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ppt课件
展开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掌握夏商周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出现的时间、用途、制作工艺。2、掌握甲骨文的发现和造字特点。
青铜时代: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
青铜文明:即在青铜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什么是青铜?
天然矿石(孔雀石)纯铜(红铜)青铜(红铜与铅、锡的合金)
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增多;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丰富、用途较广泛。
①山西襄汾陶氏遗址出土距今约5000-4000年前的铜容器残片;②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距今4000年的铜镜。
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按用途可将青铜器分为:
礼器、兵器、车马器、乐器、炊饮器、工具等。
列鼎列簋制度反映出当时社会有何特点?
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等级的高低,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和象征。
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公羊·桓公二年传》
我国现存商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
“尊”是一种盛酒的用于祭祀的礼器, 四羊方尊,商晚期偏早器。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
“藏礼于器”:士大夫“5鼎与4簋”;诸侯“7鼎与6簋”;天子“9鼎8簋”。
商朝青铜铸造业的特点: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工艺高超、生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第一步是要对矿石进行熔炼。第二步具体铸造青铜器的过程:1.制模 2.翻外范 3.制内范4.合范 5.浇注6.打磨修整
1.青铜器概念:——由铜、锡、铅的合金铸造的器具,颜色呈金黄色,但经过氧化变为青灰色,所以叫青铜器。
2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已采用“泥范铸造法”
总重量达832.84公斤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这体现了青铜制造怎样的特点?
商朝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的代表作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铭文”或“钟鼎文”。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
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
阅读P24-25,回答下列问题,并将答案在课本上画下来(时间5分钟):
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是谁?它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2、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这是因为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哪些造字方法?
王懿荣是发现、收集和研究甲骨文第一人,国际上把他发现“龙骨”刻辞的1899年作为甲骨文研究的起始年。
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一片甲骨惊天下”。——郭沫若“一片甲骨惊天下”。——郭沫若
1.含义:2.发现:3.记载内容:4.历史意义:
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2)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大量商代和西周的甲骨文。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史学价值: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人是怎样记事的?
传说中,我国古代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一般认为,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①象形: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日、田、人)②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上、下、本、末)③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明、从、休)④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河、饭、露)
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的概念。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两个字义同、音近、形似,可相互注释。
本来是表示鼻子的象形字,假借用来表示自己。
引导探究: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对汉字的影响(与汉字的关系):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许多汉字使用至今,甲骨文是我国汉字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
青铜器:1.出现时间:原始社会末期2.灿烂时期:商朝3.功能:饮食,祭祀,军事甲骨文:1.出现时间:商朝2.造字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你能辨认出下列的甲骨文是什么字吗?试试看。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2. 我们今天的汉字来源于:(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3.《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精品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才财材,一脉相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千年前的中国名片,走近青铜器,猜一猜,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最重的青铜器,一片甲骨惊天下,解读甲骨文,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之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图片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探究,工艺精美,四羊方尊,“泥范铸造法”,相关史事,象形字,最原始,指事字,会意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