BE=BC,
∴△ABE≌△OBC(SAS),
∴∠BAE=∠AOB=60°,
∴∠OAF=180°﹣∠BAO﹣∠BAE=60°,
∴∠OFA=30°,
在Rt△AOF中,OA⊥OF,∠OFA=30°,
∴AF=2OA=4,
①点K在y轴上点A上方时,
∵△AFK为等腰三角形,
∴AK=AF=4,
∴OK=OA+AK=2+4=6,
∴K(0,6);
②点K在y轴上点A下方时,
∵OAF=60°,△AFK为等腰三角形,
∴△AFK为等边三角形,
∴AK=AF=4,
∵OA=2,
∴OK=AK﹣OA=4﹣2=2,
∴K点坐标(0,﹣2).
综上,K点坐标为(0,6)或(0,﹣2).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