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841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841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4页。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B. 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C. 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D. 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2.日本曾向美国借了331公斤武器级钚,至今赖着不还,钚除用于核电外,还是制造核武器的主要原料,现在日本已是世界第六大钚贮存国,钚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钚是非金属元素B. 钚是稀有气体元素C. 钚是金属元素D. 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3.下列符号所表示的粒子中,能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Cl2B. ClC. Cl-D. ClO3-4.小红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小红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 分子很小B. 分子在不断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隙D.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5.“闻香识茶”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B. 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6.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7.如图所示为今年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金面具残片,经测定该面具含金量约为8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金的元素符号为aU B.金容易被锈蚀C.金单质由金原子构成 D.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g8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苏泊尔四大类产品锰超出国标近4倍。这里的“锰”是指( )A. 单质B. 元素C. 离子D. 分子9铱的某种原子在工业中应用广泛,铱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符号为IrB. 属于非金属元素C. 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77D. 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10.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说明分子间隔变大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则不可燃,说明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D.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说明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原子如果得到或者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12.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该变化中共涉及三种物质 D.该变化中原子不可分13.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0B. 44C. 34D. 781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 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B.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D. 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15.下图中的 A、B、C、D 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以上四种粒子中,A 和 C 属于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A、B、C、D 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填序号);(3)B 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4)B 和 C 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16.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1)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①X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②“11”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_______(填离子符号)。(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实验探究(1)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浓氨水,在盛有20mL水的B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从B烧杯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2)实验现象:①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试管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AB烧杯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讨论交流: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往装有酚酞溶液的试管中加浓氨水这样操作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