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八年级全册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八年级全册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与氧化物的判断,探究收集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教学目标:
认识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增强其关心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初步学习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练习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认识氧气的主要性质。
单元知识结构:
空气的组成(探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关注空气的质量( 列入空气的污染指数的项目)
原理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装置
氧化反应
与氧化物
步骤
性质活泼的氧气 注意事项
物理性质
氧气的性质 与单质反应
化学性质
与化合物反应
重难点: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氧化反应与氧化物的判断
学生情况分析:
同学们对氧气的性质实验非常感兴趣,本节课学生非常想进入实验室去亲自动手实验一下,可见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非常高涨的。这一部分又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但是学生只看现象不知道去思考现象背后的实质,不能自觉的运用微观粒子的多少来解释反应更剧烈的原因,因此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
课时划分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2课时
第二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3课时
走进实验室 1课时
单元复习 单元检测 2课时
课题名称
第二节 氧气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验满的方法及实验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析、讨论、总结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反应原理和气体的性质的关系,从而掌握从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探究,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激发探究的兴趣,增进交流与表达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重点:
1、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2、制取氧气的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
制取气体方法选择的一般思路。
教学方法及教具
多媒体、启发教学、讨论
课时数
1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温故知新
(一)复习旧知,课前热身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它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其次是____,它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只占____,但其作用确很大。
2、工业上制取氧气采用 方法,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 的不同。
(二)创设情境,开启思维
观看潜水员潜水作业的图片,引出氧气不管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生产科技领域都非常重要。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研究一下氧气的性质?
自主学习
(三)目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85-86页内容后,独立完成下列自学思考题。
1、哪些物质可以用于制取氧气.?为什么?
2、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
3、什么是催化剂?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
结合课本第85页活动天地4-2,猜测哪些物质能得到氧气,提供选择原料的原则,引导学生从中选择最佳药品。
探究反应原理
比较原理选出符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总结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三、探究发生装置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讨论并尝试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
四、探究收集装置
提供学生信息: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收集氧气的方法。
实验操作步骤
课本93实验步骤
课堂小结
1、方法
1、明白学习一种气体要掌握它的:制取(工业、实验室)、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
要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组装仪器---检验气密性----加药品(先固体,再液体)-----收集----验满
2、知识梳理
检测反馈
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
一、基础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
A. 电解水 B. 加热二氧化锰
C.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 D. 分离液态空气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 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3、下列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空气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 )
①质量减少 ②质量增加 ③质量不变 ④化学性质改变 ⑤化学性质不变
A.①④ B. ③⑤ C. ②⑤ D.②③
5、某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收集该气体应采用( )
A.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拓展题:
③
6、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④
写出图中标有①、②、③、④的仪器名称: ① ;②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陈超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填A或B),你认为长颈漏斗的末端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 __。
(3)收集氧气可用D装置,此方法称为_______法,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另外还可用____装置(填C或E),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陈超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帮助陈超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 。(写一个)
(5)与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相比,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优点是______(填编号)
a、生成物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反思与重建
课题名称
第二节 氧气 (2)------氧气的性质
主备人
韩之伟
周次
备课时间
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说出氧气常见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 水溶性等);
能认真观察和正确描述木炭、铁、蜡 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实验,初步学会通过观察实验、正确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获得结论、进行反思的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运用类比、想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分工、交流、合作;了解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现象的正确描述、实验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难点:
化合物与氧化物的关系,氧化反应的概念
教学方法及教具
实验演示、启发教学、讨论
课时数
1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温故知新
(一)复习旧知,课前热身
新知的学习需要建构在旧知的基础上,你需要在大脑中储存这些信息,相信在新课的学习中你会成功的!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所占的体积分数?氧气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2、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实验(所有装置的气密性都已检查完毕)。
①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容器中制取并收集氧气,完成该实验你所选用的仪器有 (填字母) 。
②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想一想:凭借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你能说出你对氧气都有哪些认识吗?(只要是与氧气相关的内容都可以, 每位同学均可参与展示)
(二)创设情境,开启思维
在化学上,当我们要认识某种物质的性质时,一般要丛这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播放视频: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89页内容后,独立完成下列自学思考题。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沸点
熔点
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
-218℃
1、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2、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小贴士:可通过计算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来判断其与空气密度大小——计算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后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进行比较,要是大于29说明密度大于空气,小于29说明密度小于空气。例如: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大于29,因此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小于29,因此氢气的密度小于29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阅读课本90-91页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小组合作: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4瓶氧气,其中两瓶底部留少量的水,备用。
根据课本及课件上的“温馨提示”完成“氧气与木炭”、“氧气与铁丝”、“氧气与蜡烛”的实验,并把实验现象填写在课本表格中。
思考:木炭、铁丝、蜡烛在空气中反应与在氧气中反应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
实验反思:
1、“氧气与铁丝”实验时,为什么铁丝要绕成螺旋状?为什么事先在瓶中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2、试写出“氧气与木炭”、“氧气与铁丝”、“氧气与蜡烛”3个实验的文字表达式!总结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并的出三个文字表达式的异同点。
课堂小结
1、方法
1、明白研究一种气体的顺序:制取(工业、实验室)、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
要形成研究气体的一般思路:制取气体---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单质代表、化合物代表)
2、知识梳理
检测反馈
一、基础题:
1.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难溶于水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氧气液化时变为淡蓝色 D.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2.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燃烧 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C.氧气绝对不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4.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下列物质,集气瓶底要预先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以上都对
5、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题:
6、已知铁丝在氧气中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时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试回答:
①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A.反应中火星四射 B.有燃烧现象发生
C.有大量的热放出 D.有与铁完全不同的黑色固体生成
②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要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课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
7、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甲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
C.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课题名称
第二节 氧气 (3)------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主备人
韩之伟
周次
备课时间
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2 知道缓慢氧化并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学生的生活常识,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重点:
自然界中氧气产生和消耗的途径。
教学难点
难点:
建立平衡的意识。打破平衡就会付出代价。
教学方法及教具
多媒体、启发教学、讨论
课时数
1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温故知新
一)复习旧知,课前热身
【温馨提示】新知的学习需要建构在旧知的基础上,你需要在大脑中储存这些信息,相信在新课的学习中你会成功的!
1、空气的成分?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氧气有什么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什么叫氧化反应?
(二)创设情境,开启思维
燃烧、动植物的呼吸,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氧气,那么氧气能否耗尽呢?
(三)目标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90页内容后,独立完成下列自学思考题。
任务一:在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哪些?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任务二:什么叫缓慢氧化,常见的缓慢氧化有哪些?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组内交流】组内交流展示自主学习各任务。
【集体交流】两个小组展示自主学习任务一,并达成共识。
【问题讨论】1、氧气是性质活泼的气体,自然界中很多物质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大气中氧气的含量没有越来越低呢?
2、如果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过高,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3、怎样保持教室中空气的清新?、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鱼缸内氧气的含量增加?
【集体交流】两个小组展示自主学习任务二
【图片展示】食物腐败、酒与醋的酿造、堆放的秸秆、金属的锈蚀图像。
【问题讨论】1、缓慢氧化有什么特点,它与燃烧、爆炸有什么关系?
2、易燃物堆放太多、太久,由于与空气中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热量不断聚积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课堂小结
本节知识树:
氧气产生的途径:
氧气消耗的途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动植物的呼吸
燃料的燃烧
缓慢氧化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检测反馈
一、基础题:
1、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有多种途径下列不是氧气在大自然中消耗的途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物质的燃烧
C、合成臭氧 D、生物的呼吸作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
B、空气中的氧元素处于动态平衡
C、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越高越好
D、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3、在金鱼缸中放养适量的金鱼藻等水草,金鱼江生活得更好,其主要原因是( )
A、增加了金鱼所需得食物
B、美化了环境
C、增加了水中氧气的含量
D、增加了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酿酒 B、消化食物
C、蜡烛燃烧 D、钢铁生锈
二、拓展题:
1、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氧化反应 B都能发光
C都能放出热量 D都需要加热才能反应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有什么关系?
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 金属到实验室去:探究金属的性质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定向,自学尝试,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点播引领,当堂训练,课堂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离液态空气,电解水,光合作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过氧化氢分解,当堂训练,课堂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