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高峰。唐代诗歌的繁荣造就了很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他们的写作题材广泛,创作方式多样。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的艺术世界,倾听他们心灵的呐喊。
1.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感情。(重点)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人称“诗圣”。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其代表作有《杜少陵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白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初与元稹相酬咏,号为“元白”,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代表作品《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著有《白氏长庆集》。
古今七律第一——《登高》 《登高》写于大历二年(767)秋,是杜甫去世前在四川的夔州所写。其时,安史之乱刚刚结束,地方军阀又乘机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杜甫此时“漂泊西南天地间”,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尤其是壮志难酬。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又相继去世。适逢秋日登高,夔州水急、风大、猿啸的萧瑟景象,触动了杜甫的情怀,他发出如此之人生慨叹。
一曲千古绝唱——《琵琶行》 唐宪宗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廷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只好将所有的愁闷郁积心底。一个萧瑟的秋夜,诗人送客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遭遇联想到自己在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动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诉悲愤之情,写下了这篇千古绝唱《琵琶行》。
给下列词语中变红的字注音渚清( ) 霜鬓( ) 阑干 ( )恬然( ) 迁谪( ) 荻花 ( )潦倒( ) 钿头( ) 红绡 ( ) 敛容( )
感斯人言凡六百一十六言自言本是京城女
使快弹数曲一曲红绡不知数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数词,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因为长句为君翻作琵琶行初为《霓裳》后《六幺》
【提示】 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落叶、江水。 意境:凄清。从中可见诗人心中之寒,心中之哀,心中之孤。
1.《登高》选用了哪些意象?诗人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2.诗人愁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恨”什么?诗人为什么强调“新停浊酒杯”?【提示】诗人愁苦的根本原因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恨”是因为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忧愤。“新停浊酒杯”是说他因病戒酒,连借酒消愁都无法做到,只能把满腔的愁苦郁结在心中,郁结在诗歌中,这是一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
【提示】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 (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 (3)点明写作动机; (4)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
1.《琵琶行并序》的小序交代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琵琶行并序》共写了几次音乐?是怎样写的?
【提示】共写了三次音乐。第一次 诗人送客闻琴 (暗写、侧面烘托)第二次 邀见、弹奏《霓裳》《六幺》(明写、详写)第三次 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明写、略写、侧面烘托)
3.诗人为何“青衫湿”? 【提示】 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谪居荒僻之地。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更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 这“泪”,既是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又是对当时社会抛弃人才的控诉。
4.诗人为什么说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试结合全诗的内容和白居易的生平来谈。
1.《锦瑟》中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在锦瑟的音乐声中想到了自己的美好青年时期。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2.诗歌的中间两联,诗人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示】诗歌的中间两联主要用了以下四个典故:庄生梦蝶——往事美好、渺茫如梦望帝伤春——伤感思念鲛人珠泪——伤感凄美蓝田玉烟——可望而不可即、迷惘不可追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
3.这首诗的尾联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提示】诗的尾联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画龙点睛,收束全诗,表达了自己怅惘的苦痛心情。
前奏 未成曲调先有情开始 大珠小珠落玉盘发展 凝绝不通声暂歇高潮 铁骑突出刀枪鸣尾声 唯见江心秋月白
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野 歌李 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句描写场景,后半句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解析】选B。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错误,诗中“屈穷”的“穷”指不得志,而非生活贫穷。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这两句诗的含意,注意联系整首诗把握两句诗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情感。答案: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3.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做简要赏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最后两句,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象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天涯的亲人们共同沐浴着这美好的月光。点明故乡的松树、桂花为虚写,而眼前的清辉为实写;然后结合文本分析的同时,抓住关键词“故园”点明其表达效果: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唐诗分为初唐诗、盛唐诗、中唐诗、晚唐诗。 初唐诗以“初唐四杰”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为代表,主要为写景叙事诗。 盛唐诗分得比较细,主要有: 山水田园诗: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主要抒发隐居的闲适之情。 浪漫主义诗:以李白为代表,主要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题材丰富。
现实主义诗:以杜甫为代表,主要抒发安史之乱后的对国破家亡的感叹。 边塞诗: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主要以描写边塞风景及反映戍卒心理活动为主。 中唐诗主要有: 浪漫主义诗:李贺等。 现实主义诗:白居易、韩愈等。 山水田园诗:贾岛等。 晚唐诗:风格绮丽奢靡,以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
课外阅读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体会其风格特点,并在小组内交流。
语文必修 上册8.2 登高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8.2 登高课文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学习,资料助读,基础梳理,课堂思考探究,整体感知,结构图解,哀景哀情,任务探究,文白对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文意疏通,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思维发展与提升,凝练准确精于炼字,苍凉而雄浑,沉郁而悲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图文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导入新课,重识“诗圣”,作者作品及生平,背景链接,初读明体,“古今七言律第一”,再读释义,精读体悟,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