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五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用书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位置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确定位置这一内容是在以前学习了用“第几”描述物体某个方向上的位置和用“第几排 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的基础上来认识数对的含义,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的,前者是后者重要知识及方法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必要拓展以及抽象与提高,这给学生带来了困难。
难点分析
学生前面已具备了描述位置的经验,此时用抽象的数对表示位置并不困难。但之前所学的肤浅认识以及相当一段时间的生活中“五花八门的”表达位置的方式的充斥。一方面为描述位置提供了为丰富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为统一认识 提升抽象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演示例题1,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数学规则。
通过多媒体视屏讲解演示,明确怎么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看到位置,很多同学会想到自己在班里的座位。
2.如图,这是一幅班级的座位图(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班级座位情境图),你能介绍一下张亮同学的位置吗?(多媒体出示例题1并圈出张亮同学所在)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讲解例题1(多媒体视屏讲解演示)
很多同学会习惯性的从左往右先确定张亮同学坐在第几组,也就是在数学先确定第几列,在图中,从左往右数,张亮同学在第二列。在从前往后,也就是从上往下数张亮同学在第几排,这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第几行,在图中 张亮同学在第三行。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数字“2”、“3”,中间用“,”号隔开来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了。(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及其他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但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这时就是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数学规则。)
2.明确怎么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多媒体视屏讲解演示)
在多媒体中用数对表示出张亮同学的位置是:(2,3),指出:前面的“2”表示第二列,后面的“3”表示第三行,所以用两个数确定物体的位置通常是先描述列再描述行,简单的说,也就是先列后行,一般不能混淆它们的顺序。
3.牛刀小试,加深印象(多媒体视屏讲解演示)
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表示小丽同学的位置,先列后行(同时用多媒体展示出小丽同学座位所在的列与行,加深学生们描述位置时对“先列后行”数学规则的印象),所以用数对(5,4)来表示小丽在班级中所在的位置了。这样每个同学的位置就都可以用数对来表示了。(在课堂中,这时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视频停下来,让学生用数对来介绍自己在班级里所在的位置了,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习题巩固(多媒体视屏讲解演示)
(1)我们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来做题,请看:动物园示意图,女同学说,她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熊猫馆在哪里呢?先表示列在表示行,所以熊猫馆的位置是(3,5)。
(2)引入例题
第一题:你能表示其他场馆所在位置吗?
大象馆 猴山 海洋馆
(多媒体在播放读完题目时会停顿一会儿,将时间留给学生思考)
先表示列,再表示行。所以:
大象馆是(1,4) 猴山是(2,2) 海洋馆是(6,4)
第二题: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 猩猩馆(0,3) 狮虎山(4,3)
先列后行(强调顺序)依次用多媒体描点并写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所在位置,这样所有的场馆都可以用数对来表示了。
小结
知识点复习总结(多媒体视频讲解演示)
(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列),再确定(行)。
(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先找出数对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然后在列数与行数相交处描点,表示为(列数,行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任务单,课中任务单,趁热打铁1,趁热打铁2,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知识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八 确定位置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八 确定位置精品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