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28)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003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28)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003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28)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003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
保护大天鹅——三位数乘两位数。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学习三位数乘 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估算和笔算;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积的变 化规律。
二、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在这一基础上的 进一步拓展。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在第一 学段,在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学生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从这个角度上说,本 单元所学知识,属于旧知。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在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 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但由于乘 数的数位多了,学生出错的机会大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主要目 标。同时,严格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书写要求,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为提高计 算准确率打下基础。本单元学习内容前后的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二年级上册
认识乘法,表内乘法及应用
三年级上册
一位数乘三位数及应用
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及应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 100 以内) 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上册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及应用
五年级上册
小数乘法及应用
三、教学目标:
掌握用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掌握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并正确进行计算, 提高准确率.
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五、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情境图,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教材提供了在保护人类好朋友—大天鹅时的一些宣传资料,帮助大天鹅过冬等活动。教 学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素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获取有关信息,感受问题 的现实性,并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
2、注意让学生自主探索,掌握运算规律和方法。
本单元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无论是口算、笔算还是估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都不陌生。因为在第一学段完成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所不同的是,口算由原来的不进位拓展为进位,估算和笔算中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增加到三位。教学时,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 合作交流等活动,自己总结计算方法。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准确把握不同算法的特点,尽可能地从多种算法中选择一种合理、简捷、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4、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根据学生的差异,对计算的速度可以不 提统一的要求,但要注意训练学生不短地提高计算速度。同时,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 培养,要求学生计算要达到熟练而准确地程度。
5、本单元建议课时数:5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运用口算方法正确的进行计
算。
2、能交流各自口算法的过程,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1、我会算。
30×4=7×300=700×8=
6×50=10×3=5×800=
我知道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师总结:先按照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计算,然后看因数总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积末尾添上几个 0。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保护人类的好朋友—大天鹅,四年级一班的同学组织了一次大型宣传活动,请同学们 仔细看 p33 的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自学课本红点问题有关内容:
根据红点(1)我发现: ①因为 400×2 得()个百,就是(),400×20的得数是 400×2 的()倍,所以是()。
②4×2=8,然后再在 8 后面添()个 0,就是()。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可以先把()相乘,乘完后看()一共有多少个 0,就在乘得数的末尾添加几个 0。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讨论:口算 60×700150×30
我的想法:
小组其他同学的想法:
小组内共同完善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将各小组将本组的口算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汇报时,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质疑。
老师总结: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先按照一位数(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方法计算,然后看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积末尾添上几个 0.
四、梳理拓展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达标检测
1、口算方法我最妙。
3、课本第 34 页自主练习第 2、5、6 题
(先独立完成再组内互相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
系。
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哪那一位”对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用竖式计算。
123×2=23×32=360×7=406×8=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师: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三位 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信息窗 2 的情境。为了帮助大天鹅过冬,我们要买 114 袋谷子和 340 袋玉米,每袋
谷子 23 元,每袋玉米 21 元,每袋大米 29 元。
20×3=
20×80=
600×40=
30×20=
200×3=
2、火眼金睛:
300×20=600
200×80=
400×50=200
50×4=
60×50=300
250×20=
根据信息窗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买 114 袋谷子要花多少钱?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1、根据 114×23 和 114×20 的结果,你能尝试完成下面的笔算吗?
()……()+() 的和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用两位数的()位和()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用两位数的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对齐。把两次乘得的积()起来。
思考: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比较竖式,你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老师总结: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 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 来。用两位数去乘三位数,计算量会少一些。
2、买 340 袋玉米需要花多少钱?
我发现:340×21 在列竖式时,有两种算法: 第一种:
3 4 0
×2 1
(3 4 0)……()×()的积
(6 8 0)……()×()的积
1
1
4
×
2
3
(
)
……
(
)×(
)的积
(
)
……
(
)×(
)的积
(7 1 4 0)
第二种:先算 34×21 得(),再在()后面添写()
3 4 0
× 2 1
3 4
6 8
7 1 4 0
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各小组将本组的计算方法、想法向全班同学汇报。汇报时, 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质疑。共同完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老师总结:因数末位有 0 的乘法,可以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有几个 0,就在乘
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四、梳理拓展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 五、达标检测
课本 38 页自主练习 1、2、3。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学习乘法估算的全过程,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列式计算:312×12209×18287×63145×44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在帮助天鹅过冬情况下,每袋饲料重 46 千克,买 250 袋。用载重 9 吨小货车运, 一次能运完吗?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我的想法:
小组其他同学的想法:
估算这类问题时应注意:
老师总结:生活中我们在做准备时,一般都采用估算的方法。为了准备充分些,在估算时不一定都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于这个例子选择把每袋饲料的质量看轻一些,估算的结 果比实际总量要少都运不完,所以一定不能运完,是符合实际。
总之,估算方法有很多种,却没有固定方法,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四、梳理拓展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达标检测
课本 38 页自主练习 5、8。(说一说自己是怎么估算的?)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 相同的倍数的规律。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能抽象概括: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的规律。
3、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初步获得探索规律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
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 倍数”这一数学规律,并运用规律计算。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观察下面算式中因数和积的变化的情况,根据你的发现接下去再写两个算式试试看,相 信你能行!
(1)8×2=16(2)24×2=48
8×20=16012×2=24
8×200=16006×2=12
观察上面两组算式,一个因数有何特点,另一个因数有何变化?积有何变化? 二、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归纳规律:
2、全班交流:
3、验证规律:举例验证,进一步认识规律。三、班级展示
1、各小组将本组的口算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质疑。
老师总结: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四、梳理拓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达标检测
1、课本 41 页自主练习 1 题。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课本 42 页自主练习 2、3 题。
3、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1)15×8=120(2)12345679×9=111111111
15×16=()12345679×18=()
15×24=()12345679×81=()
4、一块宽 8 米,面积是 560 平方米的长方形草地需要整改,整改方案如下:求经过整改后新草地的面积是多少?
长不变,宽增加到 32 米,面积是多少?
长不变,宽缩小到 4 米,面积是多少?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练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归纳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3、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设五关,全部闯过者,为本节课的优胜者。 第一关:抢占山头。(口算练习)
500×20 700×407×12
200×15 25×424×200
730×2014×200300×32
师: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遇到乘数末尾有 0 的你是怎么算的。与你的同伴说说。
学生充分讨论归纳:先将乘数末尾的 0 省略,把整十的数看作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口算, 然后在积的末尾再添上原来被省略的 0。
第二关: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在得数小于 8000 的算式后面打上“对号”。
同桌讨论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第三关:你的能力有多大。(用竖式算出上面算式的得数,看看与你的估算结果相差多少。)
师:通过计算,你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的计算方法吗?
生: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 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哪一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第四关:火眼金睛辨对错。(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3
9
345
× 18× 13× 14
— — — —— — — —— — — —
328×18()
295×42()
405×11()
596×19()
321×22()
187×49()
1112925828
139345207
— — — —— — — —— — — —
125143752898
通过计算,你觉得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小组讨论总结: 一要注意每次相乘的末位与乘数的哪一位对齐。
二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 0 时不能漏乘。三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第五关、根据算式 58×26=1508,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580×26=()58×260=()
5800×26=()5800×260=()
58×2600=()580×260=()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进行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自主练习1.第 1 题,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共2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