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第1课时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第1课时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有以下几种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
双基巩固 学考突破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H2SB.CaCO3
C.蔗糖D.熔融的KOH
答案:C
解析:酸、碱、盐都是电解质。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蔗糖不是电解质。
2.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石墨B.固体KCl
C.稀盐酸D.熔融NaOH
答案:B
解析:石墨能导电,稀盐酸、熔融NaOH中都含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能导电;固体KCl中所含的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而不能导电。
3.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Cl-的是( )
A.KClO3固体B.Cl2
C.HCl气体D.KCl溶液
答案:D
解析:KClO3固体中含ClO3-,不含Cl-,A项错误;Cl2不含Cl-,B项错误;HCl气体由分子构成,不含Cl-,C项错误。
4.下列各组都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 )
①Na+、OH-、SO42- ②H+、Cl-、SO42-
③Na+、K+、OH- ④Na+、K+、NO3-
A.②③④B.②①④
C.②③①D.②①③
答案:A
解析:根据各组离子可知,①应为NaOH、Na2SO4;②应为HCl、H2SO4;③应为NaOH、KOH;④应为NaNO3、KNO3。所以,符合题目要求的是②③④组合。
5.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其中属于酸的是( )
A.NH3B.CH4
C.NaHCO3D.HNO3
答案:D
解析:根据酸的定义,在水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NH3和CH4在水中都不能电离出H+,NaHCO3电离产生的阳离子为Na+,NaHCO3属于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B.电解质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
C.酸、碱和盐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不是电解质
D.NaCl和HCl都是电解质,熔融状态下HCl却不能导电
答案:D
解析:水能微弱地电离出OH-与H+,所以水是电解质,A项错误;酸由分子构成,在熔融状态下(液态)不电离,B项错误、D项正确;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CaO,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属于电解质,C项错误。
7.固体化合物X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下和溶于水中都能够导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一定是电解质B.X可能是氧化物
C.X只能是盐类D.X可能是NaOH
答案:C
解析:固体化合物X熔融状态下和溶于水中都能够导电,符合电解质的概念,可能是活泼金属氧化物、碱或盐。
8.有以下几种物质:①干燥的食盐晶体 ②液态氯化氢 ③水银 ④蔗糖 ⑤KNO3溶液 ⑥NH3
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2)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
(3)以上物质中原本不导电,但加入适量蒸馏水后,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
答案:(1)①② (2)③⑤ (3)①②⑥
选考奠基 素养提升
1.把下列四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2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溶液导电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A.1.0 g NaCl固体B.1.0 g NaOH固体
C.1.0 g BaSO4固体D.1.0 g Cu(NO3)2固体
答案:C
解析:因为BaSO4难溶于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没有明显变化,导电性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2.要使溶液中存在K+、Na+、H+、NO3-、SO42- 5种离子,则蒸馏水中至少需溶解几种物质( )
A.2种B.3种
C.4种D.5种
答案:A
解析:根据溶液中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2-,KNO3K++NO3-可知,蒸馏水中只需溶解NaHSO4和KNO3即满足要求。同理可知,若只溶解KHSO4和NaNO3也可以。
3.我们曾经把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但它属于非电解质
B.蔗糖(含C、H、O的纯净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
C.实验测定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D.实验测定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答案:B
解析:石墨是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A项错误;根据电解质的定义,HCl、NaCl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故HCl、NaCl均是电解质,C项错误;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但起导电作用的是NH3·H2O、H2CO3,NH3、CO2均是非电解质,D项错误。根据非电解质的定义可知,B项正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Cl2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大于KCl溶液的导电能力
B.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 CO32-
C.NH4NO3电离时只产生NH4+、NO3-,无金属离子,所以NH4NO3不属于盐
D.在相同温度下,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另一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答案:A
解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数目有关,A项正确、D项错误;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B项错误;NH4NO3属于铵盐,C项错误。
5.在做溶液导电性的实验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此时通电,灯泡发光,再不断地加入某种物质,会发现灯泡逐渐变暗,直至熄灭,持续加入该物质灯泡会再次逐渐变亮,据此分析加入的物质是( )
A.Zn粒B.BaCl2溶液
C.KOH溶液D.Ba(OH)2溶液
答案:D
解析: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电解质硫酸锌,灯泡不会变暗,A项错误;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电解质氯化铜,灯泡不会变暗,B项错误;硫酸铜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同时生成电解质硫酸钾,C项错误;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越来越少,灯泡越来越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灯泡几乎熄灭;当继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时,溶液中又有了自由移动的离子,于是灯泡又逐渐变亮,D项正确。
6.已知: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试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CO2前,灯泡 (填“亮”或“不亮”)。
(2)开始慢慢通入CO2,灯泡 。
(3)继续通入过量的CO2,灯泡 。
(4)下列四幅图中,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的是
(填字母)(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溶液的导电能力)。
答案:(1)亮
(2)逐渐变暗直至熄灭
(3)熄灭后又逐渐变亮
(4)D
解析:(1)Ca(OH)2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Ca2+和OH-,所以通入CO2之前,灯泡是亮的。(2)开始通入CO2时,溶液中的Ca2+、OH-逐渐转变为难溶的CaCO3和难电离的H2O,溶液中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随CO2的不断通入而逐渐减少,所以灯泡逐渐变暗直至熄灭。(3)继续通入过量的CO2时,生成可溶性盐Ca(HCO3)2,电离出自由移动的Ca2+和HCO3-,所以灯泡熄灭后又逐渐变亮。(4)当CaCO3全部转变成Ca(HCO3)2后,继续通入CO2,由于CO2的溶解度不大,生成的H2CO3也不易电离,所以对灯泡的亮度影响很小,D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质量的关系。
7.(1)判断下列物质在相应条件下能否电离。
①液态HCl: 。
②熔融状态下的NaNO3 。
③固体KOH: 。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K2SO4: ;
NH4NO3: 。
答案:(1)①不能 ②能 ③不能
(2)K2SO42K++SO42- NH4NO3NH4++NO3-
解析:(1)HCl在液态时不电离,NaNO3在熔融状态下电离,KOH在固态时不电离。
(2)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左边书写化学式,右边书写离子符号,同时要注意原子守恒及电荷守恒。
8.导电性实验可以作为研究电解质电离本质及反应机理的有效方法。
(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 (填序号)。
①干燥的氯化钠晶体 ②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 ③蔗糖晶体 ④酒精 ⑤氯化钠溶液 ⑥氢氧化钠溶液 ⑦稀盐酸 ⑧硫酸铜溶液
(2)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
C.石灰乳中滴加稀盐酸
D.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答案:(1)⑤⑥⑦⑧ (2)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共17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第3课时同步练习题,共14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第1课时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物质,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