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蛔虫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理解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4、认识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呼吸等生理活动。
5、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6、了解蚯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尝试观察、实验等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提高同学们分析、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小动物建立感情,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呼吸等生理活动。
教学难点:尝试观察、实验等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提高同学们分析、探究的能力。
学情分析:蛔虫和蚯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较熟悉的动物,但对其形态结构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不了解。教学中,要注重于现实生活的联系,尽可能利用图片、视频、标本和实物等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创造条件,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和探究等活动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方法一】想一想,议一议
你听说过蛔虫病吗?为什么儿童容易得蛔虫病?为什么要讲究“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个人卫生习惯?
【方法二】复习回忆导入新课法。
回忆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和主要特征,再引出蛔虫和蚯蚓也具有类似形态,但分别属于不同的动物类型,又是为什么呢?
二、新授
主题一:线形动物
【自主学习】
1.类别:自由生活的 ;
寄生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线形动物 器官简单,但 器官特别发达,适应寄生生活。
3.主要特征:
①身体细长,呈
②体表有 (起保护作用。)
③有口 。
4、与人类的关系:有的有害,如蛔虫可以引起人患蛔虫病;有的有益,如 是人类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的重要实验物。
【合作探究】
1、 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刀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刀和案板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
2、 请说一说:蛔虫有哪些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呢,人感染蛔虫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蛔虫病呢?
教师点评提醒:
1、小肠内的消化液能消化食物但不能消化蛔虫的原因是——蛔虫的体表具有角质层,能够有效保护蛔虫。
2、在蛔虫口的周围有3片唇,适于吸附在寄主的肠壁上,这也是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之一。
主题二:环节动物
【自主学习】
1、代表动物——蚯蚓
(1)体形:身体呈 形,由许多 构成。
(2)环带:靠近身体的 。
(3)运动:通过 和 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4)呼吸:依靠 完成。蚯蚓的体壁可以分泌 ,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 ,氧气先溶于 里,然后进入体壁的 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其他环节动物
(1) (2)
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①身体呈 ,由许多相似的______组成
②靠 或 辅助运动。
4、与人类的关系
(1)沙蚕可以作为鱼、虾、蟹的 。
(2)利用蛭的唾液提取 ,生产 药物。
(3)蚯蚓能够 、提高 ,还是优良的 。
教师点评提醒:
(2) 判断蚯蚓前后端的关键:环带的位置。
(3) 身体分节的动物不等于环节动物,如虾、蟹的身体也分节,但是它们不是环节动物,而是节肢动物。(下节学习)
【合作探究】
1、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蚯蚓的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2、如果把蚯蚓放在干燥的沙土中,将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
活动一: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教师活动:1.引导同学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思考: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
2.提出问题:如何区分蚯蚓的前后端,背腹面和左右侧?
学生活动:1.通过利用生活经验和教师展示的“吸管模拟身体分节在运动中作用”,
得出结论二:蚯蚓身体分节使运动灵活。
2.通过观察实物,发现成熟的蚯蚓有环带,靠近环带的是前端,远离环带的是后
端;发现背腹体色不同,颜色深的是背面,颜色浅的是腹面。
得出结论三:蚯蚓身体呈两侧对称。
活动二:探究蚯蚓的运动
教师活动:1.引导同学触摸蚯蚓腹面,并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思考:刚毛的作用是什么?
2.提出问题:比较蚯蚓在平滑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和粗糙纸面上的运动速度,哪
个快哪个慢,为什么?
3.基于以上两点,引出蚯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认识到蚯蚓在生态系统中扮
演了“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双重身份。
学生活动:1.分享自己触摸的感觉:粗糙不平。观看视频和分析蚯蚓身体的纵向解剖图,
得出结论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肌肉提供运动的动力,刚毛
起支撑和固定身体的作用。
2.两人一组,一人把蚯蚓放在培养皿中(平滑玻璃板),一人把蚯蚓放在课本上
(粗糙纸面上),对比两者的运动速度。
得出结论五: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的运动速度要比在平滑玻璃板上的快,因为摩擦
力大,有利于蚯蚓发挥刚毛支撑和固定身体的作用。
3.认同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扮演。
活动三:探究蚯蚓的呼吸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再次触摸蚯蚓体表,并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思考:蚯蚓如何完成
呼吸?
学生活动:1.分享感受:湿湿的、黏黏的。说明蚯蚓体表会分泌黏液,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
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称为体壁呼吸。
得出结论六: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感情升华:通过学习蚯蚓的呼吸,了解到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避免它窒息而死,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并建立起爱护蚯蚓的意识。
活动四:蚯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师活动:搜集并展示蚯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资料,引导学生总结要点。
学生活动:总结出蚯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蚯蚓的生态价值。
2)蚯蚓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3)利用蚯蚓处理废料垃圾。
4)蚯蚓入药,称为“地龙”。
5)作为水质污染情况的指示生物。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分享这节课的收获,再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2.开展课堂练习。
学生活动:1.自主分享今天的收获,共同完成本节课知识要点的总结。
2.课堂练习,巩固运用。
三、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练习:
1、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 ()
A.有口无肛门 B.有小肠大肠
C.有口有肛门 D.有肛门无口
2.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
A.早晚刷牙、洗脸
B.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D.不随地大便
3.下列一组动物中,全是环节动物的是( )
A.蚯蚓、草履虫、蝗虫 B.蚯蚓、水蛭、沙蚕
C.珊瑚、变形虫、蚯蚓 D.海蜇、蜘蛛蟹、沙蚕
4.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能经常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 D )
A.适应水中生活 B.进行生殖
C.适应穴居 D.进行呼吸作用
5.区分蚯蚓前端和后端的正确方法是( )
A.环带靠近前端 B.环带靠近后端
C.有刚毛的一面 D.无刚毛的一面
6、下图是蚯蚓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生活在富含 的湿润的土壤中,通过 和 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 组成。图甲中的1是 ,靠近身体的 端。
(3)由图乙可以看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 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 ,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溶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 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 排出。
四、课堂小结:
体表有
蛔 消化管的结构
发达
线 虫 没有专门的 器官
线 形
形 动 主要 身体细长,呈
动 物 特征 体表有
物 有口
和
环 环带:靠近身体
节 环 蚯蚓 呼吸:依靠湿润的
动 节 运动:依靠
物 动 身体分节
物
身体呈 ,由许多彼此相似的 组成;
主要
特征 靠 辅助运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共2页。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生预习·教师导学,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学生展示·教师激励,学生探究·教师引领,学生达标·教师测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练习巩固,课堂小结,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