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教案选修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1844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教案选修4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1844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教案选修4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1844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节 原电池教学设计
展开[课标要求]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正确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3.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1.原电池构成“三条件”:
(1)正、负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
2.原电池正、负极判断“四方法”:
(1)负极:①活泼性较强的金属;②电子流出的一极;③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④阴离子移向的一极。
(2)正极:①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碳棒);②电子流入的一极;③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④阳离子移向的一极。
1.原电池
(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实质:利用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构成条件。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回路;
④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装置 示意图 | ||
现象 | 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有红色物质生成,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 |
电极 | Zn电极 | Cu电极 |
电极名称 | 负极 | 正极 |
得失电子 | 失电子 | 得电子 |
电子流向 | 流出 | 流入 |
反应类型 | 氧化反应 | 还原反应 |
电极反应式 | Zn-2e-===Zn2+ | Cu2++2e-===Cu |
总反应式 | Zn+Cu2+===Zn2++Cu |
|
锌铜原电池装置如下
[问题思考]
1.锌铜原电池中正、负极材料是什么?写出正、负极反应式。
提示:Zn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2.原电池装置中,盐桥中离子移动的方向是什么?
提示:盐桥中的Cl-移向负极(ZnSO4溶液),K+移向正极(CuSO4溶液)。
3.原电池装置中,盐桥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①形成闭合回路;②保持溶液中电荷守恒,使电池反应能持续发生。
1.原电池工作原理
(1)原理图示
(2)电极名称与反应类型:
正极→还原反应;负极→氧化反应。
(3)电子流向:负极→正极。
(4)电流方向:正极→负极。
(5)离子流向: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
2.带盐桥原电池装置中两个“半电池”
以锌铜原电池为例,如图
(1)ZnZnSO4半电池:在ZnSO4溶液中,锌片逐渐溶解,即Zn被氧化,锌原子失去电子,形成Zn2+进入溶液,即Zn-2e-===Zn2+;从锌片上释放出的电子,经过导线流向铜片。
(2)CuCuSO4半电池:CuSO4溶液中的Cu2+从铜片上得到电子,还原为铜单质并沉积在铜片上,即Cu2++2e-===Cu。
(3)盐桥的作用: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Cl-会移向ZnSO4溶液,K+移向CuSO4溶液,使两溶液均保持电中性。当取出盐桥后,形成断路,反应停止。
1.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解析:选D 酒精为非电解质,A错误;选项B中未使用盐桥,没有形成闭合回路;C项中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不能形成原电池。依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可知D正确。
2.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表流向铜电极
B.盐桥中的阴离子向CuSO4溶液中迁移
C.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e-===H2↑
解析:选A 该原电池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Zn电极流向Cu电极,A项正确,C、D两项错误;因电子由Zn电极流向Cu电极,则铜电极反应是Cu2++2e-===Cu,所以盐桥中的阳离子向CuSO4溶液中迁移,阴离子向ZnSO4溶液中迁移,B项错误。
3.如图所示是Zn和Cu组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
①Cu为负极,Zn为正极
②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③SO向Cu极移动
④若有0.5 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 mol气体
⑤正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
⑥电子的流向:Cu→Zn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④
解析:选D 锌和铜组成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故①错误;铜为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故②正确;SO向锌极移动,故③错误;当有2 mol电子转移时,生成1 mol氢气,所以当有0.5 mol电子转移时,生成0.25 mol氢气,故④正确;铜为正极,H+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⑤错误;电子从锌电极经过导线流向铜电极,故⑥错误。
1.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构成原电池的反应速率比直接接触的反应速率快。如实验室制H2时,粗锌比纯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或向溶液中滴入几滴CuSO4溶液,反应加快。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对于酸性电解质,一般是作负极的金属活动性强,作正极的金属活动性较弱。
3.设计原电池
(1)理论上,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2)外电路。
(3)内电路:将两电极浸入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作定向移动。
1.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 ||||
部分实验现象 |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 |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b>c>d B.b>c>d>a
C.d>a>b>c D.a>b>d>c
解析:选C 由第一个装置a极溶解,可知a极是负极,金属活动性a>b,对于第二个装置,依据还原性规律知,金属活动性b>c,第三个装置的金属活动性d>c,由第四个装置电流从a→d,则电子从d→a,故金属活动性d>a。
2.设计原电池Zn+2Fe3+===Zn2++2Fe2+,在方框中画出能形成稳定电流的半电池形式的装置图(标出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
负极:________,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Zn为负极,比Zn活泼性差的金属或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选择与电极材料有相同离子的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答案:见下图
Zn Zn-2e-===Zn2+
Pt 2Fe3++2e-===2Fe2+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节 原电池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节 原电池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节 油脂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节 油脂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油脂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节 油脂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节 油脂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课堂练习,本教学设计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