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2.7 角的和与差教学设计
展开2.7.2角的和与差
年级 | 七 | 学科 | 数学 | 主题 | 2.7.2角的和与差 | 主备教师 |
|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1 | 时间 | 40分钟 | 导学教师 |
| ||
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图形,了解两个角的和与差的意义.会进行角的和差运算,知道如何进位或借位. (2)了解角平分线的意义及其简单应用,了角两角互余、两角互补的意义
| ||||||||
教学 重、难点 | 重点:1、角的和与差、角平分线及其意义. 2、互余、互补的概念及其性质. 难点:两角互余、两角互补的本质特征,互余、互补的性质. | ||||||||
导学方法 | 自主预习,合作交流 | ||||||||
导学步骤 |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学教师复备 | ||||||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 如图,∠ABC= 60°, ∠ABD= 145°, BE平分∠ABC, 求∠DBE的度数。
| 通过练习对旧知巩固,进入新知学习 |
| ||||||
新知探索
例题 精讲 | 探究新知 师:(指图)图中有两个角,∠1与∠2,把这两个角拼在一起,
也就是∠1+∠2.现在请问:∠1+∠2等于多少度? 师:(指图)图中有两个角,∠3与∠4,把这两个角拼在一起,也就是∠3+∠4.现在请问:∠3+∠4等于多少度?
学习总结 什么是余角? 什么是补角?
例题 已知∠1=103°24′28″,∠2=30°54″,求∠1+∠2,和∠1-∠2的度数。 解:∠1+∠2 =103°24′28″+30°54″ =133°24′82″ 所以∠1+∠2=133°25′22 ″ 注:82″= 1′22″ ∠1-∠2 =103°24′28″-30°54″ 所以∠1-∠2=73°23′34 ″ 注:24′28″= 23′88″ | 学习两角互余和互补的概念,理解互余和互补的性质
通过例题学习角度运算,不同角度之间的换算 |
| ||||||
课堂检测 | 1.如果∠α=46°,那么它的余角是多少度,它的补角是多少度? 2.(1)如图1, ∠AOB=90°.写出图中互为余角的角. (2)如图2, ∠DSE=180°.写出图中互为补角的角. 3.∠1=120 °, ∠1与∠2互补, ∠3与∠2互余,则∠3= . 4.O为直线AB上的一点,OD平分∠AOB, ∠COE = 90 ° 则∠BOC = , ∠COD = 。 | 通过练习强化本节课主要知识点 |
| ||||||
总结提升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 ||||||||
板书设计 | 2.7角的和与差(2) (1)余角和补角 (2)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 ||||||||
本课作业 | P84面A组第2题,B组任第1题 | ||||||||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
| ||||||||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2.7 角的和与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上册2.7 角的和与差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 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2.7 角的和与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2.7 角的和与差教学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2.7 角的和与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上册2.7 角的和与差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