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交变电流2 交变电流的描述第2课时课时训练
展开一、单选题
1.(2020·河北唐山检测)两只相同的电阻,分别通以正弦波形的交流电和方波形的交流电,两种交流电的最大值相等,且周期相等(如图甲、乙所示).在正弦波形交流电的一个周期内,正弦波形的交流电在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为Q1,其与方波形交流电在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Q2之比Q1∶Q2等于 ( )
A.1∶1 B.2∶1
C.1∶2 D.4∶3
【答案】C
【解析】设两种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Im.对于正弦波形电流,其有效值I1=,对于方波形电流,其有效值I2=Im.根据焦耳定律Q=I2RT,得Q1∶Q2=∶=1∶2,选项C正确.
故选D。
2. 如图所示为一交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每个周期内,前三分之一周期的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后三分之二周期的电压恒定.根据图中数据可得,此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 ( )
A.7.5 V B.8 V C.2 V D.3 V
【答案】C
【解析】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有·+·=T,解得U=2 V,C项正确.
故选C。
3.一个边长为6 cm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电阻为0.36 Ω.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 )
A.×10-5 A B.×10-5 A
C.×10-5 A D.×10-5 A
【答案】B
【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欧姆定律可得0~3 s内产生的感应电流I1=2×10-5 A,3~5 s内产生的感应电流I2=3×10-5 A,且与0~3 s内方向相反,于是可作出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有效值的定义得Rt1+Rt2=I2Rt,代入数据可得I=×10-5 A,选项B正确.
故选B。
4.如图所示为一个经双可控硅调节后加在电灯上的电压,正弦交流电的每一个二分之一周期中,前面四分之一周期被截去.现在电灯上电压的有效值为 ( )
- Um B. C. D.
【答案】 D
【解析】 从u-t图象上看,每个周期正弦波形的有效值U1=,根据有效值的定义:T=××2+0,解得:U=,选项D正确.
故选D。
二、多选题
5.(多选)(2019·贵州安顺市适应性监测(三))风电是一种清洁、绿色的可再生能源,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图甲为风力发电的简易模型,在风力作用下,风叶带动与杆固连的永磁铁转动,磁铁下方的线圈与电压传感器相连.在某一风速时,传感器显示如图乙所示,则( )
A.磁铁的转速为10 r/s
B.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6 V
C.交变电流的电压表达式为u=12sin 5πt(V)
D.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答案】BC
【解析】电压的周期为T=0.4 s,故磁铁的转速为n=2.5 r/s,f=2.5 Hz,故A、D错误;通过题图乙可知电压的最大值为12 V,故有效值U== V=6 V,故B正确;周期T=0.4 s,故ω== rad/s=5π rad/s,故电压的表达式为u=12sin 5πt(V),故C正确.
故选BC。
6.(多选)(2019·云南昆明市4月教学质量检测)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原线圈的输入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D为理想二极管,R为电阻箱,当电阻箱阻值R=11 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线圈的输入电压频率为50 Hz
B.电阻箱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11 V
C.电阻箱R消耗的功率为22 W
D.若电阻箱R阻值变小,原线圈中的电流变小
【答案】AC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T=0.02 s,f== Hz=50 Hz,故A正确;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U1= V=220 V,由变压比可知,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22 V,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由电流的热效应可知,T=·,解得:UR=11 V,故B错误;PR== W=22 W,故C正确;若电阻箱R阻值变小,由于原线圈电压不变和变压器匝数比不变,所以副线圈的电压不变,所以副线圈中的电流变大,则原线圈中的电流变大,故D错误.
故选AC。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4 电磁波谱第4课时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4 电磁波谱第4课时课后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2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2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课时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3 变压器第3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3 变压器第3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