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过关测试】-【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复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977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过关测试】-【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复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977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过关测试】-【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单元复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977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精品课后练习题
展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球体类的物体才能用质点来代替
B.很小的物体可以用质点来代替
C.无论大物体还是小物体,在运动快的时候可以看作质点,运动慢的时候不能看作质点
D.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没有大小的点
2.“坐在火车里的人看到窗外相邻轨道上的另一火车启动了,此时他感到自己坐的火车在后退,实际上,他坐的火车并没有动.”这句话的描述中,所选择的参考系有几个(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形槽中由A点释放,经B点(与B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点等高的C点,设A点的高度为1 m,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 m, m B. m, m
C. m, m D. m,1 m
4.如图所示为A、B、C三列火车经过一个车站的情景,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则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的运动正确的是( )
A.A车向西运动B.B车向东运动
C.C车一定是静止的D.C车一定向西运动
5.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运动速度最大
B.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
C.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运动4 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 km
6.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Δx2=1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C到B的位移大于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
B.从A到C的位移大于从C到B的位移,因为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
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
D.物体由A到B的位移Δx=Δx1+Δx2
8.如图所示是一边长为10 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一只昆虫从A点爬到G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10+10)cm
B.该昆虫的位移为10 cm
C.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10 cm
D.该昆虫的位移为10 cm
9.P、Q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图中M点的坐标(t0,s0)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t0时刻,两物体在同一位置
B.0~t0时间内,两物体有相同的位移
C.t0时刻,两物体有相等的速度
D.t0时刻之前,P的速度总大于Q的速度
10.甲、乙、丙是三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丙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C.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
D.丙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1.(6分)完成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问题:
(1)运动物体拉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了____。
A. 物体运动的时间 B. 物体的形状和质量
C.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D.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加速度
(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________V电源工作,它的工作电源的频率是50 Hz,如果用它测量速度时,实验者不知道工作电源的频率已变为60 Hz,而仍按50 Hz进行计算,这样算出的速度值与物体速度的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 “偏大”或“偏小”)。
12.(10分)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如图甲、乙所示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 乙
(1)甲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使用的是________.
(2)乙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使用的是________.
(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记录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不清,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 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
13. (10分)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15 m的位置,在t=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的最高处,之后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处位置,再经过1.5 s到达地面。求:
(1)前1.5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4.(10分)一列长100 m的列车以v1=30 m/s的正常速度行驶,当通过1 000 m长的大桥时,必须以v2=20 m/s的速度行驶.在列车上桥前需提前减速,当列车头刚上桥时速度恰好为20 m/s,列车全部离开大桥时又需通过加速恢复原来的速度.减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0.25 m/s2;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1 m/s2,则该列车从减速开始算起,到过桥后速度达到30 m/s,共用了多长时间?
15.(12分)沪杭高铁是连接上海和杭州的现代化高速铁路,最大速度达到了413.7 km/h,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沪杭高速列车在一次运行中由A站开往B站,A、B车站间的铁路为直线.技术人员乘此列车从A车站出发,列车从启动匀加速到100 m/s,用了250 s,在匀速运动了10 min后,列车匀减速运动,经过300 s后刚好停在B车站.求此高速列车启动、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
16.(12分)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光频率为10 Hz,且O点是0.4 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
(1)小球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
(2)小球在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
(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
1.D [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但没有大小的点,选项D正确;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跟它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等因素均无关,只取决于物体自身体积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无影响,有多大的影响,若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则该物体可以视为质点,反之则不能,选项A、B、C均错误.]
2.C [“坐在火车里的人看到窗外相邻轨道上的另一火车启动了”,另一火车在动是以他自己所乘火车为参考系;“他感到自己坐的火车在后退”是以另一火车为参考系;“他坐的火车并没有动”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故该题中描述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有3个,C对.]
3.C [路程大小为= m,位移大小为= m,故选项C正确.]
4.A [由B车上的乘客看到站台向东运动,可判断B车向西运动;由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说明A车也向西运动且速度大于B车速度;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则C车有三种运动情况,C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但速度比A、B的速度都小.]
5.C [由s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可知,CD段运动速度最大,AB段物体速度为零,A、B选项均错误;由OA段斜率为正值,CD段的斜率为负值可知,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C正确;由图可知,4 h后又回到了原点,所以总位移为零,故D项错误.]
6.B [在0.2~0.5小时内,位移—时间图象是倾斜的直线,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0.2~0.5小时内,甲、乙两人的加速度都为零,选项A错误;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绝对值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斜率绝对值越大,速度越大,故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选项B正确;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选项C错误;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0.8小时内甲、乙在往返运动过程中,甲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运动的路程,选项D错误.]
7.BD [位移是矢量,“+”“-”表示位移的方向,而不表示位移的大小,从A到C的位移大于从C到B的位移,选项A、C错误,选项B正确;从A到B的位移Δx=1 m-5 m=-4 m,即Δx=Δx1+Δx2,故选项D正确.]
8.CD
昆虫只能沿木块表面从A点到G点,其运动轨迹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但是,其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即位移相同(为立方体对角线的长度10 cm);其最短路程分析可知:应该从相邻的两个面到达G才可能最短,我们可以把面AEFD和CDFG展开(如图),然后连接A与G,AIG的长度就是最短路程,为10 cm.]
9.AB [t0时刻,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同时到达同一位置,A正确;0~t0时间内,两物体发生的位移均为s0,B正确;t0时刻两图线斜率不相等,速度不相等,C错误;t0时刻之前,开始P的速度大于Q的速度,后来P的速度小于Q的速度,D错误.]
10.BC [由题图看出,甲、乙、丙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甲、乙、丙都沿正方向运动,A错误,B正确;乙的斜率比甲的斜率大,所以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C正确;乙的斜率比丙的斜率的绝对值小,所以乙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丙的加速度大小,D错误.]
11. (1)A (2)220 偏小
12.解析:(1)甲图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4~6 V低压交流电源.
(2)乙图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220 V交流电源.
(3)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性质时,在Δt很小时,通常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代替其某点的瞬时速度,由题意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 s
vD== m/s≈1.44 m/s
vB== m/s≈1.03 m/s
由a=得a==2.05 m/s2.
答案:(1)电磁 4~6 V低压交流电源 (2)电火花220 V交流电源 (3)1.44 2.05
- 解析:(1)由图可知:前1.5s小球的位移x=H-h’=5m-1.25m=3.75m
所以前1.5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v=3.75÷1.5m/s=2.5m/s
(2)由图可知全程小球的路程S=5m+5m+15m=25m,全程的平均速率V’=25÷3m/s≈8.3m/s
14.解析:设过桥前减速过程所需时间为t1
t1== s=40 s
设过桥所用的时间为t2
t2== s=55 s
设过桥后加速过程所需时间为t3
t3== s=10 s
共用时间t=t1+t2+t3=105 s.
答案:105 s
15.解析:加速过程的初、末速度分别为v0=0,v1=100 m/s,用时t1=250 s,该过程的加速度a1== m/s2=0.4 m/s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减速过程的初、末速度分别为v1=100 m/s,v2=0,用时t2=300 s,该过程的加速度a2== m/s2≈-0.33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0.4 m/s2 0.33 m/s2
16.解析:依题意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
Δt= s=0.1 s.
(1)vOB== m/s=0.8 m/s.
(2)小球在A点时的瞬时速度
vA==0.8 m/s,
小球在B点时的瞬时速度
vB== m/s=1.0 m/s.
(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小球的加速度
a== m/s2=2.0 m/s2.
答案:(1)0.8 m/s (2)0.8 m/s 1.0 m/s (3)2.0 m/s2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