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28* 枣核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册28* 枣核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内容感悟,探究解疑,板书总结,梳理全文,中心思想感悟,教学反思,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8 课 枣 核1.会认“核、妻、爹、犁”等10个生字,重点指导读好多音字“折”字;正确读写“勤快、大旱、吆喝、铁链”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枣核的聪明、勇敢,敢于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1.(重点)掌握生字、词语的正确读写方法;掌握文中的故事,体会“枣核”的机智和勇敢。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续写或改编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认识枣核吗?你们知道枣核有多大吗?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枣核给学生展示。2.像枣核一样大小的孩子你们听说过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里看一看枣核大小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教师板书课题:枣核。师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请学生认读,适时正音。注意生字中“折”和“涨”两个多音字的读音要结合语境分析。“折”有3个读音,分别为“zhé、shé、zhē”,在本文中“折腾”的“折”读“zhē”;“涨”有2个读音,分别为“zhǎnɡ zhànɡ”,在本文中“脸涨得通红”的“涨”读“zhànɡ”。2.在解决生字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内容感悟,探究解疑。1.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并标注自然段的序号。2.段落大意概括。教师随机选一名同学分段,再看有没有人与他判断不同,随后教师进行分段讲解。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枣核”的诞生。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枣核”勤劳、能干的优点。第三部分(第4~13自然段):写“枣核”聪明的优点。3.问题探究。(1)文中写了“枣核”哪些优点?“枣核”很勤快,会很多本领。“枣核”还很聪明。(2)“枣核”有没有帮村民带回牲口?从哪里可以看出?有。“……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打开,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4.请同学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复述一遍。四、板书总结,梳理全文。枣核五、中心思想感悟。课文描写了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枣核”,他聪明、勤劳、勇敢、灵活。经常帮助父母和村民。当县衙把庄稼人的牲口牵走了,他不顾危险去帮助村民,戏弄衙役,最终成功地将问题解决。作者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有勇有谋、勤劳聪明的主人公形象。六、教学反思本课开始的时候,我通过谈话导入的方式引入课题,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先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引导学生自己根据示意图学会复述故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巩固课文内容的能力。不足之处在于,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应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比如除了示意图还可以利用表格等。七、课堂练习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涨 塞 折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勤劳——( 懒惰 ) 惊慌——( 镇静 )3.按要求把句子改为“被”动句。枣核把乡亲们的牲口赶回了村子。__乡亲们的牲口被枣核赶回了村子。__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学习第4到13自然段,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枣核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预设,设计意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8* 枣核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出示图片,导入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精读课文,品趣处, 回顾全文, 拓展延升,补充民间故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