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展开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即“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一定教学情境下通过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去完成学习任务,即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丰富知识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更是学生的亲密朋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指导学生在课堂中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动物运动的方式》是八年级生物课第五单元第15章《动物的运动》的第一节。本课题主要讲述动物运动的方式及运动的运动对动物的意义。动物和人类的关系与动物本身具有运动和行为的能力是分不开的,所以本节内容是这一单元学习的基础,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课题的内容贴近生活,易于学生进行学习。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知识结构来看,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再加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知,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来讲,无疑已有了良好的基础。关键是教师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自我学习,以期达到更佳的效果。从学生学习方法来看,尽管初中学生思维方式偏重感性,但经过不断的训练,也已具备初步的理性思维能力,这对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很重要。教师可提供更多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影片让他们感知,再引导其理性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至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三)教学策略
教法:教师讲解、多媒体辅助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合作讨论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能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2.能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
3.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通过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对动物运动方式的了解,使学生能更加关注自然界的动物,并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2.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绝大多数动物能迅速改变自身的位置,这一特征有别于植物。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生存空间,增加了利用资源的机会,对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的生活环境多种多样,它们的运动方式是否相同呢?
【学生活动】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活动】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做完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中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学生活动】学生展开讨论。
【教学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情景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填写相关表格
【教学设计意图】
学习本课题内容让学生在联系日常生活中了解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更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活动】
一方面,通过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中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 思索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响。
一、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水母:靠身体的伞部在海洋中漂浮运动。
乌贼:依靠漏斗喷水和腕的摆动进行快速的倒退运动。
虾、龟:虾的腹部有许多附肢,海龟也具有鳍状的附肢,这些动物依靠附肢划水在水中运动。
鱼:绝大多数的鱼身体呈纺锤形,有成对的胸鳍和腹鳍,还有发达的尾部和尾鳍,这样的鱼在水中是靠游泳运动的。
【学生活动】讨论:
1.举例说出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
2.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如水、陆地、空中)有什么关系?
3.说出动物与人造的机器(如飞机,汽车、轮船)的运动有什么异同?
4.举例说明动物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教学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想一想,我们将一个充满空气但并没有扎紧充气口的气球释放后,气球将怎样运动?
想一想,火箭升空前为什么要消耗大量燃料?你能找出它们与水母、乌贼等动物的倒退运动的相似之处吗?
想一想,龙舟上人造的划水工具是橹和桨,横放在龙舟两侧的是桨,纵放在舟尾的是橹。桨和撸有什么作用?想一想,鱼的游泳和带有撸和桨的木船在水中的运动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
【教学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
【学生活动】[活动]:观察几种动物的运动
讨论: 1.蜗牛是怎样运动的?
2.为什么龟、鳖等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速度较慢?
3.当猫、狗、鹿、马等哺乳动物漫步行走时,四肢如何变化?当缓慢运动时,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快速奔跑时四肢变化又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青蛙、袋鼠等善于跳跃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与这种运动相适应?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讨论结果。
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爬行:依靠肌肉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这种运动方式称为爬行。
行走: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这种运动方式称为行走。如大象、虎等。
奔跑:当行走速度加快时,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这种运动方式叫奔跑。
跳跃: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叫跳跃。如袋鼠、蝗虫等。
三、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
滑翔:一些大型的鸟类能够双翅左右伸展不动,身体从某一高处向前下方飘行,好像滑雪一样顺坡而下。
鼓翼飞行: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依靠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扇动空气而获得上升和前进的动力。一般情况下,鸟类在飞行时交替使用鼓翼飞行、滑翔等方式。
昆虫的飞行:大多数昆虫有双对翅,翅能够上下运动,从而使昆虫具有飞行能力。
蝙蝠的飞行:蝙蝠的前肢特化成翼手,在身体与侧面、后肢与尾之间连成一个薄而柔韧的翼膜,蝙蝠借助翼膜实现飞行。
【教师活动】
以列举鸟类、昆虫和蝙蝠等实例为主,引导学生将有关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尤其是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适应。
【教学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获得结论,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求知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展示探究结果。
【教学设计意图】
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有益的意见,让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教师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动物的运动方式
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 (漂浮)
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 爬行 奔跑 跳跃
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 (滑翔)
课堂练习
1.家鸽和蛇运动的主要方式分别是( )
A.奔跑、爬行 B.飞行、攀援
C.飞行、爬行 D.跳跃、爬行
2.红树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如白鹭在空中盘旋,鱼儿在水中穿梭,螃蟹在泥滩上“横行”。上面所描述的几种动物,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
A.飞行、游泳、爬行 B.飞行、跳跃、游泳
C.奔跑、游泳、爬行 D.飞行、游泳、行走
3.问答题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为了全面发展,小兔子进游泳培训班训练,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油!呷呷!”
(1)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它适于跳跃的结构特点______。
(2)培训班教练野鸭空中运动方式是_____,陆地运动方式是_____,水中运动方式是_____,这说明了动物运动方式是与__________相适应的。
4.在竞走运动中,运动员若出现奔跑动作就视为犯规。假如你是裁判员,你怎样判断运动员的动作是否犯规?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
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 (漂浮)
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 爬行 奔跑 跳跃
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 (滑翔)
(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三)动物运动的意义
(1)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
(2)可以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
(3)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四、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 方式 | 评价内容 | ||||
评价项目 | 评价等级 | ||||
A | B | C | D | ||
自评 | 学习兴趣 | 浓厚 | 较浓厚 | 一般 | 弱 |
自主学习能力 | 强 | 较强 | 一般 | 弱 | |
学生实验能力 | 强 | 较强 | 一般 | 弱 | |
与同伴合作 交流的程度 | 好 | 较好 | 一般 | 弱 | |
学习收获 | 多 | 较多 | 一般 | 少 | |
同伴 互评 | 本节课回答 问题次数 | 多 | 较多 | 一般 | 少 |
做题正确率 |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 |
自主纠错能力 | 高 | 较高 | 一般 | 低 | |
科学探究能力 | 强 | 较强 | 一般 | 弱 | |
归纳总结能力 | 好 | 较好 | 一般 | 弱 |
五、教学设计特色说明及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生物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本课题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真实的教学情景,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和新方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
通过事先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资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并通过对现有资料的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勇于参与班级活动,积极合作。此外,教师在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能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点拨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了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骨与骨的连接方式,拓展运用,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北师大版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生物北师大版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