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饮酒(其五)教案
展开在人教版教材中,《饮酒》被编排在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这个单元的诗歌的教学重点,要求启发学生在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之上,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章主旨。尤其《饮酒》一诗,虽然文字浅易,但理解诗的主旨对八年级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参考书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补充一定的关于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大都是15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提倡标新立异、张扬个性的21世纪,西方的人生价值观对他们或多或少有一些影响,对中国一些传统的隐逸思想却知之不多或不以为然,加上他们接触文言诗文时间不长,对诗歌的理解把握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对他们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
三、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了解诗中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
3.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体会本诗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学会赏析。
(三)教学难点:了解诗中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四、设计思路
在课前准备时,让学生提出疑问。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课下解读。然后在上课时师生再对提出的问题共同探讨,解惑答疑。
学习这首诗,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导学生从诗人的经历及其思想人手,理解本诗中的重点句子。那些表现诗词主旨、作者感情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五、 教法:
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研讨赏析法
六、 学法:
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体会他那种不愿屈己从俗、决然舍去的高尚节操,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美好向往。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我是带礼物来的,给大家带来了一坛陶渊明在1601年前精心酿制的“琼浆玉液”,这节课就让我们就一起美美地“饮酒”吧。
二、 美美地辨识
他是一朵超然的菊,绽放在南山之麓;
他是一方婉约的水,流淌于世俗之外;
他是一只自由之舟,徜徉于诗歌之海。
请大家辨别一下,他是谁?
顺势可知:1、辨识人物(事物、景物)特点时,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2、写人物(事物、景物)要抓住特征。
三、美美地积累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采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陶渊明29岁入仕,由于济世的抱负无法施展,于41岁辞官,从此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诗人借酒为题,写出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饮酒》是组诗,共20首,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格调最为“闲雅有致”的诗《饮酒》(其五)。
四、美美地读背
1、读诗要注意语速。语速不能快,要有徜徉其中的感觉,表现美妙的意境。
2、读诗要读出悠长的味道。特别是陶渊明很自得地问自己:“问君何能尔?”问你啊,你这人怎么能做到这样的呢?这其实是一种自信的感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要有一种陶醉的感觉。
3、补充注释:
⑴结庐:构筑简陋的房屋。
⑵人境:人居住的地方。
⑶君:指作者自己。
⑷尔:如此,这样。
⑸心远:心境清净高远。
⑹偏:幽深静谧。
⑺悠然:自得的样子。
⑻南山:泛指山峰。
⑼日夕:傍晚。
⑽相与:相伴。
⑾此中:此时此地的情境。
⑿真意:人生的真正意趣。
⒀欲辨已忘言:想要辨明却不知道怎样表达。
我们再回到朗读训练上来。这一次,我们要把关键的停顿练习一下,“地自偏”这三个字要顿开,表示强调。“已忘言”要顿开,为什么要顿开?“已忘言”表现一种意境,一种意味,让我们去揣摩这三个字要读得余味悠长。好,:“结庐在人境”读,
同学们,诗句的意思我们也了解了,那么我们就来背诵吧,各自背诵一下,背起来。(背诵式的朗读,注意节奏、语速、停顿和深情。)
顺势可知:五步诵读训练法:
读出节奏;
读出语速;
读出味道;
读出意境;
读出层次。
美美地赏析
问题一:中考默写真题
识记型默写
⑴(2016·甘肃武威) ,而无车马喧。
⑵(2016·福建莆田)问君何能尔? 。
理解型默写
(2016·河南)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 , 。”
(《饮酒》其五),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风雅。
3、识记型默写
(2013·河南)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此第一境也;“ , 。”(陶渊明《饮酒》其五),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也。
问题二:中考古诗鉴赏
(2012·湖北随州)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名句。
(2016·许昌模拟)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顺势可知:
古诗文句子默写类型:
识记型默写;理解型默写;主体型默写。
古诗词鉴赏主要特点:
以情感、赏析名句、炼字为主。
六、美美地结课
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感情非常率真,一切都很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对今天的我们也很有启发。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一个社会当中,虽不能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但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心远离世俗的纷扰和诱惑,那么我们就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使自己的心情变得的宁静。就可以如古人一般,品味人生的悠然。让我们在深情的背诵中结束本节课。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积累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作品知古韵,品悠然诗意,品诗识真人,悟人生真意,对话时空悟诗魂,课外阅读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对话,导入新课,探索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