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19 谁变热了教案及反思
展开水变热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能对“烧开水”、“煮稀饭”的现象进行认真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探究的问题;能根据假设设计探究实验,并能利用实验结果解释假设;能利用图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和交流能更好地完成认知;能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假设设计探究实验,并能利用实验结果解释假设。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
教学难点:能利用图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结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烧瓶里有一条活泼可爱的小金鱼,如果我在瓶口处加热,(边说边点燃酒精灯)直到把水烧开,你们猜猜看,小金鱼会有什么反应?
生1:小金鱼会被烫死。
生2:小金鱼会熟了吧。
生3:小金鱼还会游来游去。
生4:小金鱼会往瓶口游。
生个个兴趣浓厚又充满疑惑。
师:哦,同学们是这样认为的,到底会怎样呢?我们继续观察。
生认真观察并小声嘀咕。
师:烧瓶瓶口处的水沸腾了,而小金鱼还在水里安然无恙,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一脸疑惑,小声嘀咕:“咦,怎么回事?”
师:谁敢上来摸一摸烧瓶的底部?告诉大家有什么感觉?
生:烧瓶底部是凉的。
师:大家有什么疑问?
生:瓶口的水都烧开了,底部的水为什么不热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师:是呀,上节课我们学过热在固体中是由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但在水中却不是这样,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呢?(板书:水变热了)同学们来猜一猜。
生:从底下传到上面。
生:通过杯壁然后传给水……
师:同学们真棒,敢于大胆地猜测。但是研究科学不能只靠猜测,我们还需要做实验进行研究。老师为每一组准备了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木屑、火柴、记录单。(拿起这些材料一一认识)
师: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研究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呢?各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师:你们打算怎样研究,哪个小组先来说?
生:我们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师:其他组有异议吗?谁能更具体得来说?
生:先把石棉网放在铁架台上,把烧杯放在上面,然后点燃酒精灯放在烧杯下加热。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还要把木屑放上。
师:什么时候放?
生:加热前。
师:为什么要放上木屑呢?
生:因为水是无色透明的,当加热时无法看清水的运动路线。
师:说得对。所以我们等一会儿在做实验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木屑的运动路线。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做实验了,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在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外焰加热。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师:对,外焰加热的效果最好。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加热时不能用手接触烧杯和铁架台。
师:对,观察结束后也不要立即取下烧杯,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沉默。
师:实验时要认真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不要忘了及时做好记录。好,开始!
师:请各小组把酒精灯熄灭。刚才每个小组的同学观察得都非常认真,也做了详细的记录,哪个小组愿意把实验的结果告诉大家?(实物投影记录单。)
生1:木屑在水里上去了,一会儿又下去了,又上去了,又下去了。
生2:木屑在水里跳动,一会儿翻滚起来,跑到上面,一会儿又下去了,不停地循环。
师:这个词用得好,循环。你能用自己的话,再加上动作和手势形象地给大家描述一下吗?学生一边说一边形象地比划,用两只胳膊上下不停地动,手不停地比划,意思是在不停地上下翻滚,学生感兴趣地看着,思考着与自己看到的现象是不是一样。
师:大家看到的也是这样的吗?你看到木屑在水中循环了几次?
生:好多次,不停地循环。
师:其他组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木屑上去下来,它的路线变成一个圈了。
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这些现象能说明什么呢?
生:烧杯底部的水受热后上去,上面的水下来,又受热又上去。
师:也就是说,当我们加热烧杯底部时,底部热的水会变轻上升,周围及上面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这样就使水产生了对流。(板书:对流)热在水中主要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
生:对流。
师:现在谁能来解释为什么烧瓶里面的水烧开了,烧瓶下面的小鱼还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生:因为烧瓶下面的水是冷水不能跟瓶口处的热水形成对流,下面的水不热所以小鱼还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师:而不是像我们开始猜测的小鱼会被煮熟了,对吧?
活动二:冬天,暖气是怎么使房间变暖的?
师:热在水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那么热在空气中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呢?像今天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都用什么方式来取暖?
生:吹空调、用暖气、生炉子。
师:刚才有的同学提到用暖气来取暖,想一想人们一般把暖气片安在什么地方?
生:窗户下、墙边。
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小小的暖气片是怎样使整个屋子都变暖和的?
生:由冷的地方传到热的地方。
生:热的空气上去,冷的空气下来。
师:是不是这样呢?老师准备了香,怎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暖气片使整个屋子变暖的过程。
生:点燃香,然后放在暖气片的上方。
师:怎样证明热在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呢?
生:把点燃的香放在暖气片的上方,烟会向上飘,说明热是向上传递的。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把烟放在暖气片的旁边,看看烟会向哪儿飘?
师:你猜会向哪儿飘?
生:向暖气片飘。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试一试。请两名学生到暖气片附近演示,其中一个同学把香放在暖气片上方,另一个放在暖气片的一侧,其他同学当观察员。
师:同学们看暖气片上方的烟是往哪儿飘的?一侧的烟是往哪儿飘的?
生:暖气片上方的烟是往上飘的,一侧的烟是往暖气片的方向飘的。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暖气片周围的空气受热向上飘,远处的冷空气又流过来。
师:那么暖气使整个屋子变暖就是这个道理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演示)暖气周围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又被加热,这样就形成了气体上升下降的相互流动,也就是说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方式也是对流。
三、生活中的应用。
师:其实对流这种传热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在煮稀饭时妈妈通常会怎么做?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搅一搅。使稀饭热得更快些。
师:也就是加快稀饭的对流。生炉子时人们为了使炉火更旺通常会怎么做?
生:捅一捅。
师:这样做是什么道理?
生:加快空气的对流。
师:对。那么谁能举出其它的例子?
生:空调。
师: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真棒!
四、拓展活动。
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热在水和空气中都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那么太阳的热是怎样传到地球上的呢?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查阅资料进行研究。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上册21 沸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上册21 沸腾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五年级上册20 蒸发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上册20 蒸发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21 谁热得快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1 谁热得快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