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4课 草原人家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课 题: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四课 草原人家 [第二课时] 现代化的牧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从澳大利亚的现代化的牧业入手,体会牧民们如何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安排生产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区特色。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和描述澳大利亚适合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通过与马塞人和澳大利亚牧民牧业生产的差异的对比,感受澳大利亚现代化的牧业这一最大特色。并进一步分析总结得出澳大利亚现代化牧业发达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澳大利亚现代化的牧业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感受牧民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澳大利亚现代化牧业中人们生产和生活特色。并在于马赛人传统牧业的对比中进一步分析总结得出澳大利亚现代化牧业发达的自然和社会原因。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利用地图和图表获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和描述澳大利亚适合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和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法 利用景观图,地图,歌曲,文字材料等来创设合适的生动直观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合作探究法 目的在于建立有利于意义构建的外部学习环境。围绕本课难点,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
3、比较发现法 在重点突破中通过阅读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现代化牧场和传统牧场的差异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原因。这不仅是方法也是种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前收集澳大利亚主要自然风光图片,了解当地的主要原有动物,搜集美利奴羊的生活习性。
教师准备:收集澳大利亚注重草原保护的材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顺口溜):
独占大陆临两洋;资源丰富工业强。动物肚皮长口袋;遍地牛羊长得壮。
活动1、令人费解的题?
18世纪后期引进美利奴羊,19世纪20年代,绵羊数量达到6000万只之巨,当今约1.5亿只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为什么能养这么多的羊呢?
面积769万平方千米,人口2250万,2.9人/平方千米 地广人稀
谁来养这么多的羊呢?
活动2、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
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的位置图
1、澳大利亚在世界的位置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2、澳大利亚的地形和年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地形特点:西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东部山地,地势上总体比较平坦。
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形式,即从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和西部沿海减少。
3、澳大利亚的气候
说说澳大利亚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哪里?
气候:东南沿海温暖湿润(最好)、其他大部分地区:以热带草原、亚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比较干热(有大片的沙漠和草原)
对比3-53和3-54,说一说澳大利亚的牧羊带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牧羊带与降水分布基本吻合,也大致由呈半环状由北、东南部沿海向内陆逐渐过渡,北部养牛,南部养羊。
活动3、澳大利亚气候分布与牧业关系
由于南回归线穿越大陆中部使得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多样,具有热带到温带的气候类型。并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分布。
降水量的分布也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形式,从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和西部沿海减少,致使牧羊带与降水带基本吻合,大致呈半环状分布。
归纳总结:
1.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地处中低纬度区。
澳大利亚气候比较干热,近70%的土地是干旱地,气温大致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北、东、南三面沿海地区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是澳大利亚的湿润区;降水呈半环状由沿海向内陆地区减少;内陆是干旱的沙漠气候。
畜牧带与降水分布基本吻合,也大致由呈半环状由北、东南部沿海向内陆逐渐过渡,北部养牛,南部养羊。
3.养羊业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为300---700毫米的热带以南地区,因为这一区域水草丰足。北部地区因为气温高,不适合养羊,发展成肉牛生产区。
活动4、羊比人多
出示:粗放牧羊带的牧场和绵羊和小麦混合经营的牧场
澳大利亚的绵羊为什么与小麦混合经营?
一些农场在放牧养群的同时也种植小麦和牧草,小麦和牧草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而且还可以作为饲料。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放牧养群,养粪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出示材料:澳大利亚国土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约2250万,羊1.5亿左右,澳大利亚原本没有一只羊。十八世纪后期,欧洲移民第一次带去了29只绵羊。但它们无法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没能存活下来,1797年,英国的另一批移民带来了美利奴羊,由于这里草原良好,气候干燥,很快适应生活并迅速发展和繁衍。现在澳大利亚是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活动4、澳大利亚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机械化)
出示材料:
1、国际上许多上等的毛质服装都是用美利奴羊的羊毛制成的
2、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机械化)
3、澳大利亚牧业现代化机器
出示材料:澳大利亚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首次不用剪刀剪羊毛的新技术。应用这种方法,一只羊每年可自剪三次羊毛。这项新技术叫做“生物剪羊毛术”。主要是应用一种天然产生的蛋白质,可以使羊毛在一定时间内脱落。先给要剪的羊接种一定剂量所发明的天然的生物蛋白, 然后在羊身上罩上一只适合其身材大小的“发网”,一周以后,所接种的生物蛋白,就会在羊的皮层起化学作用,可使羊身上的羊毛纤维全部自动地脱落下来。这时的羊就好像人刚从脱去的外套里走出来似的。
羊在羊毛脱落掉以后,只需一天时间,体内原先的蛋白即可恢复正常,又开始重新长出羊毛。
澳大利亚牧业最突出的特点:机械化程度非常高
澳大利亚畜牧业为什么能迅速发展?
1、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资源、地理位置等
2、先进的科技与现代的农业机械,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的研究与技术的应用
结论:澳大利亚牧场的最突出特点是:机械化程度非常高
活动5、澳大利亚知多少
澳大利亚人民很好地利用了草原这有利条件,和谐地发展了畜牧业。请问:你对澳大利亚还有其他了解吗?
(1)土地面积为大洋洲第一,世界第六。
(2)处在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3)有许多珍奇的动植物,如桉树、鸭嘴兽、袋鼠、考拉熊等。
(4)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被成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5)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首都,被称为“大洋洲的花园”。
(6)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有著名的悉尼歌剧院,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地。
课堂小结
一个国家在选择发展道路时,要根据自己生存区域的自然环境,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不管是澳大利亚的牧民还是马赛族的牧民,他们的生活、生产都与广阔的大草原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他们深深热爱着养育自己的土地,希望通过对这片草地的建设来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生活,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当堂检测
1、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 )
A、美国 B、蒙古 C、澳大利亚 D、土耳其
2、澳大利亚牧场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完全采用人工生产劳动方式 B、需要的劳动力很多
C、牧民的生活采用游牧生活方式 D、机械化程度非常高
3、澳大利亚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是( )
A、先进的科技和现代化的农业机械 B、草原平坦辽阔
C、劳动力少 D、气候干旱
4、澳大利亚的牧业集中分布在( )
A、东部沿海的草原上 B、东北部的沿海地区
C、大分水岭地区 D、中部和西南部的草原上
5、澳大利亚的首都是( )
A、悉尼 B、堪培拉 C、墨尔本 D、珀斯
6、读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洋,B 洋,C 线。
(2)澳大利亚的 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国属于
国家
(3)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它为什么能保持长盛不衰?
自然条件:澳大利亚气候干热,草原平坦辽阔。
原因:澳大利亚已实现了工业化,工业为养羊业提供了机械,所以澳大利亚养羊业机械化程度高,不会因缺少人手而衰落。
板书设计
大牧场放牧业(以澳大利亚为例)
(决定) (影响)
一、自然环境 二、生产方式 三、生活习俗
1、地理位置 1、牧羊带的分布
2、地形 2、发达的农业科技
3、气候 3、羊毛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和图册相应练习;
2、展示澳大利亚《飞机在巡逻牛群》《减羊毛》图片,与《马赛人的在放牧》做比较,提问,两组图片中人们在劳动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从中得出澳大利亚牧业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并结合所学,谈谈形成澳大利亚现代化的牧业的自然和社会原因?
教后反思:
2020-2021学年第二框 现代化的牧场优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框 现代化的牧场优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生特征分析,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第一框 逐水草而居精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第一框 逐水草而居精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二框 现代化的牧场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框 现代化的牧场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段落,侧重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