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小虎站在岸边看到平静的湖面倒映出一轮明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看起来比天空中的月亮要暗
B.月亮在湖水中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C.月亮在水中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岸边的树在地上的影子和在水中的倒影一样大
2.下列光现象可以解释“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光学原理的是( )
A.小孔成像
B.筷子弯折
C.水中倒影
D.雨后彩虹
3.“五一”期间,爸爸开车带者小丽出去旅游,小丽对汽车内后视镜(如图)很感兴趣,查阅了相关知识后,小丽了解到汽车内后视镜是平面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丽在镜中成的像是实像
B.小丽在汽车内后视镜中成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
C.小丽靠近镜子,则像也靠近镜子
D.爸爸能从镜中看到小丽,小丽从镜中看不到爸爸
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A.后视镜中的汽车B.夜空中的光柱
C.池底变浅的游鱼D.湖水中的夕阳
5.“潭清疑水浅”,清澈的潭水看起来浅.实质可能不浅,为安全起见,不要轻易涉足。下列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A.B.C.D.
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饮料变质,可以加入过量的防腐剂
B.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明矾,是为了吸附水中的所有杂质
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实像,比实际位置偏高
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8.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竖直向上移动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左移动D.水平向右移动
9.如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个大平面镜,当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北行驶到十字路口向右转弯,这辆车实际上是( )
A.向东行驶向右转弯B.向西行驶向右转弯
C.向东行驶向左转弯D.向南行驶向左转弯
10.下图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中,水中倒影是桥的实像
C.图中,叉鱼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D.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如图所示是南昌海昏侯博物馆“刘充国印”的展台,透过上方镜能看到放大的印章,这属于光的 现象;通过下方镜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这属于光的 现象。
12.丹丹同学身高1.5m,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 (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若她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 m/s,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5m处的红色荷花上,荷花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只反射 光;若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m;站在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则鱼的实际位置与人看到水中鱼的像相比,实际位置更 (选填“一样”、“更深”、“更浅”)
14.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墙上的电子钟被挡住了,他透过对面墙上的镜子,发现电子钟的像为,电子钟长80cm,则实际的时间应是 ,电子钟像长 ,是 (选填“实”或“虚”)像。
15.王华身高为1.6m,为了测量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水平直线以1m/s的速度匀速走开。某时刻他的影长为1.3m,再经过2s他的影长为1.8m,则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 m。
16.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向前倾斜,蜡烛在玻璃板上的像与图中位置相比将会向偏 (填“上”或“下”);
(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7.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S发出的经镜面反射且过P点的光线。
18.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叉鱼时不能瞄准看到的“鱼”的位置,而应该对着“鱼”稍下的地方。请在图中画出眼睛在A点的人叉鱼时正确的光路图,已知S为鱼的实际位置,S′为人眼看到的“鱼”的位置。
19.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图中的一束光竖直射入井中,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0.“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选填字母符号)。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 。
21.李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某同学共进行了三次实验,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数据记录如下:
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他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选填“A”或“B”)。
A.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使结论更可靠
参考答案与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解:
A、月亮反射的光照射到水面上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折射,所以水中的月亮看起来比天空中的月亮要暗,故A正确;
BC、水中的月亮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故BC错误;
D、岸边的树在地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影子和倒影不一定等大,故D错误。
故选:A。
2.解:“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意思: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铜当镜子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
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了折射,属于折射现象,故B错误;
C、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3.解:
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小丽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即有入射光射到平面镜上);所以当物体比平面镜大或小时,物体也可以在平面镜中成一个完整的像。故B错误;
C、照镜子时,人向平面镜靠近,像也向平面镜靠近,故C正确;
D、因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小丽在平面镜中看见了爸爸,爸爸也能在平面镜中看见小丽,故D错误。
故选:C。
4.解:A.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后视镜中的汽车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
B.夜空中的光柱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池底游鱼是光线通过水、空气进入人眼看到鱼的像,当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会发生偏折,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湖水中的夕阳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解:人看到池底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变浅了。
故选:B。
6.解: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验钞机,根据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制成红外线夜视仪,故A错误;
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错误;
C、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桥在水中的倒影是桥在水中成像,是光反射的结果,故C错误;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D正确。
故选:D。
7.解:A、饮料中台理添加防腐剂可以延长其保质期,但不能过量添加,以免危害人体健康,故A错误;
B、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明矾,目的是明矾形成的胶状物吸附水中的小颗粒杂质,但不能吸附所有杂质,故B错误;
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虚像,比实际位置要浅,即看到的鱼在鱼实际位置的上方,故C错误;
D、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等,故D正确。
故选:D。
8.解:A、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反射光线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A符合题意;
B、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反射光线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
C、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所以反射光线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C不符合题意;
D、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所以反射光线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作图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这辆车实际上是向东行驶,向左拐弯。
故选:C。
10.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故A错误;
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错误;
C、从鱼身上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眼睛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在鱼的上方,故C正确;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解:(1)上方镜是放大镜,透过上方镜能看到放大的印章,这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2)下方镜是平面镜,通过下方镜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是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折射;反射。
12.解:(1)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人站在镜前3m处,像离镜也是3m;
(2)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照到像点,所以镜子背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响成像;
(3)人以0.5m/s速度靠近镜,像也以0.5m/s的速度靠近镜,以人为参照物,像以1m/s的速度靠近人;
(4)像与物永远大小相等,即使人离像变近,也相等,人在视觉上感觉的像变大,但事实上像的大小没变。
故答案为:3;能;1;不变。
13.解:(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荷花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若蜻蜓立于距水面0.5m处的荷尖上,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蜻蜓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也为0.5m。
(3)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所以人逆着光线看到的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故鱼的实际位置与人看到水中鱼的像相比,实际位置更深;
故答案为:红;0.5;更深。
14.解:根据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可得,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12:50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2:51。
根据平面镜成虚像、像与物等大的特点可得,电子钟长80cm,则电子钟像长80cm,是虚像。
故答案为:2:51;80cm;虚。
15.解:如图所示,人的身高CG=EH=1.6m,路灯高为AB,第一次影子长为CD=1.3m,第二次影子长为EF=1.8m,2s内人前进的距离CE=1m/s×2s=2m,根据题意得:
(1)=
(2)=
所以:(1)=
(2)=
解得:BC=5.2m AB=8m
故答案为:8。
16.解: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使用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并且能够成像,这样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如果玻璃板向前倾斜,蜡烛在玻璃板上的像图中位置相比将会向偏上;
(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故答案为:(1)位置; (2)2;(3)上;(4)等效替代法。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7.解:先通过平面镜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S′即为S的像;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8.解:叉鱼时,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于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即鱼的实际位置应该是在所看到的鱼的下方。
由于S′为人眼看到的“鱼”的位置,所以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连接AS′,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的入射点O,连接交点O与S即为入射光线,连接交点O与A即为折射光线,最后标出箭头。如图所示:
19.解:
因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20°,而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20°+90°=110°,则反射角为55°;
因法线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平分,可确定法线的位置,然后作法线的垂线就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0.解:
(1)白色纸板ACDB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
如图甲,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将会顺时针转动;
(2)因为一次实验具有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所以可知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故应选C。
(5)因为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小明和小刚都能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是做不到的。
故答案为:(1)垂直;顺;(2)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C;(5)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1.解:
(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1mm厚的;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且在B侧观察,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是相等的,所以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不变;
(5)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相对应的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是相等的;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只进行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研究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的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故选B。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1;(2)未点燃;等效替代法;(3)虚;(4)不变;(5)等于;B。
次数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10
10
2
15
15
3
20
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人耳感受声音的第一个“部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例不是应用超声波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