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7.2 弹力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7.2 弹力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体是否直接接触,接触处是否相互挤压或拉伸,1N处,他测量时指针的示数为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转换法
弹力
弹簧测力计
原理
结构
使用方法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外壳、挂钩、吊环
1.看: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2.调:将指针调到零刻度
3.用:力的方向要和弹簧螺线方向一致
4.读:注意分度值,不估读
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避免挂钩、弹簧与外壳摩擦
图示
7.2.1弹力 章节练习
类型一、考察弹力的概念
1.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B. 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C. 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D.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2.如图,在运动员接球过程中体现了力既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又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网球对球拍的压力是由于 ("网"、"球")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举一反三:
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 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 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 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类型二、考察力的大小和方向
乙
甲
1.弹簧右端连接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
C. 弹开过程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
D. 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类型三、考察弹力的判断
下列物体中没有弹力的是( )
A. 吊绳对水桶的拉力
B. 桌面受到茶杯的压力
C. 汽车刹车时受到减震的缓冲力
D. 使瀑布下落的力
举一反三:
1.如图所示的物体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
A.压弯的锯条 B. 拉长的橡皮筋 C.被挤压后的橡皮泥 D. 拉弯的竹子
类型四、考察胡克定律
1.一根原长为50cm,劲度系数为200N/m的弹簧被拉成为70cm.则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
A. 40N B. 140N
C. 240N D. 400N
举一反三:
1.实验表明,在弹性限度的范围内,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形变(伸长或压缩)量x成正比,即F=kx(k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该规律称之为胡克定律.一根原长4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为8N时,长度变为8cm.则当长度变为10cm时(弹性限度的范围内)所受拉力是( )
A. 10N B. 12N
C. 14N D. 20N
类型五、考察弹簧测力计
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
C. 使用时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 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范围和分度值
2.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值是 N,其分度值是 N,图中的示数是 N
3.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30N的力水平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则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
A. 15N B. 30N
C. 0N D. 60N
举一反三:
李华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没有注意校零,指针指在0.1N处,他测量时指针的示数为3.8N,则实际拉力的大小为( )
A. 3.8N B. 3.7N
C. 3.9N D. 无法确定
能力提升
1.小明对弹力的认识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在运动场上撑杆跳高运动员用的撑杆,利用了撑杆受力时所产生的弹性形变
B. 弹力仅仅是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吸引力
C. 锻炼身体用的弹簧拉力器挂满弹簧后,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小
D. 在弹性限度以内,弹簧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如图,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弹簧对手的拉力
C. 墙对弹簧的拉力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 绳子对小球的拉力 B. 重物对地面的压力
C. 地球对月亮的引力 D. 弹簧对手的推力
4.如图所示,用左手掌平压在气球上,右手的食指顶住气球,处于静止状态的气球形状发生了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球受到食指向左的弹力是因为气球发生了形变
B. 气球受到食指向左的弹力是因为食指发生了形变
C. 右手的食指受到向右的弹力是因为气球和食指都发生形变
D. 右手的食指受到向右的弹力是因为食指发生了形变
5.有一根弹簧,在它的测量范围内,如果受到8N的拉力,弹簧的长度为29cm,如果受到5N的拉力,弹簧的长度是26cm,则若不受任何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
A. 19cm B. 20cm C. 21cm D. 22cm
6.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则物体的重力( )
A.一定等于5N B.一定小于5N
C.一定大于5N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7.A、B、C三个弹簧测力计在一条直线上互拉,B在中间,A、C的示数都为10N,则B的示数为( )
A.10N B.20N
C.0N D.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他两手向外拉开弹簧拉力器时,发现弹簧伸长了,不受力时,弹簧恢复到原样,弹簧的这种性质叫做 ;拉力使弹簧伸长,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随着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小强就感到越费力.原因是 .
9.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是因为 .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10.手压桌子时,手对桌子有压力的作用,同时桌子对手也有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要素是 ("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其中压力是由于 (选填"手"或"桌子")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所以压力也属于弹力.
11.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12.弹簧拉力器的说明书上写着,把一根弹簧拉长10cm需要15N的力,小王同学把图中的拉力器拉长了40cm(在弹簧拉力器的弹性限度内),他所用的拉力是 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 弹力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 弹力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7.2 弹力精品达标测试,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弹力 课时专训,1N,10 3,2 乙 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