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默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通过具体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分析,了解莎莉文老师的形象; 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心路历程。过程与方法:默读法,自主探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学习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通过具体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分析,了解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心路历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标题导入:阅读文章,要关注标题。你从这个标题中读出了什么信息?产生了什么问题?预设:1. 谁再塑了谁的生命?为什么生命要“再塑”?被再塑的生命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何种方式再塑生命?这个再塑生命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谁再塑了谁的生命?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的生命再塑者——安妮·莎莉文:安妮·莎莉文是美国著名的残障教育家,她一辈子就只教了海伦凯勒一个学生。什么叫执着?什么叫毅力?莎莉文老师的行为就是这些问题的完美回答。莎莉文老师曾经是一个双目近乎失明的孩子,10岁时母亲去世,她在孤儿院里生活了4年,直到14岁才被送进盲童学校学习了6年。毕业后不久,莎莉文就成为了海伦的启蒙老师。她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和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播种春天的种子一样深植于海伦的生命之中。在她充满爱心的教育下,海伦·凯勒走出了“黑暗”,并最终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以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被再塑者——海伦·凯勒:海伦·凯勒(1880- 1968),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美国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其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走出黑暗》《我的生活》等。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一岁半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7岁,海伦凯勒考进哈佛大学,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语言。大学期间,她开始写作。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无比敬爱和感激自己的老师,她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一安妮·莎莉文!”海伦凯勒的杰出成就成为了人类的奇迹,昭示了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她也因此成为美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心中的偶像。 三、为什么生命要再塑?因为海伦在没有见到莎莉文之前她的生命一片黑暗 四、被再塑的生命发了什么变化再塑生命前,海伦的心理:(1)绝望、阴郁①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会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②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六岁的孩子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但生理缺陷却关闭了她接触世界的大门,因此无助、脆弱的心理。③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黑暗、沉寂中焦躁、绝望的情绪;以及突出受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的航船才能冲破阻碍旅途的大雾,找到准确的航向,从而靠近理想的人生港湾。 (2)渴望光明①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运用反复,写出“我”对光明的渴望。也暗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②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阳光照射进阳台的景象,作者以此表达对象征爱和光明的莎莉文老师到来的渴望,以及对光明、希望的向往。“搓捻、抚弄”动作描写,这两个动作写出了海伦此时内心的不平静。 3-4两段①介绍我的烦躁、苦恼以及对光明的渴望的内心世界。②既为下文埋下伏笔,又与下文经过莎莉文老师的教导,我对生活充满期待形成对比。突出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也加重了开头所说“最重要的一天的分量”。 再塑生命后,海伦的心理:快乐,幸福,看到了光明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 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五、通过何种方式再塑生命?知识、教育两个典型事例:(1)送我布娃娃,教我拼写单词。(2)区别“杯”和“水”,启迪我的求知欲。 六、这个再塑生命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1)送我布娃娃,教我拼写单词:富有爱心,教育有方,循循善诱①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 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细节描写,一个“拉”字,一个“抱”字,看似简单的动作描写,却传达出一位深爱孩子的老师母亲一般博大的爱心。“紧紧”这一形容词不仅写出了莎莉文老师“搂”的程度之深,更写出了对“我”的爱的程度之深。②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在她手上画。懂得儿童心理(一个布娃娃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海伦对老师产生了亲切感),高超的教育方法(通过游戏让海伦产生学习的兴趣)。③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海伦的成就感、兴奋感。产生兴趣、获得成就正式莎莉文老师为海伦打开外界世界大门的钥匙。莎莉文老师不仅有一颗博爱之心,更充满了教育智慧。(2)区别“杯”和“水”,启迪我的求知欲:极富耐心,因势利导①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心理描写,写出了“我”急于想走出黑暗沉寂的世界的焦躁不安、急切。②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面对大发脾气、摔碎洋娃娃的“我”,莎莉文老师极富耐心;带我去散步。让“我”从坏心情中解脱出来,从而赢得轻松愉快的愉快的学习心境。“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从嗅觉的角度表达了“我”此时轻松、愉快的心情。④莎莉文老师把我的 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 ——“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巧妙转变教学方法。⑤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独立成段,突出“水”的重要性,实则是莎莉文老师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⑥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莎莉文老师启迪了“我”的求知欲,让“我”对世界万物都有了新的认识,有了自己的思想,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好的感受。⑦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这句话表面看来说的是文字的神奇,实则暗示的是知识的力量。是知识使“我”这个盲聋人看到了快乐,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幸福,因而“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美丽。 七、再塑生命标题的表面含义是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在本文中是指海伦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从黑暗、寂静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她的人生因此发生了重大转折,生命的意义焕然一新。 八、课堂小结 世界名人话海伦海伦·凯勒的身体不是自由的,但她的心灵却是无比自由的。——查理·卓别林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暴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试图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马克吐温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锁住一颗向往伟大的心灵。——戴尔·卡耐基海伦·凯勒是-一个让我们自豪与羞愧的名字,她应该得到永世流传,以对我们的生命给予最必要的提醒。——梅特林克夫人海伦是个高度残疾的儿童,在莎莉文老师的引领下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从她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生活中并非只有一位“海伦·凯勒”,你能说出你所了解的其他的“海伦·凯勒”的动人故事吗?①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瘓,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几代热血青年。②几乎全聋的贝多芬扼着命运的咽喉,奏出了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一——《命运交响曲》③失去光明的民间艺人阿炳的《二泉映月》给我们描画了一个凄凉哀怨的世界,也让我们感到了命运的残酷和抗争的力量。④史铁生身残志坚,直面人生,写有《我与地坛》等作品,成为著名作家。 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 【板书设计】再塑生命的人 莎莉文:富有爱心、耐心、高超的教育艺术 再塑 敬佩、感激海伦:坚毅、自强、好学、热爱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标题,提出疑惑,默读课文,自主解疑,品读,细读,深读,总结方法,迁移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