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测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测试卷01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测试卷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
    A.诸侯争霸 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铁农具的使用 D.“初税亩”的出现与推广
    2.公元前513年,晋国的赵鞅、荀寅率军在汝水岸边筑城,向百姓征收铁赋,用于铸鼎并在上面书写《刑书》。据此可知,当时( )
    A.兼并战争时有发生 B.冶铁业得到一定发展
    C.农业生产使用铁器 D.晋国最早颁布成文法
    3.战国初期,各诸侯国的变法内容可归纳为:废国野、废井田、废分封、废世卿世禄、限宗法、强君权、设郡县、建军制、开星殖、建官制、立成文法、举竖才、调赋税、通贸易等。据此可知当时( )
    A.各诸侯国民富国强 B.阶级矛盾得到缓和
    C.社会进入转型阶段 D.基层管理进一步强化
    4.先秦文献中,常有“粪土”和“粪”的记载。如《荀子·富国》说:“多粪肥田”;《韩非子·解老》说:“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知道( )
    A.轮作技术 B.除草技术 C.垄作技术 D.施肥技术
    5.“及秦孝……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吴起变法 B.王莽改制 C.李悝变法 D.商鞅变法
    6.《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B.实行重农抑商,发展经济
    C.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7.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广泛。这说明了( )
    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B.分封制的崩溃
    C.血缘政治得到加强 D.中央集权加强
    8.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针对这一现象,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是( )
    A.恢复周礼 B.有教无类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9.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体现了该思想家( )
    A.顺应自然的思想主张 B.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C.追求立德立功的精神 D.秉持天人合一的理念
    10.先秦时期一位思想家始终坚持“君君臣臣”,处处维护等级名分。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11.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要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场是( )
    A.行仁政,反对刑罚和战争 B.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变
    C.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 D.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级秩序
    12.周礼规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子却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表明孔子主张( )
    A.以德为主,礼法并用 B.礼制下移教化百姓
    C.确立儒家正统地位 D.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13.“这一学派要求君主为民、利民,反对过分剥削劳动人民;提出薄葬、短丧的观点”。“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4.战国时期,士人“择木而栖”的现象较为普遍,卫国人商鞅先后在魏国、秦国任职;齐国人邹衍成为燕昭王之师;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这种现象( )
    A.强化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B.推动了百家争鸣的深入开展
    C.促进了诸侯国之间和平交往 D.反映出君主专制体制弊端严重
    15.《荀子·大略》载:“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
    A.礼法并重 B.崇礼抑法
    C.崇法抑礼 D.无为而治
    二、材料解析题
    1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中国历史》
    (1)依据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哪两大新阶级的出现?
    (2)列举至少两位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材料二 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政权。他们为了打击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如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主张“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颁布《法经》。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教材P13
    (1)史料一中蕴含了哪些时代信息?
    (2)结合时代背景与变法措施,分析史料二中各国开展变法运动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社会中,知识本为贵族所专有,但因封建制度的渐趋破坏,贵族的后裔降为平民的日渐增加,知识也因而流入民间。加以王室衰微,政治无主,传统的文化渐已不能支配人心,因此独立的思潮开始抬头,这情形在春秋末期已甚显著。……诸夏文化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并吸收相当成分的外族文化。这些新因素,更刺激新思想的产生。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二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体著作。“泛爱众,而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等意蕴深刻。《老子》认为“天下多忌讳(禁忌)而民弥贫,法物(即为合法地纳民之物)滋章,而盗贼多有。”
    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根据史料一,概括促使春秋时期新思想产生的基本因素。
    (2)根据史料二,概括孔子和老子的主张。
    (3)根据史料三,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15:CBCDD BAAAB CBCBA
    16.(1)新现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2)例如:孟子:人性善、仁政、民贵君轻;墨子:主张节俭、“兼爱”“非攻”“尚贤”等。
    17.(1)信息:政治上:王室衰微,旧制度衰亡;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多种货币流通,工商业发展。
    (2)原因: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废除旧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用法律制度巩固已获得的权益;各诸侯国为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18.(1)因素:分封制遭到破坏,学术下移;王室衰微,旧的礼乐文化已不适应时代需要;在争霸战争中,华夏文化不断融合和吸收其他文化。
    (2)孔子: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政:以德治国。礼:以礼治国;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老子:无为而治,反对苛政妄为。
    (3)影响: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