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格教学 作业3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745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微格教学 作业3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745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共5页。
科目:语文 课题:《示儿》 训练的技能:板书技能 主讲:应丽娟
教学目标:
熟读古诗内容,想想故事还能怎样发展
结合课后表格说说旁批中得其他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
时间
授课行为
应掌握的技能要素
学生行为
教学意图
00分00秒
01分20秒
02分00秒
06分00秒
08分00秒
10分00秒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嘛?(喜欢)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阅读一篇新的童话故事。
(展示图片)首先老师这儿还有一幅插图,大家看看这是一座怎样的房子?老师希望大家能够用完整的句子,比如“这是一座高大的房子”来表达你对这座房子的第一印象。(同学们对这座屋子的观察都很仔细,评价的也很到位)
其实啊,这座屋子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所以啊,这是一间“老屋”(板书:老屋)。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放图片)。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但是他一直在这个地方矗立着,所以我们说,它是一座“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补充板书)。今天,我们就来读这个童话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请同学们齐读一下课题。注意这个多音字“倒”,在我们的课题里念“da”。(很好!同学们都读准了)
这个“倒”还有一个读音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嘛?(知道:没错,还有一个读音是da;不知道:看来同学们对这个字的另一个读音比较陌生,那老师告诉大家,另一个读音是da)
从课文的标题里我们可以给da组词为“”(倒下),另一个读音老师给出一个词“倒立”,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倒立嘛?
(没错,倒立就是脚在上,头在下,倒过来立住的状态。)
读了课题,你们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老屋活了多少年了?为什么它总也倒不了?)
老师跟同学们一样也很好奇,那它的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我们看课文旁边用橙色字体标出来的内容:“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嘛?”这是作者的猜测。
请同学们根据图片上的线索猜测一下,老屋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呢? (鼓励学生自由地、大胆地猜测并交流。)
这位同学的猜测有理有据呢,那他的猜测到底正不正确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
在阅读正文之前,老师先带领同学们认识一下本课的生字词(展示课件)上面一排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下面一排是要求会认的字,首先同学们先跟着老师念一遍。很好,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书写一下这几个字,注意笔顺喔。
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疑问“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呢?”以及自己对下文的预测
欣赏一段视频,在欣赏过程中,注意我们刚才学习的生字词的读音(放视频)
通过刚才的视频,同学们知道是谁来了嘛?(小猫)
那小猫是为什么找到了老屋呢?(下雨了)
没错,下雨了,所以小猫是来避雨的。那那位同学能够用完整的句子“因为 所以”来概括老屋没倒的原因嘛?(这位同学概括得很完整)
那同学们再看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放视频:“等等,老屋!”)
同学们觉得这句话熟悉吗?我们是不是在课文中见过这样的句子啊?
没错,小猫也是这么跟老屋说的,那同学们能够猜到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嘛?
语气
吸引兴趣
形成期待
评价反馈
启发诱导
启发诱导
说明
启发诱导
说明
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
观看图片,预测内容
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识字。
图片导入,预测题目
引导学生预测
出示文本,预测内容
自读课文,认字写字
书写指导
教学目标:
1.会认“乃”等生字,会写“祭、乃”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时间
授课行为
应掌握的技能要素
学生行为
教学意图
00分00秒
01分20秒
02分00秒
06分00秒
08分00秒
10分00秒
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教师展示节奏划分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合作学习,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朗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思考下列问题:①这两句诗中,最让你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的是什么?
②在这两句诗中,你除了能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还能感受到诗人的什么情感?
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从“家祭无忘告乃脂”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即使死去,也会惦记收复失地。从“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句中,我们能看到诗人对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无奈。
这首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这首诗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看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学生跟读
学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弄懂诗意,体悟感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5 影子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案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