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教案01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教案0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教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Q

    过山车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娱乐游戏,那种风驰电掣、有惊无险的快感令不少人着迷.实际上,过山车运动包含了许多数学、物理学原理,人们在设计过山车时巧妙地运用了这些原理.过山车的铁轨是两条平行、起伏的轨道,你能感受到过山车中的平行吗?那么两条直线的平行用什么来刻画呢?

    X

    1两条直线平行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其斜率分别为k1k2,有l1l2k1k2

    [归纳总结] (1)当直线l1直线l2时,可能它们的斜率都存在且相等,也可能斜率都不存在.

    (2)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k1k2,当k1k2时,l1l2l1l2重合.

    (3)对于不重合的直线l1l2,其倾斜角分别为αβ,有l1l2αβ

    2两条直线垂直

    如果两条直线都有斜率,且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__1__;如果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那么它们__互相垂直__

    [归纳总结] 当直线l1直线l2时,可能它们的斜率都存在且乘积为定值-1,也可能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而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较大的倾斜角总是等于较小倾斜角与直角的和.

    (1)平行:倾斜角相同,所过的点不同;

    (2)重合:倾斜角相同,所过的点相同;

    (3)相交:倾斜角不同;

    (4)垂直:倾斜角相差90°

    Y

    1.已知直线l1l2,直线l2的斜率k23,则直线l1的斜率k1等于( B )

    A.可能不存在      B3

    C  D.-

    [解析] 直线l1l2,且l1l2的斜率存在,k1k23

    2已知直线l1的斜率k12,直线l2的斜率k2=-,则l1l2( B )

    A.平行   B.垂直  

    C.重合   D.异面

    [解析] k12k2=-k1·k2=-1l1l2

    H

    命题方向1 两直线平行关系的判断与应用

    典例1 根据下列给定的条件,判断直线l1与直线l2是否平行.

    (1)l1经过点A(21)B(35)l2经过C(3,-3)D(8,-7)

    (2)l1的倾斜角为60°l2经过M(1)N(2,-2)

    (3)l1平行于y轴,l2经过P(0,-2)Q(05)

    (4)l1经过E(01)F(2,-1)l2经过G(34)H(23)

    [思路分析] 根据所给条件求出两直线的斜率,根据斜率是否相等进行判断,要注意斜率不存在及两直线重合的情况.

    [解析] (1)由题意知,k1=-k2=-,所以l1l2重合或平行.

    需进一步研究ABCD四点是否共线.

    k BC=-

    ABCD四点不共线.l1l2

    (2)由题意知,k1tan60°k2

    因为k1k2,所以,l1l2l1l2重合.

    (3)由题意知,l1的斜率不存在,且不是y轴,l2的斜率也不存在,恰好是y轴,所以l1l2

    (4)由题意知,k11k21,所以l1l2重合或平行,需进一步研究EFGH四点是否共线.

    k FG1EFGH四点共线.

    l1l2不平行.

     

    『规律方法』 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应首先看两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即看两点的横坐标是否相等,若存在再看斜率是否相等.

    〔跟踪练习1 

    已知直线l1过点A(11)B(2,-1),直线l2过点C(10)D(0,-2),试判断直线l1l2的位置关系.

    [解析] 直线l1的斜率k12,直线l2的斜率k22k1k2

    k BC,所以ABCD四点不共线,即l1l2.

    命题方向2 两条直线垂直关系的判断与应用

    典例2 判断下列各题中的直线l1l2是否垂直:

    (1)l1经过点A(1,-2)B(12)l2经过点P(2,-1)Q(21)

    (2)l2经过点A(34)B(36)l2经过点P(520)Q(520)

    (3)l1经过点A(2,-3)B(11)l2经过点C(0,-1)D(42)

    [解析] (1)直线l1的斜率k12,直线l2的斜率k2,因为k1·k21,所以l1l2不垂直.

    (2)直线l1的斜率不存在,直线l2的斜率k20,所以l1l2

    (3)直线l1的斜率k1=-,直线l2的斜率k2,因为k1·k2=-1,所以l1l2

     

    『规律方法』 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条件:

    (1)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且它们的积为-1,则两条直线一定垂直;

    (2)两条直线中,如果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同时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垂直.

    〔跟踪练习2 

    已知四点A(42)B(6,-4)C(126)D(212),则下面四个结论:ABCDABCDACBDACBD,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B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直线ABCDBDAC的斜率都存在,因为k AB=-k CD=-k ACk BD=-4,所以k ABk CDk AC· k BD=-1,即ABCDACBD

    Y  考虑问题不周到,忽略特殊情形致误

    典例3 已知直线l1经过点A(3a)B(a23),直线l2经过点C(23)D(1a2),若l1l2,求a的值.

    [错解] l1l2k1·k2=-1k1k2,得·=-1,解得a0

    [错因分析] 只有在两条直线斜率都存在的情况下,才有l1l2k1·k2=-1,还有一条直线斜率为0,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也要考虑.

    [正解] 由题意知l2的斜率一定存在,l2的斜率则可能为0,下面对a进行讨论.

    k20时,a5,此时k1不存在,所以两直线垂直.

    k20时,由k1·k2=-1,得a0

    所以a的值为05

    〔跟踪练习3 

    给出下列结论:

    已知A(11)BC(42),则直线ABBC平行;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线l1l2满足,l1x轴平行,l2y轴平行,则两直线斜率之积等于-1

    l1l2,且l1l2的斜率分别为k1k2,则k1k2

    若两直线斜率之积等于-1,则两直线垂直.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错解] ①②③④

    [错因分析] 两直线平行与两直线斜率相等不等价;

    两直线垂直与两直线斜率之积等于-1,不等价;

    k ABk AC,则ABC三点共线.

    [正解] ③④

    A BC三点共线;

    l2斜率不存在.

    X  分类讨论思想

    当直线上的点的坐标中含有未知参数时,参数取值的变化会导致直线位置关系的变化,处理问题时要根据参数的取值作分类讨论,分别考虑直线斜率存在与不存在两种情况.

    典例4 已知直线l1经过点A(3a)B(a12),直线l2经过点C(12)D(2a2).若l1l2,求a的值.

    [分析] 由直线垂直的条件求解,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解析] 设直线l2的斜率为k2,则k2=-

    a4时,l1的斜率不存在,k2=-,不符合题意;

    a4时,l1的斜率存在,此时k1

    k1·k2=-1,得-·=-1

    解得a3a=-4

    a3a=-4时,l1l2

    〔跟踪练习4 

    已知A(21)B(1m)C(13),若ABC为直角三角形,则m的值为__1或-__

    [解析] 画出AC两点,由于BC两点横坐标都是-1,所以C不可能为直角.

    B为直角时,由于BC两点横坐标相同,故AB两点纵坐标相等,可得m1

    A为直角时,由k AC·k AB·(m1)=-1

    m=-.故答案为1或-

    K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

    若两直线斜率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l1l2,则k1k2

    若两直线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则两直线相交;

    若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则两直线平行.

    A1个    B2个   

    C3个    D4

    [解析] k1k2时,l1l2平行或重合,故不正确;当l1l2时,也可能两直线的斜率均不存在,故不正确;两直线的倾斜角不相等,则一定相交,故正确;两直线也可能重合,故不正确,故选A

    2已知直线l1的斜率为al2l1,则l2的斜率为( D )

    A  B.-

    Ca  D.-或不存在

    [解析] a0时,l2斜率不存在

    a0时,l2斜率为-,故选D

    3.已知长方形ABCD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1)B(10)C(32),则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__(23)__.

    [解析] 设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xy)

    ADCDADBC

    k AD·k CD=-1,且k ADk BC

    解得

    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23)

    4判断下列各对直线是平行还是垂直:

    (1)l1经过点A(01)B(10)l2经过点M(13)N(20)

    (2)l1经过点A(1,-2)B(12)l2经过点M(2,-1)N(0,-2)

    (3)l1经过点A(13)B(1,-4)l2经过点M(21)N(23)

    (4)l1经过点A(32)B(3,-1)l2经过点M(11)N(21)

    [解析] (1)k1=-1

    k2=-1k1k2

    k AM=-2k1l1l2

    (2)k12k2=-

    k1k2=-1.l1l2

    (3)l1的斜率不存在,l2的斜率也不存在,画出图形,如右图所示,则l1x轴,l2x轴,l1l2

    (4)l1的斜率不存在,k20,画出图形,如下图所示

    l1x轴,l2y轴,l1l2

    5已知A(43)B(25)C(63)D(30)四点,若顺次连接ABCD四点,试判定图形ABCD的形状.

    [思路分析] 先由图形判断四边形各边的关系,猜测四边形的形状,再由斜率之间的关系完成证明.

    [解析] 由题意知ABCD四点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如右图

    由斜率公式可得

    k AB

    k CD

    k AD=-3

    k BC=-

    所以k ABk CD,由图可知ABCD不重合

    所以ABCD,由k ADk BC,所以ADBC不平行.

    又因为k AB·k AD×(3)=-1

    所以ABAD故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

    相关教案

    必修2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必修2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共1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应用讲例,解答故事“魔术师的地毯”的问题,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知识结构分析,课标的分析,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重点,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