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后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 )
A.传热B.传声C.通风D.以上说法均不对
2.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失聪后,为了“聆听”谱写的乐曲,将硬棒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嘴中。这说明(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固体传声效果好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如图所示,小胡同学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
A.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D.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4.航天员在月球上,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面对面交谈,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这是因为:( )
A.月球上人失去了听力B.真空不能传声
C.月球上声音传播距离太短D.月球上人的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5.“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说话声音的( )
A.音色B.音调
C.频率D.响度
6.影剧院及音乐厅的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俗称燕子泥.且四周墙壁挂呢绒帘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
A.装饰的更美观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的响度
C.易于吸收声波,减弱反射的回声D.可改变音色,使声音更加悦耳
7.如图是小明“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实验,用悬线下的轻质小球紧靠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跳动产生的
B.小球的跳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C.小球的跳动说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小球的跳动反映音叉的振动
8.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钢尺振动
B.烛焰晃动
C. B超检查
D. 倒车雷达
9.以下能说明古人很早便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的是( )
A.古代雕刻玉版B.石头阵
C.东巴文“晒干”D.甲骨文“殸”
10.一个同学站在原地不动并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1.5s后听到回声,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m/s,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 )
A.510mB.255mC.340mmD.1020m
二、填空题
11.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发声;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12.中国自主研制的首款打飞机C919首飞时,发动机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_____(填具体介质)传入人耳.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越发激动,随着声音的_____(填声音的特性)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首飞取得圆满成功.
1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km/s,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某人正对障碍物喊话时,要听到自己的回声,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应为_____m.(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4.人耳能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二者相差________秒以上,在教室内说话声音听起来比室外大,是因为________;在大剧院里墙壁都做的凹凸不平是为了________;下雪后,周围总是显得比较寂静,是因为________.
15.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m/s.医院常用到紫外线灭菌灯和B型超声波检测仪,假设紫外线和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则v1、v2 (填“>”“=”或“<”).
三、简答题
16.某些介质中的声速如下表所示。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分析表中的信息可知:
(1)通常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_________气体中的声速(选填“大于”或“小于”)。
(2)声速的大小除了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____________有关,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漫画中的许多现象可用物理知识解释,请从漫画中找出两个与声有关的现象 进行解释.
18.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
结论: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1) .
(2) .
19.科学家向月球发射激光,经过大约2.6s接受到返回的信号,那么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有多少米?小明想用超声波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请问他能否达到目的?为什么?(光速为3×108m/s)(3分)
介质
声速/(m·s-1)
介质
声速/(m·s-1)
空气(0℃)
331
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0
冰
3230
空气(25℃)
346
大理石
3810
水(常温)
1500
铝(棒)
5000
在空气中
在气、固、液体中(0℃)
在15℃空气中
温度/℃
声速/m•s﹣1
介质
声速/m•s﹣1
频率/Hz
声速/m•s﹣1
0
330
氧气
316
2000
340
15
340
水
1450
1000
340
30
349
冰
3160
500
340
100
386
铁
4900﹣5000
256
340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用敲击铁管,铁管振动产生声音,声音顺着铁管传到地面很多地方,可以引起救助人员的注意,从而获救,故选B
2.C
【解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效果好,但不能将声音放大。所以ABD都不正确。故C
3.D
【详解】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将其贴近面颊可以感受它的振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会振动,但由于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航天员在月球上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
故选B。
5.D
【详解】
公共场所有“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的规定,“高声喧哗”指的是声音大,即指声音的响度大。
故选D。
6.C
【分析】
面积较大的房间容易产生回声,影响听觉效果,因此可从减弱声音的反射入手来进行分析.
【详解】
剧院及音乐厅的四周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象蜂窝状的墙壁,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这样就能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故C说法正确.
7.D
【分析】
【详解】
A.音叉发声是由于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小球的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
C.小球原来是紧贴音叉的,它的振动非不是由音叉和小球之间的空气传递的,故C错误;
D.小球的跳动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反映了音叉的振动,故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A.钢尺振动可以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
B.图中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
C.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况,属于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错误。
9.D
【详解】
A.古代雕刻玉版,是选择不同硬度的物质,不能说明声音与碰击有关,故A不合题意;
B.石头阵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观测天象,不能说明声音与碰击有关,故B不合题意;
C.东巴文“晒干”,是蒸发吸热,故C不合题意;
D.甲骨文中的“殸”(古代打击乐器),表示的是手拿木槌(字左部)敲打三角形石块(字右部),使石块振动发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详解】
因为声音传播到山崖的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所以声音传播到山崖的时间
t=×1.5s=0.75s
该同学距山崖
s=vt=340m/s×0.75s=255m
故选B。
11.振动 空气
【解析】
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的;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12. 空气 响度
【解析】C919首飞时,因为发动机的振动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响度与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与飞机距离越来越近,所以响度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1). 空气 (2). 响度
13. 3×105 17m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 km/s;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来,所以人能把原声与回声区别开的最短时间为0.1s,则人的声音传到障碍物的时间:t=0.1s/2=0.05s,所以人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s=vt=340m/s×0.05s=17m。
14.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减弱声波的反射,减小回声 吸收声波,减小回声
【详解】
回声比原声晚0.1秒到达人耳,人就能将它们区分开来;
坐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延迟时间小于0.1s,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因此教室内说话声音听起来比室外大;
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因为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弱声波的反射,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
由于松软积雪中的缝隙很多,声音进入后,很难再反射出来,因此刚下的雪,能很好地吸收声音,所以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周围特别寂静.
15.3×108;>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光的传播速度填写正确的单位;
(2)紫外线是光,而超声波是声音,光的速度3×108m/s,声的速度是340m/s.
解:(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差不多,约为3×108m/s;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v1>v2.
故答案为3×10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和声音的传播速度,知道光速与声速的大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大于 介质的温度 在0℃、15℃和 25℃的空气中声速大小不同
【详解】
(1)[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固体中的声速大于气体中的声速。
(2)[2][3]根据声音在0℃、15℃和 25℃的空气中速度大小不同,可得出:声速大小与温度有关,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17.人发出喊声——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能听到声音——空气可以传声
【详解】
由漫画知,人通过喊话在寻找孩子,人能发出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小宝能听到喊声,是因为空气可以传声.
18.(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2)温度一定时,(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与频率无关.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在同列数据中的数据中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到不同的结论.例子得到的结论是根据中列得到的.我们可以再根据左列和右列进行分析.
解:以表中左列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以表中右列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温度一定时,(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与频率无关.
故答案为(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2)温度一定时,(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与频率无关.
【点评】本题以表格的形式提供有用信息,做题关键是对表中数据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对照分析.
19.3.9×108米,不能,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解析】
试题分析: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激光信号到达月球后又被月球反射回来.此时激光经过的路程是地球和月球之间距离的两倍,故要求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用公式s=vt求出激光经过的路程后还要除以2.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
(1)已知光速为:C=3×108m/s,激光信号在地球向和月球间往返所用的时间为:t=2.6s,激光信号通过的路程为:s=ct=3×108m/s×2.6s=7.8×108m,
故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为:
S/2=7.8×108m/2=3.9×108m.
(2)月球周围没有空气,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球,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超声波测距离利用的是声波的反射,速度乘以总时间算出的是来回的总路程,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只为总路程的一半,还要注意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初中北师大版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时练习,
物理八年级上册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