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七章 压强第一节 压 强课堂检测
展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甲、乙两个正方体(V甲
②甲和乙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
③甲和乙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
④甲和乙未切之前对地面的压力关系是F甲>F乙
A. 只有②正确B. 只有①②正确
C. 只有②③正确D. 只有①③④正确
铁块和小桌静止在海绵上,如图甲所示.撤掉小桌后,铁块再次静止在海绵上,如图乙所示.铁块的质量是600 g,铁块的底面积是20 cm2,小桌的质量是200 g,桌面的面积是81 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N/kg) ( )
A. 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小桌对海绵的压强大
B. 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小桌对海绵的压强小
C. 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图乙中铁块对海绵的压强大
D. 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图乙中铁块对海绵的压强小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A
A. 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B. 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
C. A的质量一定小于B的质量D. 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
如图,实心圆柱体甲、乙、丙、丁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大小关系为h甲=h乙=h丁
C. p乙>p甲=p丙>p丁D. p丙>p甲=p乙>p丁
下列实验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逃生锤的头很尖B. 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 盲道上有凸起D. 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甲、乙两种物质,他们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边长比为1:2的正方体A和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为( )
A. 1:4B. 4:1C. 1:8D. 8:1
由公式p=FS可以知道 ( )
A. 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 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C.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大
D.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内壁光滑的竖直圆筒,筒底固定一根弹簧。将一小球放置在弹簧上,静止时位于A点(如图乙)。现将小球下压至B点,并用此处的装置锁定(如图丙)。解锁后,小球向上弹出筒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小于图丙中对桌面的压力
②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图丙中对桌面的压力
③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变大
④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A. ①和③B. ①和④C. ②和③D. ②和④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逃生锤的锤头很尖
B. 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 盲道上有凸起
D. 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两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 )
A. ρ甲>ρ乙,Δm甲>Δm乙B. ρ甲<ρ乙,Δm甲>Δm乙
C. ρ甲<ρ乙,Δm甲<Δm乙D. ρ甲>ρ乙,Δm甲<Δm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如图,物体与墙的接触面积为0.2m2,某人用200N的力将重为300N的物体压在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墙的压力为______N,对墙的压强是______Pa,物体受到墙对它的摩擦力为______N。
如图1所示,钢制的圆柱展示台底面积S=1 dm2,另一个为钢制的圆台零件,上底面积S1=3 dm2,下底面积S2=12 dm2。把零件分别按图2和图3所示的方式静置在展示台上,两物体的轴在同一直线上。图2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图3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F1 F2,p1 p2。(均填“>”“=”或“<”)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5,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
一个正方体物块重10 N,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N。若物块的边长为10 cm,则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a。如果把正方体物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下的一半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a。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请在图中画出跳水运动员对跳板压力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是运动员百米赛跑时的情景,请画出他的右脚对地面的作用力的示意图.(O点是力的作用点)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物品在水平桌面上进行探究.
(1)实验中用________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2)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图丙和图________,可以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本实验还采用了________法.
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__________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并叙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质量为120t的特大平板卡车缓慢地匀速行驶,把质量为480t火箭及其配件运往发射基地.若水平路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5Pa,平板卡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9m2,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特大平板卡车和火箭及其配件总重的0.25倍.(g取10N.kg)求:
(1)装有火箭及其配件的特大平板卡车对路面的压力是多大?
(2)为了防止行驶过程中损坏路面,装有火箭及其配件的特大平板卡车的车轮最少要有多少个?
如图所示,置于海绵上的木块,高为0.05m,底面积为0.02m2,质量为0.6kg,g取10N/kg,求:
(1)木块的重力大小;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对海绵的压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略
2.【答案】A
【解析】 解析: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p1=F1S1=G1S1=m1gS1=600×10-3kg×10N/kg20×10-4m2=3×103Pa,小桌对海绵的压强p2=F2S2=G1+G2S2=(m1+m2)gS2=(600×10-3kg+200×10-3kg)×10N/kg81×10-4m2≈1×103Pa,图甲中铁块对小桌和图乙中铁块对海绵的压力相等,都等于铁块所受的重力,图甲中小桌和图乙中海绵的受力面积相等,都等于铁块的底面积,故图乙中铁块对海绵的压强等于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即p3=p1=3×103 Pa,则p1=p3>p2,故选A.
3.【答案】A
【解析】略
4.【答案】D
【解析】略
5.【答案】B
【解析】略
6.【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ρ甲=m甲V甲=8g1cm3=8g/cm3,
p乙=m乙V乙=2g2cm3=1g/cm3,
则ρ甲ρ乙=8g/cm31g/cm3=81。
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FS=GS=mgS=ρVgS=ρSLgS=ρgL,
甲、乙两物体的边长之比为1:2,
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p甲p乙=ρ甲L甲gρ乙L乙g=ρ甲L甲ρ乙L乙=ρ甲ρ乙⋅L甲L乙=81×12=41。
7.【答案】D
【解析】略
8.【答案】D
【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图乙、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圆筒、弹簧和小球的总重力,故①错误、②正确;解锁后,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重力小于弹力时,合力向上,小球速度越来越大;随着弹簧慢慢恢复原长,弹力逐渐减小,当弹力与重力相等时,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弹力小于重力时,合力向下,小球速度变小,故③错误、④正确。故D选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略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是典型的柱状固体的压强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用压强计算式p=FS和p=ρgh(适用于实心柱体对支撑面的压强)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S=GS=mgS=ρVgS=ρShgS=ρgh
切割之前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p甲=p乙,即ρ甲gh甲=ρ乙gh乙,
由图可知,h甲
(2)由图知S甲所以由F=pS可知,切割之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甲
所以,切割之前,m甲
则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剩=m乙剩-----------②
所以由①②可知,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故D正确,A错误。
故选:D。
11.【答案】200 1000 300
【解析】解:用200N的力将重为300N的物体压在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墙的压力为200N;物体对墙的压强为p=FS=200N0.2m2=1000Pa;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G=300N。
故答案为:200;1000;300。
物体对墙的压力等于物体垂直作用在墙上的力;根据公式p=FS可求物体对墙的压强;物体受到墙对它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根据二力平衡分析摩擦力的大小。
本题考查压力、压强和摩擦力的计算,难点是知道压力指的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12.【答案】= =
【解析】略
13.【答案】3:5 6:5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运用压强公式根据已知比例进行数学推导的能力。
根据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产生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求出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再依据压强公式p=FS可以得出压强之比。
【解答】
(1)∵两个物体在水平桌面上,
∴F=G
∴F甲:F乙=G甲:G乙=m甲:m乙=3:5;
(2)∵S甲:S乙=1:2
∴p甲p乙=F甲S甲F乙S乙=F甲F乙×S乙S甲=35×21=65=6:5。
14.【答案】10 1000 1000
【解析】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10 N;物块边长为10 cm,则底面积S=10 cm×10 cm=100 cm2=0.01 m2,根据公式p=FS可知,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FS=10N0.01m2=
1000Pa;把正方体物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物块对桌面的压力减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半,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仍为1000 Pa。
15.【答案】
【解析】略
16.【答案】
【解析】略
17.【答案】(1)海绵凹陷程度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 (3)控制变量
【解析】略
18.【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丙
(4)不正确,因为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解析】略
19.【答案】解:(1)卡车对路面的压力:
F压=mg=(m1+m2)g=(480+120)×103kg×10N/kg=6×106N;
(2)由p=FS可得: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
S=F压p=6×106N8×105Pa=7.5m2,
则装有火箭及其配件的特大平板卡车车轮的最少个数:
n=SS1=≈83.3个,
即特大平板卡的车轮最少要有84个.
答:(1)装有火箭及其配件的特大平板卡车对路面的压力是6×106N;
(2)装有火箭及其配件的特大平板卡车的车轮最少要有84个.
【解析】(1)根据卡车的质量和火箭及其配件质量可分别求出其重力,此时特大平板卡车对路面的压力即为二者重力之和;
(2)根据平板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9m2;利用压强公式变形可求得大平板车卡车的车轮个数n.
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应用压强公式及其变形公式、G=mg可以解题,关键的是公式的灵活运用和注意计算结果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20.【答案】解:(1)木块的重力:
G=mg=0.6kg×10N/kg=6N;
(2)木块的体积V=Sh=0.02m2×0.05m=0.001m3,
木块的密度:ρ=mV=×103kg/m3;
(3)木块对海绵的压力:F=G=6N,
木块对海绵的压强:
p=FS=6N0.02m2=300Pa。
答:(1)木块的重力为6N;
(2)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3)木块对海绵的压强为300Pa。
【解析】(1)根据G=mg求出木块的重力;
(2)求出木块的体积,根据ρ=mV求出木块的密度;
(3)木块对海绵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根据p=FS求出木块对海绵的压强。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力、密度、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压 强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压 强综合训练题,共7页。
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功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功同步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0×103kg/m3),【答案】A,【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简单机械 功第二节 滑 轮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简单机械 功第二节 滑 轮随堂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C,【答案】D,【答案】B,【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