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7.1 角与弧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7.1 角与弧度教学设计,共7页。
教材采用了以问题链展开的呈现方式.在提出问题的环节,问题间的逻辑递进,以及问题对强化目标(建构刻画周期性现象的数学模型)的指向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例如,教材在提出:“怎样将锐角三角函数推广到任意角?”的问题之前,还安排了另一个问题:“用怎样的数学模型建立(x,y)与(r,α)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考察锐角三角函数的“理由”.那么,为什么要研究(x,y)与(r,α)间的关系呢?这是因为用(r,α),(x,y)都可以表示圆周上的点.那么,为什么要表示圆周上的点呢?这是为了刻画圆周上点的运动.那么为什么要刻画圆周上点的运动呢?这是因为它是周期现象的“一个简单又基本的例子”.为什么要研究周期现象呢?这就追到了最根本之处:因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建构刻画周期性现象的数学模型.”这里的问题串,揭示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思维过程,揭示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1.教学重点:理解任意角的意义.
2.教学难点:会用集合符号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多媒体准备、讲义的分发
创设钟表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初中学习的角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为角的旋转作铺垫,让学生有个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
1.任意角
(1)角的概念
一个角可以看做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射线的端点称为角的顶点,射线旋转的开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称为角的始边和终边.
(2)角的分类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所形成的角.
[点睛] 对角的理解关键是抓住旋转二字
(1)要明确旋转的方向;
(2)要明确旋转量的大小;
(3)要明确旋转的开始位置.
2.象限角、轴线角
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角的始边为x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样,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称这个角为轴线角.
[点睛] (1)角的顶点要与坐标原点重合;
(2)角的始边要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
3.终边相同的角
一般地,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β|β=k·360°+α,k∈Z}.
[点睛] 终边相同的角与相等的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角相等,终边一定相同,但是两角终边相同时,两角不一定相等,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
类型一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
例1 (1)给出下列说法:
①锐角都是第一象限角;
②第一象限角一定不是负角;
③小于180°的角是钝角或直角或锐角.
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为________.(把正确说法的序号都写上)
(2)将时钟拨快20分钟,则分针转过的度数是________.
答案 (1)① (2)-120°
解析 (1)锐角指大于0°小于90°的角,都是第一象限角,所以①对;由任意角的概念知,第一象限角也可为负角,小于180°的角还有负角、零角,所以②③错误.
(2)分针每分钟转6°,由于顺时针旋转,所以20分钟转了-120°.
总结: 解决此类问题要正确理解锐角、钝角、0°~90°角、象限角等概念.角的概念推广后,确定角的关键是确定旋转的方向和旋转量的大小.
跟踪训练1 写出下列说法所表示的角.
(1)顺时针拧螺丝2圈;
(2)将时钟拨慢2小时30分,分针转过的角.
解 (1)顺时针拧螺丝2圈,螺丝顺时针旋转了2周,因此所表示的角为-720°.
(2)拨慢时钟需将分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将时钟拨慢2小时30分,分针转过的角为900°.
类型二 象限角的判定
例2 (1)已知下列各角:①-120°;②-240°;③180°;④495°.其中是第二象限角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120°为第三象限角,①错;-240°=-360°+120°,∵120°为第二象限角,∴-240°也为第二象限角,故②对;180°为轴线角;495°=360°+135°,∵135°为第二象限角,∴495°为第二象限角,故④对.故选D.
(2)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则eq \f(α,2)是第几象限角?
解 因为α为第二象限角,
所以k·360°+90°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三角函数5.1 任意角和弧度制教学设计,共10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5.1 任意角和弧度制教案设计,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三角函数5.1 任意角和弧度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课本,引入新课,新知探究,典例分析,三象限角,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