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1 确定位置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理解用一对数字表示物体在平面内所在的位置,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经历在现实生活中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确定位置,感受现实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2.难点: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第一环节:感受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若干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位置。
导入新课:怎样确定位置呢?
二、第二环节:
(一)分类讨论,探索新知。
1.温故启新。
(1)温故:在数轴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呢?
答:一个,例如,若A点表示-2,B点表示3,则由-2和3就可以在数轴上找到A点和B点的位置。
总结得出结论: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一个数据。
(2)启新:在平面内,又如何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呢?请同学们根据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实例,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2.举例探究。
探究1:
(1)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指定的位置?
(2)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3)如果将“6排3号”简记作(6,3),那么“3排6号”如何表示?(5,6)表示什么含义?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排数”和“号数”来确定位置。
3.学有所用。
(1)你能用两个数据表示你现在所坐的位置吗?
(2)破译密码游戏。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行数”和“列数”来确定位置。
4.探究2:
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地震中心位于北纬31.4°,东经103.6°,你能在地图上找到震源的大致位置吗?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位置。
5.探究3:
下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图中1厘米表示20海里)。对我方舰艇来说:
(1)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
(2)距我方潜艇20海里处的敌舰有哪几艘?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方位角”和“距离”来确定位置。
6.延伸阅读。
人们有时用两个角度确定海上航行船只的位置,如图,对于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A,海岸线上的B,C两个观测点上只要同时观测到船只相对于每个观测点的方位角,即可准确确定这艘船只的位置。这是因为,对于固定的点B,C,船只A既在射线BA上,又在射线CA上,两条射线的交点就是这艘船的位置。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两个“方位角”来确定位置。
7.探究4:
广州市地图的一部分,如何向同伴介绍“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所在的区域?“广州火车站呢”?
结论:生活中常常用“区域定位”来确定位置。
学有所用: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类似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实例?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
答: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若设这两个数据分别为a和b,则:
a表示:排数、行数、经度、角度、角度。
b表示:号数、列数、纬度、距离、角度。
8.议一议。
在空间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请举例说明。
答:在空间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3个数据。如,在多层的电影院中确定位置就需要知道几层几排几号,共3个数据。
三、第三环节:学有所用。
1.在平面内,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
A.3楼5号 B.北偏西40°
C.解放路30号 D.东经120°,北纬30°
2.海事救灾船前去救援某海域失火轮船,需要确定( )
A.方位角
B.距离
C.失火轮船的国籍
D.方位角和距离
3.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家的位置吗?
四、第四环节:感悟与收获。
(一)认识能力:
1.现实情境中感受了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并能灵活运用不同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2.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一个数据;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在空间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三个数据。
(二)方法:
1.数形结合;
2.分类讨论;
3.感受生活—认知规律—运用规律。
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例题讲解,议一议,课堂练习,课时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上册1 确定位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1 确定位置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试一试,讲一讲,练一练,记一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第五章 位置与坐标1 确定位置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五章 位置与坐标1 确定位置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