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目标:
1.品读词句,赏析文章之美。
2.细读文段,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词句,赏析文章之美。
教学难点:细读文段,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导语
同学们,“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春江的山水历来为人墨客所称赞。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对课文《与朱元思书》进行了初步学习,这一节课让我们继续欣赏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品析它的独绝之处。
(二)学习目标
1.品读词句,赏析文章之美。
2.细读文段,体会作者感情。
二、课文讲授
(一)朗读课文,欣赏山水特点。
1.异水:“水”异在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奇山:“山”奇在山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出了高峻峭拔。
奇在山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山里声音奇妙,如动听的乐曲。
奇在山色——“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写山里树木葱茏茂
密,隐天蔽日。
(二)品读词句,赏析文章之美。(合作探究)
文章在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时,运用了 ,表现了山/水 的特点。
方法指导:品一品妙字、赏一赏修辞、析一析手法
例1:文章在描写富春江的水时,使用了正侧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富春江水的清澈透明。
例2:文章在描写富春江的水时,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波涛汹涌的江水比作飞箭、奔马,表现了水的湍急。
例3:文章在描写富春江的山时,使用了“寒”字,寒缘无阳光温暖而来,表现了山的遮天蔽日,横云割雾的特点。
例4:文章在描写富春江的山时,使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表现了山的生机勃勃。
例5:文章在描写富春江的山时,使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将山的形态和山中的声音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山的壮美与秀美。
教师总结:
(1)山水特点:这里的水美,美在清澈透明,美在湍急汹涌。
这里的山美,美在高峻雄奇,美在生机勃勃,美在色彩奇异。
(2)手法:一字之妙见精神,化静为动巧拟人。比喻夸张紧相连,正侧结合显神韵。
三、深入解析
细读文段,体会作者感情。
1.小组交流对读课文,从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和志趣的句子。
明确: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讨论:仁人志士应“济苍生,安社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应拯民于火,“兼济天下”,退隐避世的思想态度是不可取的;或者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下,洁身自好也是迫不得已。
助读资料:
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的仕途也不如意。梁武帝时,他私撰《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于是吴均过起了隐居生活,寄情山水成了他的志趣。
明确: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和留恋,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
3.文体探究:书信一般有事说事,怎么写起富春江景色来了?目的是什么?
明确:活用书信文体,描写景物,借以委婉表达思想意旨,劝友归隐,意趣盎然。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赏奇山异水,品美妙之语,悟人生真谛,读懂《与朱元思书》,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是一份经历与感悟。
五、作业布置
1.请你携诗情画意,展想象翅膀,把课文改写为一篇写景散文。
2.完成课后练习。
语文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优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优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检查,疏通文意,课堂检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一等奖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一等奖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有关资料,预习设计,课堂检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1*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11*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设计亮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