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6.《将相和》知识点易考点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340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6.《将相和》知识点易考点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340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一》知识点易考点 其他 19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搭石》知识点易考点 其他 14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知识点易考点 其他 13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8.《冀中的地道战》知识点易考点 其他 13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2》知识点易考点 其他 13 次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6.《将相和》知识点易考点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6.《将相和》知识点易考点,共6页。主要包含了生字组词,词语,形近字,易错字音,多音字,多义字,近义词,反义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将相和
一、生字组词
召(召集,号召) 臣(大臣,君臣) 议(商议,议论) 缺(缺少 缺点)
宫(皇宫,宫廷) 献(献上,献计) 诺(承诺,诺言) 典(典礼,大典)
抄(抄小路,抄写) 罪(罪过,犯罪) 怯(胆怯,怯生生)
拒(拒绝,抗拒) 荆(负荆请罪,荆条)
二、词语
大臣 商议 勇敢 机智 解决 召集 难题 称赞 诚意
交付 商量 允诺 划归 典礼 胆怯 示弱 随行 推辞
拒绝 服气 顺眼 诸位 乘机 缺点 献计 战袍 绝口不提
理直气壮 无价之宝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三、形近字、同音字:
和氏璧—墙壁—臂膀—回避—碧绿 渑池—绳子—苍蝇 大臣—巨大
bì和氏璧、墙壁、回避、隐蔽、利弊、奴婢
四、易错字音。
蔺(lìn)相如 允诺(nuò) 大臣(chén) 划(huà)归
抵御(yù) 渑(miǎn)池 击缶(fǒu) 上卿(qīnɡ)
侮(wǔ)辱(rǔ) 战袍(pá) 请罪(zuì) 蔺相(xiàng)如
胆怯(qiè) 推辞(cí) 答(dā)应 削(xuē)弱
召(zhà)集 诺(nuò)言 拒(jù)绝 乘(chéng)机
臣:不要和“巨”混淆。
献:整体紧凑,不要写得太松散。
诺:注意左小右大,右边是“若”不是“苦”。
典:上面部分不要写成“曲”。
荆: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五、多音字
相xiāng(相宜 奔走相告)xiàng(丞相 出将入相)
强qiáng(强大 坚强) qiǎng(勉强 强迫) jiàng(强嘴 倔强)
划huá (划船 划算) huà (划归 出谋划策)
削xuē 剥削、削弱、瘦削 xiā 削果皮、削铅笔
六、多义字
强[qiáng]
1.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强壮、强大、年富力强
2.程度高 :强手、强烈、能力强
3.胜过,优越,好:强干、争强好(hà)胜。
4.使用强力,硬性地:强占、强攻、
5.着重,增加分量:强化、增强。
强[qiǎng]
6、硬要,迫使,尽力、:强迫、强人所难、强词夺理。
强[jiàng]
7、固执,强硬不屈:强嘴、倔强
七、近义词
着急—焦急 商议—商讨 理屈—理亏 允诺—承诺
抵御—抵挡 能耐—本事 削弱—减弱 称赞—夸赞
八、反义词
进攻→撤退 胆怯→勇敢 失信→守信 拒绝→答应
抵御→进攻 推辞→应允 削弱→增强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九、解释:
☆填字解字:
1.理( )气壮:充分,合理。 2.( )口不提:断。
3.无价( )宝:的 4.攻无不( ) :胜。
5.同心( )力:共同合作。 6.( )荆请罪:背
7. 完( )归赵: 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指和氏璧。
8.将相和:将,廉颇;相,蔺相如;和,和”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解释词语:
1.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2.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3.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4.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5.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6.完璧归赵:“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7.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8.理直气壮: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十、填空:
1.《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其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叙述了许多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鲁迅称它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2、《将相和》是一个 历史 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赞扬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思想。
3、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候,主要讲 完璧归赵 、 渑池会见、负荆请罪 三个故事.
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系。“渑池之会”是 “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 和“渑池之会”的结果,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
4、课文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起因,当时分别有齐、楚、秦、燕、赵、魏和韩被称为“战国七雄”, 秦国 最强。
5、“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秦王依仗强势,要骗取和氏璧 ,经过是_蔺相如不畏强暴智斗秦王,结果是和氏壁完好无损地被送回赵国。
6、“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想占赵国便宜,经过是 蔺相如针锋相对,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结果是 秦王没 占到便宜 。
7、“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蔺相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经过是_廉颇负荆请罪 ,结果是 将相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
8、蔺相如给你的印象: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宽宏大量
9、廉颇给你的印象:勇武过人、生性耿直、知错能改、忠君爱国。
十一、课文结构:
十二、知识链接
▲写同结构词。
1.动静(词语中含有反义词):前后、上下、左右、大小、高矮、胖瘦。
2.呐喊(词语中含有近义词):喊叫、呼唤、讥讽、、谈论、议论、讨论、商谈
3.顺风顺水(ABAC): 一五一十、一心一意、不三不四、不上不下、不屈不挠
4.探听探听(ABAB): 哗啦哗啦、叮咚叮咚、沙拉沙拉、彼此彼此、争渡争渡、轰隆轰隆
5.大大方方(AABB):客客气气、高高兴兴、红红火火、大大小小
6.“××不×”式的词语:绝口不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美中不足
7.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完璧归赵、四面楚歌、卧薪尝胆、三顾茅庐、指鹿为马、单刀赴会
▲对对子: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
▲有关爱国的古诗。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过零丁洋》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十三、精彩语句:
比喻句: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句子把蔺相如见到廉颇比作老鼠见到猫,写出了蔺相如对廉颇的“怕”,这种“怕”是建立在国家利益之上的,更突出了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十四、教材课后习题
3.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战国时,赵国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完璧归赵;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面,使赵王免受侮辱。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对此不服,而故意向蔺相如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始终忍让,并向门客们解释自己忍让的原因。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后,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于是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4.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蔺相如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宽宏大量;廉颇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勇武过人、生性耿直、知错能改、忠君爱国。
从蔺相如故意说和氏璧有点儿缺陷从而成功从秦王手中取回和氏璧、取回璧后让手下人化了装将璧先送回赵国,可见他十分机智;从蔺相如宁可与和氏璧一起撞在柱子上也不肯把璧交给秦王,可见他十分勇敢;从蔺相如在渑池会面上强硬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可见他不畏强暴;从廉颇放话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蔺相如为了不使将相不和导致国家力量被削弱而避免与廉颇相见,可看出蔺相如顾全大局;从廉颇负荆请罪时蔺相如不仅没有责怪廉颇,反而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可见他宽宏大量。
从秦王知道廉颇在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就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可以从侧面看出廉颇勇武过人;从廉颇说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可见他生性耿直;从廉颇知道蔺相如避让自己的理由后,为了与蔺相如共同保卫赵国而主动负荆请罪,可见他知错能改、忠君爱国。[来源:学*科*网Z*X*X*K]
6.将相和
一、生字组词
召(召集,号召) 臣(大臣,君臣) 议(商议,议论) 缺(缺少 缺点)
宫(皇宫,宫廷) 献(献上,献计) 诺(承诺,诺言) 典(典礼,大典)
抄(抄小路,抄写) 罪(罪过,犯罪) 怯(胆怯,怯生生)
拒(拒绝,抗拒) 荆(负荆请罪,荆条)
二、词语
大臣 商议 勇敢 机智 解决 召集 难题 称赞 诚意
交付 商量 允诺 划归 典礼 胆怯 示弱 随行 推辞
拒绝 服气 顺眼 诸位 乘机 缺点 献计 战袍 绝口不提
理直气壮 无价之宝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三、形近字、同音字:
和氏璧—墙壁—臂膀—回避—碧绿 渑池—绳子—苍蝇 大臣—巨大
bì和氏璧、墙壁、回避、隐蔽、利弊、奴婢
四、易错字音。
蔺(lìn)相如 允诺(nuò) 大臣(chén) 划(huà)归
抵御(yù) 渑(miǎn)池 击缶(fǒu) 上卿(qīnɡ)
侮(wǔ)辱(rǔ) 战袍(pá) 请罪(zuì) 蔺相(xiàng)如
胆怯(qiè) 推辞(cí) 答(dā)应 削(xuē)弱
召(zhà)集 诺(nuò)言 拒(jù)绝 乘(chéng)机
臣:不要和“巨”混淆。
献:整体紧凑,不要写得太松散。
诺:注意左小右大,右边是“若”不是“苦”。
典:上面部分不要写成“曲”。
荆: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五、多音字
相xiāng(相宜 奔走相告)xiàng(丞相 出将入相)
强qiáng(强大 坚强) qiǎng(勉强 强迫) jiàng(强嘴 倔强)
划huá (划船 划算) huà (划归 出谋划策)
削xuē 剥削、削弱、瘦削 xiā 削果皮、削铅笔
六、多义字
强[qiáng]
1.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强壮、强大、年富力强
2.程度高 :强手、强烈、能力强
3.胜过,优越,好:强干、争强好(hà)胜。
4.使用强力,硬性地:强占、强攻、
5.着重,增加分量:强化、增强。
强[qiǎng]
6、硬要,迫使,尽力、:强迫、强人所难、强词夺理。
强[jiàng]
7、固执,强硬不屈:强嘴、倔强
七、近义词
着急—焦急 商议—商讨 理屈—理亏 允诺—承诺
抵御—抵挡 能耐—本事 削弱—减弱 称赞—夸赞
八、反义词
进攻→撤退 胆怯→勇敢 失信→守信 拒绝→答应
抵御→进攻 推辞→应允 削弱→增强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九、解释:
☆填字解字:
1.理( )气壮:充分,合理。 2.( )口不提:断。
3.无价( )宝:的 4.攻无不( ) :胜。
5.同心( )力:共同合作。 6.( )荆请罪:背
7. 完( )归赵: 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指和氏璧。
8.将相和:将,廉颇;相,蔺相如;和,和”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解释词语:
1.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2.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3.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4.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5.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6.完璧归赵:“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7.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8.理直气壮: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十、填空:
1.《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其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叙述了许多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鲁迅称它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2、《将相和》是一个 历史 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赞扬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思想。
3、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候,主要讲 完璧归赵 、 渑池会见、负荆请罪 三个故事.
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系。“渑池之会”是 “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 和“渑池之会”的结果,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
4、课文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起因,当时分别有齐、楚、秦、燕、赵、魏和韩被称为“战国七雄”, 秦国 最强。
5、“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秦王依仗强势,要骗取和氏璧 ,经过是_蔺相如不畏强暴智斗秦王,结果是和氏壁完好无损地被送回赵国。
6、“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想占赵国便宜,经过是 蔺相如针锋相对,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结果是 秦王没 占到便宜 。
7、“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蔺相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经过是_廉颇负荆请罪 ,结果是 将相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
8、蔺相如给你的印象: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宽宏大量
9、廉颇给你的印象:勇武过人、生性耿直、知错能改、忠君爱国。
十一、课文结构:
十二、知识链接
▲写同结构词。
1.动静(词语中含有反义词):前后、上下、左右、大小、高矮、胖瘦。
2.呐喊(词语中含有近义词):喊叫、呼唤、讥讽、、谈论、议论、讨论、商谈
3.顺风顺水(ABAC): 一五一十、一心一意、不三不四、不上不下、不屈不挠
4.探听探听(ABAB): 哗啦哗啦、叮咚叮咚、沙拉沙拉、彼此彼此、争渡争渡、轰隆轰隆
5.大大方方(AABB):客客气气、高高兴兴、红红火火、大大小小
6.“××不×”式的词语:绝口不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美中不足
7.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完璧归赵、四面楚歌、卧薪尝胆、三顾茅庐、指鹿为马、单刀赴会
▲对对子: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
▲有关爱国的古诗。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过零丁洋》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十三、精彩语句:
比喻句: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句子把蔺相如见到廉颇比作老鼠见到猫,写出了蔺相如对廉颇的“怕”,这种“怕”是建立在国家利益之上的,更突出了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十四、教材课后习题
3.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战国时,赵国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完璧归赵;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面,使赵王免受侮辱。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对此不服,而故意向蔺相如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始终忍让,并向门客们解释自己忍让的原因。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后,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于是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4.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蔺相如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宽宏大量;廉颇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勇武过人、生性耿直、知错能改、忠君爱国。
从蔺相如故意说和氏璧有点儿缺陷从而成功从秦王手中取回和氏璧、取回璧后让手下人化了装将璧先送回赵国,可见他十分机智;从蔺相如宁可与和氏璧一起撞在柱子上也不肯把璧交给秦王,可见他十分勇敢;从蔺相如在渑池会面上强硬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可见他不畏强暴;从廉颇放话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蔺相如为了不使将相不和导致国家力量被削弱而避免与廉颇相见,可看出蔺相如顾全大局;从廉颇负荆请罪时蔺相如不仅没有责怪廉颇,反而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可见他宽宏大量。
从秦王知道廉颇在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就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可以从侧面看出廉颇勇武过人;从廉颇说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可见他生性耿直;从廉颇知道蔺相如避让自己的理由后,为了与蔺相如共同保卫赵国而主动负荆请罪,可见他知错能改、忠君爱国。[来源:学*科*网Z*X*X*K]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