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1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1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部编版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突破,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再塑生命的人》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10课。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反映的是青少年的学习生活,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给我们以学习和生活的启迪。
    本文选自海伦•凯勒的自传体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篇记叙性散文,讲述了海伦•凯勒在七岁时得到莎莉文老师爱的教育而重获“光明”的故事。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习惯处于养成阶段,而且对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已经有所了解,对于课文内容能够理清思路。他们在小学接触过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但他们对盲聋孩子的世界没有切身体会,也很难理解他们处于黑暗中的心情。另外,他们对于文本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积累重点字词(书49页“读读写写”中的四字成语);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快速默读(限定阅读时间)的过程中,培养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
    2.通过品读与揣摩,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品味课文优美细腻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2.学习海伦•凯勒热切求知、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教学难点: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重难点突破】
    (1)通过具体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分析,了解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体会她强烈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感受海伦对老师的深情。
    (2)通过在文中找直接描写作者心路历程的语句,品味这些语句,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3)在阅读拓展方面,通过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学习其自强不惜的精神品质。
    【教学方法】
    情境设置法、诵读法(默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盲人猜字”,设置情境。 (10分钟)
    教师请两名同学做盲人猜字的游戏:一名同学按照卡片上所出示的字在蒙上眼睛的另一位同学手心上写字,另一名同学猜字。
    请猜字的同学说说感受。
    【设计意图】以“盲人猜字”这个游戏导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尝试着体会盲聋人的世界,为下面的教学过程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背景了解。
    (一)说文解字,辨字正音。 (5分钟)
    (二)文题切入,了解背景。
    1.初识“再塑生命”的含义。(5分钟)
    (意在指出“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文中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安妮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这里首先引导学生说出字面意思。)
    2.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10分钟)
    (抓住最后一句中“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尝试概括文中海伦•凯勒“此前”和“此后”的生活状况。)
    海伦“此前”的生活:
    例如:(第三段“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第四段“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海伦“此后”的生活:
    例如:(在课文第十一段中为获得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3.了解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 (10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题目的切入,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培养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了解海伦•凯勒“再塑生命”前后的变化。接着自然地引出写作的背景,通过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海伦和莎莉文这两个伟大的人物,初步体会两个人物的精神,也为下面的文本探究打下基础。
    【参考】 安妮•莎利文,波士顿珀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她也曾是一个双目近乎失明的孩子,她接受教育海伦•凯勒这一艰巨任务时还不到21岁。海伦是安妮•莎莉文一生中第一个学生,也是唯一一个学生,在她身上倾注了安妮大半生的精力。没有安妮的关怀,海伦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果说海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而安妮就是创造奇迹的人。)
    4、通过仿写格式概括人物形象(板书人物特点词语)(5分钟)
    我从文中“ ”这句话中,感受到莎莉文是一位 的老师。
    我从文中“ ”这句话中,感受到海伦是一个 的孩子。
    四、见证“再塑生命”历程。 (可放在第二课时)
    1、莎莉文是怎样来塑造小海伦的呢?(10分钟)
    (1)莎莉文老师出现是在课文第几自然段?
    (课文第5自然段——相识。经过莎莉文老师的指导,“我”对生活充满期望形成对比,突出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
    (2)莎莉文怎样塑造小海伦——逐步引导她认识具体事物。(课文中用笔较多,如莎莉文作为陌生人第一次搂抱她,有意识地给她玩具,教她拼写出“dll”;让海伦一只手接触水流,在她的另一只手手心写“水”,使她领悟到“水”这个字的含义。)
    2、课文详写了“再塑生命”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举例说一说。(引导学生分析段落:海伦学习“杯”和“水”的区别。)(5分钟)
    3、联系现实同学们小时候刚开始认字的时候是怎样的经历。(5分钟)
    【设计意图】在见证“再塑生命”的历程中,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课文思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味海伦•凯勒学习的艰辛和莎莉文老师的耐心爱心。
    五、体味快乐,再悟情感。(可放在第二课时)
    1、体味“我”学习的快乐(10分钟)
    (过渡)我们看到海伦•凯勒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过程艰辛更能体会其中的快乐,那么在学有收获之后她有没有感到快乐呢?
    【问题设计一】请同学们从整篇课文中寻找描写海伦•凯勒学有收获后的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的语句。
    【参考】动作描写如:“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部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写出了海伦会拼写“dll”这个词时内心的自豪、激动之情;心理活动如:“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这句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海伦井房经历后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2、感悟作者情感(10分钟)
    【问题设计二】大家能从课文中感受到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怎样的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中海伦学有收获后的细致描写(心理描写)体味她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感悟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六、课堂小结:(5分钟)
    同学们,我们见证了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历程,感受到了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里的无助和学习的艰辛。而莎莉文老师的出现,她对海伦倾注的爱和热情让海伦•凯勒重新见到了光明和希望。
    七、作业布置:
    (1)结合课文,写一篇短文,谈谈对“再塑生命”的体会。
    (2)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摘抄优美语句,语段在积累本上。
    (3)作业拓展:海伦•凯勒是世界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士,像海伦•凯勒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很多。请同学们了解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苦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进行相关资料积累。
    例如: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板书设计:
    再塑生命
    理解、关爱、教育
    莎莉文老师 “我”
    井房散步
    (光明的使者、出色的教育家) 走进、体验自然 (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命)

    无比的敬爱、感激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作者简介,速读课文,初步感知,合作探究,赏析研读,深入探讨,把握主题,体验反思,拓展延伸,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