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
展开抵抗弯曲
教学目标:
1、认识弯曲参生的原因。
2、知道通过怎样的原理来抵抗弯曲。
3、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或与同学的合作中发现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通过怎样的原理来抵抗弯曲。
教学难点:
知道抵抗弯曲的原理。
教学用具:
纸、回形针、尺子、钉子、木板。
教学过程:
一、置疑导入新课。
在三年级时,我们研究过纸承受拉伸和弯曲的性能。说说纸承受弯曲的性能如何?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二、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就是纸,那么你们在学习中特意去留心纸的特性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纸抗弯曲的能力与什么有关。
1.、教师提出问题:
薄的纸连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就弯曲了。那厚的纸呢?
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加大纸的厚度,纸的抗变曲能力会怎样呢?(小黑板出示)
2、通过同学的猜想会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加强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影响弯曲的因素上
3、针对学和参生的疑问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与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注意实验应控制哪些量不变。
(2)怎样表示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3)表格设计:表1。
纸的厚度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预测
实测
4、并根据所得数据制成曲线图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本课时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得要培养)
5、最后得出结论:增加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其承受重量的能力。
三、平放还是立放。
我们发现桥梁的横截面一般是什么样子的?观察桥梁是怎样安放的,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说说这样安放的理由。并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由。
四、课堂小结。
提问归纳本节课学习的要点,指名这生回答教师给予更正完善。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引入,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瓦楞纸板的研究,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