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第5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966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时 化学方程式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能正确读出化学方程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文字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使学生逐渐学会使用化学符号,用化学思维来解决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方式,初步形成定量思维。
【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难点】
理解化学方程式“质”的含义和“量”的含义。
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含义和读法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96页,完成下列填空:
1.用__化学式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在化学方程式中,等号左边表示__反应物__,等号右边表示__生成物__,反应条件标注在__等号的上方__,等号读作__生成__,“+”读作__和__。
2.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三种含义,如下表所示:
含义 | 以C+O2CO2为例 |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 反应物是__C和O2__,生成物是__CO2__,反应条件是__点燃__ |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 C+O2CO2 12∶32 ∶ 44 |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 C+O2CO2 1∶1 ∶ 1 |
3.与化学方程式的三种含义对应,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也有三种,如下表所示:
读法 | 以C+O2CO2为例 | |
质的方面 |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 |
量的 方面 | 质量方面 |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
微粒个 数方面 | 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
【合作探究】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怎么样计算的?微粒个数比又是怎么样计算的?
答:求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时,不能简单地将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而是求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而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就等于各物质的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跟进训练】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O2SO2,从这个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B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气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
2.有关化学方程式2CO+O2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就生成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混合就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2 g一氧化碳和1 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 g二氧化碳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作出猜想,实验方案,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