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课后测评,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实验表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色烟雾
B.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红色的浓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2.下列有关氯气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其一般将变价金属氧化至最高价
B.干燥的氯气和氯水均能使鲜花褪色
C.因为氯气有毒,所以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
D.除去氯气中少量氯化氢可使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
3.向三个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约五分之一的液体并振荡,各瓶所注入的液体符合瓶内现象的是( )
图2-2-1
A.①中为硝酸银溶液
B.②中为氢氧化钠溶液
C.③中为蒸馏水
D.③中为澄清石灰水
4.下列化学(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向水中通入氯气:H2O+Cl22H++ ClO-+Cl-
B.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OH-Cl-+ClO-+H2O
C.制备漂白粉: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D.漂白液光照失效:2HClO2Cl-+2H2O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氯气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使其转变为较稳定、便于贮存的Ca(ClO)2
B.漂白粉中的Ca(ClO)2和CaCl2都具有漂白性
C.漂白粉与“84”消毒液的杀菌、消毒原理相似
D.工业上,漂白粉是由氯气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为Ca(OH)2]制备的
6.下列关于氯气及含氯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干燥的氯气和氯水均能使鲜花褪色
B.因为氯气有毒,所以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
C.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Ca(ClO)2
D.氯气和氯化氢通入AgNO3溶液中均能产生白色沉淀
7.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的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8.在自来水的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桶装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下列哪一种试剂来鉴别( )
A.酚酞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9.实验室为了使用方便,通常将氯气溶解于水中形成氯水或将其降温加压形成液氯来使用。下列有关这两种液体的实验描述都正确的是( )
A.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布条褪色
B.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用这两种液体都可给自来水消毒
D.分别向这两种液体中投入几颗金属锌粒均有气泡产生
10.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一张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2-2-2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2-2-2
A.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
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
C.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中和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快
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HClO
1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 ②氯水漂白有色布条 ③过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 ④将氯气通入水中 ⑤过量过氧化钠加入含酚酞的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⑥利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和KCl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12.如图2-2-3所示,从A处通入新制取的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D瓶中装的是( )
图2-2-3
①浓硫酸 ②NaOH溶液 ③H2O ④饱和NaCl溶液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13.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氯气的酒精溶液 ⑤盐酸 ⑥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⑥
C.③⑥
D.③④⑥
14.小王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发现:把新制氯水逐滴加到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加到最后一滴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
(1)知识储备:将氯气通入水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氯水中具有强氧化性的分子有 、 。
(2)探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的原因:
①猜想:
a.是氯水中的盐酸中和了NaOH,使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b.是 。
②设计实验:往已褪色的溶液中连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若现象为 ,
则证明“猜想a”正确;若现象为 ,
则“猜想b”正确。
15.目前,世界上多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生产金属钠:2NaCl(熔融)2Na+Cl2↑。已知物质A、B、C、D、E、F有如图2-2-4所示转化关系:
图2-2-4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 )A→C 的离子方程式: 。
(2)B→D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 。
(3)E+F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过氧化钠可用作制氧剂,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地震后的灾区常需要大量的消毒剂、漂白剂。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次氯酸盐是一些漂白剂和消毒剂的有效成分。“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制取NaClO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ClO2极易爆炸,生产和使用时尽量用惰性气体稀释,避免光照、震动或加热。
①ClO2在实验室可由KClO3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与SO2反应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欧洲一些国家用NaClO3氧化浓盐酸来制取ClO2,同时有Cl2生成,表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我国广泛采用将经干燥空气稀释的氯气,通入填有固体亚氯酸钠(NaClO2)的柱内的方法制得ClO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和欧洲的方法相比,此法的优点有:
a.空气将生成的ClO2稀释,减少爆炸危险;
b. 。
(3)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新型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能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填选项编号)。
A.MnO2
B.KMnO4溶液
C.稀盐酸
D.NaHCO3溶液
(4)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下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但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粒子个数比是 。
1.B [解析]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产生苍白色火焰,HCl溶于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出现白雾,A错误;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产生棕黄色烟,产物溶于水,得到蓝绿色的CuCl2溶液,B正确;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产生棕红色烟,产物溶于水得到棕黄色的FeCl3溶液,C错误;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D错误。
2.C [解析] 氯气是强氧化剂,能和大多数金属化合,能将变价金属氧化为最高价化合物,A项正确;因干燥的氯气遇到鲜花生成次氯酸,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鲜花都褪色,B项正确;氯气的杀菌、消毒、漂白作用是由于遇水生成了次氯酸,而不是氯气有毒,C项错误;因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而氯化氢能溶于饱和食盐水,所以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少量氯化氢。
3.C [解析] Cl2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不能得到无色溶液,A错误;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出现白色浑浊,B错误;Cl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且溶于水的Cl2部分与水反应,得到浅黄绿色的氯水,则③中可以是蒸馏水,C正确;Cl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H2O,得到无色溶液,D错误。
4.C [解析] A项中HClO不能拆分,错误;B项电荷不守恒,错误;D项漂白液失效发生的反应是2HClO2Cl-+2H++O2↑,错误;C项正确。
5.B [解析]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Ca(ClO)2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CaCl2不具有漂白性,B错误。漂白粉和“84”消毒液的杀菌、消毒都是利用了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其原理相似,C正确。
6.B [解析] 干燥的Cl2虽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但可使鲜花褪色,因为鲜花中有充足的水分,A正确;氯气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不是由于氯气的毒性,而是因为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B不正确;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C正确;氯气通入AgNO3溶液中先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HCl再与AgNO3反应,故有白色沉淀产生,D正确。
7.B [解析] 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起作用的是HClO,A错误;氯水中先加入盐酸酸化 ,引入了Cl—,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Cl,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Cl—,C错误;加入NaOH溶液,氯水的黄绿色消失,其原因是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不能判断是否含有HClO,D错误。
8.D [解析] 用氯气进行消毒的自来水相当于较稀的氯水,含有HCl、HClO等,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gCl,而纯净水则不能,可以鉴别,D正确。稀氯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氯化钡溶液及氢氧化钠溶液,均无明显现象,故不能鉴别,A、B、C均错误。
9.C [解析] 液氯的成分为Cl2,氯水(新制)的成分为Cl2、HCl、HClO、H2O,液氯无漂白性、无酸性,氯水(新制)有漂白性和酸性,液氯溶于水得氯水。
10.D [解析] 内外两环颜色不同,说明两种物质起作用,分别表现出酸性和漂白性,A正确;内环HClO表现强氧化性,起漂白作用,外环H+表现酸性而呈红色或浅红色,B正确;由现象可知外环是由于H+表现酸性的结果,说明中和反应快,内环是HClO的强氧化性的表现,氧化还原反应慢些,C正确;HClO是Cl化合价升高的产物,为氧化产物,D错误。
11.C [解析] 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是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①错误;氯水漂白有色布条,HClO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②正确;过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与CO2、水蒸气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③正确;将氯气通入水中,部分Cl2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发生化学变化,④正确;过量过氧化钠加入含酚酞的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发生化学变化,⑤正确;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⑥错误。
12.C [解析] 从A处通入新制取的Cl2,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说明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含水蒸气的氯气通过D时被干燥,二是含水蒸气的氯气通过D时,Cl2被吸收,不能进入装置C,故D中可能装有浓硫酸、NaOH溶液等。
13.C [解析] ①氯气中只有Cl2,没有H+和HClO,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也不会使试纸褪色;②液氯即Cl2单质的液态,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也不会使试纸褪色;③新制氯水中既有H+,又有HClO,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④氯气的酒精溶液中既没有H+,也没有HClO,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⑤盐酸中只有H+,没有HClO,只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不能褪色;⑥漂白粉中含有Ca(ClO)2,经盐酸酸化后的漂白粉溶液中,既有H+,又有HClO,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14.(1)Cl2+H2OHCl+HClO Cl2 HClO
(2)氯水中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将酚酞氧化而褪色 红色重新出现 红色不再出现
[解析] (2)①盐酸和次氯酸具有酸性,能够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酚酞在碱性环境下才显红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也可能使红色的酚酞褪色,因此另一种可能是氯水中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将酚酞氧化而褪色;②要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a或b可以通过以下实验:在已经褪色的溶液中继续加入NaOH溶液,直至溶液呈碱性,若溶液恢复红色,则说明是NaOH被中和导致褪色,反之,则是酚酞被氧化引起的褪色。即往已褪色的溶液中连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若现象为红色重新出现,则证明“猜想a”正确;若现象为红色不再出现,则“猜想b”正确。
15.(1)2Na+2H2O2Na++2OH-+H2↑
(2)剧烈燃烧,生成棕红色的烟 2Fe+3Cl22FeCl3
(3)CO32-+Ca2+CaCO3↓
(4)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 电解熔融NaCl得到Na和Cl2,B能与Fe反应生成D,则B是Cl2,A是Na;结合图中物质之间的转化推知,C是NaOH,D是FeCl3,E是Na2CO3,F是CaCl2。
16.(1)Cl2+2OH-Cl-+ClO-+H2O
(2)①2ClO3-+SO22ClO2+SO42-
②2NaClO3+4HCl(浓)2ClO2↑+Cl2↑+2H2O+2NaCl
③2NaClO2+Cl22ClO2+2NaCl 不用分离ClO2和Cl2,副产物少,原料利用率高
(3)D (4)4∶1
[解析] (2)①KClO3与S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还原产物为ClO2,氧化产物为SO42-。②根据原子守恒可知,一定还有水和氯化钠生成,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O3+4HCl(浓)2ClO2↑+Cl2↑+2NaCl+2H2O。③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另外一种生成物应该是氯化钠,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O2+Cl22NaCl+2ClO2。(3)过碳酸钠中的碳酸钠能够与酸反应,故稀盐酸能使之失效;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分解;高锰酸钾能氧化过氧化氢;碳酸钠、过氧化氢与碳酸氢钠都不反应。(4)HClO2中Cl为+3价,ClO2中Cl为+4价,Cl-中Cl为-1价,故有5HClO24ClO2↑+H++Cl-+2H2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精练,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物质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