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1441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1441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1441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概述生态系统的概念,观察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说出各种生态系统的成分,距离说出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2. 能力目标
(1)通过问题引领分析生态系统概念,初步形成运用概念辨析具体问题能力。
(2)通过指导及小组活动分析各生态系统成分异同,培养学生对比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多个生态系统成分及其特点,让学生感受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密切相连的关系,树立生物和环境不可分割的观念,确立各个生态系统之间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辩证思维。
教学重点:
生态系条的组成、类型与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密不可分。
四、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3.1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一定区域、所有生物、非生物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非生物成分:阳光、水、土壤、温度、湿度、空气等
植物——生产者
生物成分:
动物——消费者
微生物——分解者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围绕“生态系统”这一重要概念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从感性知识入手建构“生态系统”重要概念,形成生物学重要概念,从而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以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如果我们把生物课堂教学比喻成“过河”,活动好比一艘船,带着学生从此岸到达彼岸的过程中,使学生发展了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重要科学概念就好比这艘船的舵,掌握着船行驶的方向,没有方向的船是到不了彼岸的,课堂上没有重要概念为主线,三维目标是无法达成的。因此,我们的课堂探究活动应该在“重要概念”的引领下开展,引导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形成重要概念,在形成重要概念的过程中发展科学素养。
先说导入:在情境中导入这个环节用了“佳琪”的烦恼这个引入,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从一开始先设置一个疑问,学戴着疑问再等待期盼这节课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怎么样解答这个问题?带着疑问来展开学习
再说概念:概念的抽象、概括、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一系列反复的过程。经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综合,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概念。所以根据这个特点直接给出概念,让学生尝试分析感念的关键词,从而理解概念,然后通过反例,(所谓反例,就是故意更换事物的本质属性,在引导学生思辨的过程中,从反面突出事物的本质。)在上一环节中,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容易向邻近的知识、概念泛化。此时,教师故意提供两个反例,通过及时比较与思辨,帮助学生在对错误思维的反思中对知识进行更为深刻的正面思考。并再举例更加深入的认识生态系统这个概念!从学生举例来看,这个方法确实还不错。
再说生态系统的组成一对关系: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完成这样一个表格
通过这个表格,学生可以分析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组成,简易明了,满足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欲望。而生态系统的关系在这节课没有处理好,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时,没有在学生的回答后点石成金,没有层次递进有效的分析生态系统中三者的关系,而是匆匆就结束,这样没有很好的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整堂课以活动为载体,以沟通为纽带,以思维方法的获得为目标展开教学,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感悟、分析等活动,接下来,通过画概念图、解决问题等活动,进行动静结合的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习的积极性十分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建构概念,形成了技能。也正是由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课堂才变得如此生动活泼,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来自“佳琪“同学的烦恼:
佳琪同学发来的微信截图:怎么样让养在瓶子里的小鱼儿活的更长久?
为了方便大家观察向佳琪借来了小鱼儿。大家看,这个玻璃杯中是什么动物?(鱼)如果希望这条鱼长期快乐的生存下去,除了玻璃杯中的水之外,还需要提供什么物质或条件呢?
教师设疑:那么同学们说的是否可以让佳琪同学的小鱼儿活得更长久?如果是,那么,其中又蕴藏着什么样的生物学的奥秘?今天来揭开!
分析鱼生存需要的条件,得出鱼离不开周围环境的结论。
用微信截图的方式,带来新鲜感并且带来鲜活的小鱼儿,丰富课堂的同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认识生态系统
首先,以直接给出的方式,告诉学生生态系统的概念。课本38页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后找出概念,在课本划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读一遍生态系统的概念
归纳和总结生态系统:
思考后说出:
在一定的地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就叫生态系统。
增强学生的读书能力,在读书的过程中尝试初步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请归纳:生态系统的概念的关键词
一定区域、生物、非生物
锻炼学生概念学习的能力
请思考:
(1)一条鱼和一个鱼缸分别是生态系统吗?
(2)一条河流和饲养老虎的园子是生态系统吗?
请举例:
你还能举出其他生态系统的例子吗?
思考后说出:
在一定的地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就叫生态系统。
学生通过关键词来感知断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理解生态系统。
学生在判断概念的基础上,大多数同学都能举出例子,如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等。
锻炼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
分析生态系统
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池塘生态系统,看看池塘里有些什么?并将你看到的内容填在课本38页表格的相应位置当中。
池塘生态系统
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各个成分各有什么作用呢?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三个问题:
1.你能说出植物(水草、莲 )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吗?
2.池塘中动物和植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3.动植物遗体以及他们的排泄物哪去了?这与哪些生物有关?
视频一:视频分析生产者;
视频二:乌龟吃青蛙;分析消费者作用
视频三:微生物的分解过程;分析分解者作用
1. 植物有:水草、莲、浮游植物、菖蒲;
2. 动物有:浮游动物、鱼、蝌蚪、虾、河蚌;
3. 微生物有:细菌和真菌等;
4. 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锻炼学生的看图能力。
自学课本,讨论:
学生四人一组,通过阅读课本,小组合作分析完成。
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有机物,是生产者
2: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3:被微生物分解了,所以微生物室分解者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各自分工完成任务,这样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学习中体验更多的乐趣,并提高自信。
请思考: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之间什么关系呢?
思考分析: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再次拿出佳琪的小鱼儿
同学们上课之前分析了如何让小鱼儿生活的更久,那么现在请同学用这节课的知识分析一下!
鼓励引导学生
学生回答完后补充:
像这样我们再将瓶子密封,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这样的瓶子叫生态瓶!
鼓励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制作生态瓶!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巩固: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太湖中的鱼、虾
B、黄山上的松树
C、东海中的生物
D、公园内的池塘和其中的生物
2、下列不属于分解者的是:
A、蝗虫
B、真菌
C、蚯蚓
D、细菌
作业:
DIY
剪拼或绘画一副生态系统模式图
模仿“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用图片剪拼或绘画一副其他的生态系统模式图;
学生分析:
同学A:加水草,是因为水草是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担任生产者的角色
同学B:加小虾,是小金鱼可以吃小虾,它担任了消费者的角色
同学C:加一层泥沙,是因为泥沙中含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可以分解排出的废物和遗体,充当了分解者的角色。
这样通过课堂的首尾呼应,让学生感受更真实的课堂,以及这节课重要的意义所在,并且可以自己动手完成生态瓶的制作,提高生物学的兴趣。
完成当节课的知识巩固,让学生认识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并且考验自己是否能够完成知识测验。
拓展和延伸课内学到的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池塘生态系统
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病毒优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病毒优质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学方法,课前预习,新知导入,合作探究,课堂总结,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第2章 生物与环境第1节 生物生存的环境学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第2章 生物与环境第1节 生物生存的环境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授课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观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