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爬山虎的脚 教学评助一体化 第二课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920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爬山虎的脚 教学评助一体化 第二课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920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爬山虎的脚 教学评助一体化 第二课时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920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10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课题
10.爬山虎的脚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学习内容分析
1.文本位置:
本课所在单元主题为"处处留心,连续观察",为本单元第二篇讲读课文.主要描写了爬山虎的特点,重点是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教学内容分析:
识字与写字: 1.认识“均、柄、蜗、曲、萎”5个二类字,会写“虎、操、占、嫩、顺、均、叠、隙、茎、柄、萎、瞧、固”13个生字,会写“爬山虎、操场、嫩红、舒服、均匀、重叠、空隙、叶柄、反面、触角、弯曲、细小、痕迹、瞧不起、牢固、休想”17个词语。其中易错、混字有:操(与“澡、燥”二字易混淆)、休(与“体”字混淆)
阅读: 一是通过朗读,感受爬山虎脚的美。二是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上来具体描写的。运用比喻句显得更生动、形象。
习作: 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口语交际:结合文字语言,想象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样子,并在组内交流。
综合性学习:选择一种事物进行观察。
3.关系建构:本课在有关于修辞方法学习的基础上,为本单元训练学习作者观察、表达方法的起始课,目的是为下文《蟋蟀的住宅》的进一步学习作者表达方法做好铺垫。
4.资源拓展: 推荐阅读《昆虫记》
课标
分析
学情
分析
1.已有知识经验:学习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能正确规范地默写本课生字,有一定的识字方法与识字量。积累一定的课内外关于描写动植物的好词佳句,对课文内容有整体把握。
2.已有策略经验:利用修辞方法阐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按照朗读层层递进的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并能针对课文内容、写作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补充他人的发言,做到语言基本规范。
3.已有生活经验:从自己第一课时的学习及生活经验入手,进一步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初步的感官感知,能描述出自己看到及想象到的画面。
4.存在困难与障碍:针对作者的写作方法,对于如何细致入微地进行观察相关事物并习作文章,10%的学生会存在困难认知,需要在本课深入理解文本情境中学习并提高。
5.突破措施:从文章内容入手,感知作者是如何观察事物,如何细致描写观察所得。出示相关学习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初步学习细致、形象地表现文本的方法。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分析,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析文本的情境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3.结合练笔训练,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分析文本的情境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2.结合练笔训练,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课前
准备
课件
学 习 过 程
环节目标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问题预设与补救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并从课文第1自然段中,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1.学生自由概述本课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提出疑问,引起下文。
1.复习检查,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2.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预设:
学贵有疑,学生可能出现对课文内容把握不准确的问题。
补救措施:
利用重点文本的学习,引导学生各自找到阅读的突破口。
二、研读文本,学习方法
(目标1)
二、研读第2自然段
1.教师范读课文,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教师板书:位置颜色样子)
2.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
a.爬山虎叶子生长的位置:。
b.刚长出来的叶子的颜色:。
c.长大了叶子的颜色:。
d. 叶子的样子:。
(教师板书:墙上嫩红嫩绿朝下、均匀、不留一点空隙)
3.朗读课文:读出美感来。
三、研读第3、4、5自然段,交流体会。
1.继续默读文中第3、4、5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独到之处?
2.汇报交流。
师:首先我们一起交流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1)结合插图,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
a.出示文中的句子。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师:如果你也学着叶圣陶爷爷此时也在观察爬山虎的脚,你发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观察爬山虎的脚的?(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上来具体描写的。运用比喻句显得更生动、形象。)
b: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爬山虎脚的样子。
(教师板书:茎上如新叶细丝像触角)
c:过渡:来,我们边跟着画面边读这段话,同学们读横线上的句子。
d:出示画面:指导朗读这个句子,加深体会。(老师引读)
小结: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之处。你们知道爬山虎更独特之处是什么吗?
(2)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a:问: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b:“这样”是指什么?
c:想看到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情景吗?(请你睁大眼睛来看)
d:自由朗读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动作的词句。(教师板书:触、变成、巴住、拉、贴)
小结: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断向上的攀爬劲呀!
生齐读。
指导朗读:注意动词稍微读重点。
在这里,叶圣陶爷爷还教给了我们一种介绍事物的方法,那就是拿我们熟悉的事物来作比较。
师:老师上课前在校园的东墙边采集了两根爬山虎,你来说说从它们的颜色去观察可以推断什么?老师这里有道作业练习,需要大家去探索。
(3)爬山虎“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小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让我们到校园的东墙边,去看看爬山虎是不是真的像叶圣陶爷爷写的那样,也学着叶圣陶爷爷一样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好吗?
1.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2. 学生交流,归纳总结。
3.自由朗读、个人读,并读出爬山虎的文本美。
4.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
5.看图片,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6. 学生复述自己画的句子。再联系前文学过的第2自然段,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读……
7. 自由朗读“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并标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动作的词句。
8.小组结合文章第五自然段的内容自由讨论。
1.指名提问,并指导学生高度概括主要内容。
2.指导朗读:读出美感来。
3.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检测。(注意提出小组合作的方法。)
4.检测:到黑板上用手模仿爬山虎爬的动作,利用读第4自然段的朗读检测,体会“触、巴、拉、贴”几个动词用得准确。
预设:
爬山虎“一脚一脚”爬的样子,90%的学生能准确理解,10%的学生由于课堂理解力及对于爬山虎的感官认知缺乏,不能准确理解“一脚一脚”与“一步一步”的区别。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完成达标。
补救措施:
1.对照问题,找到相关段落仔细阅读,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动手画一画,便于学生准确理解“一脚一脚”。
2.利用文本内容情境,读懂作者描写的妙处,比如在写叶子时用词的准确,描述的细致,同时可以反过来思考,这些确切的描述都是在确切地观察的基础上诞生的。
3.抓住重点,结合课文及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再用自己的话说出爬山虎是用什么来爬墙和怎么爬的。
三、联系生活,感悟方法
(目标3)
1.你要向叶圣陶爷爷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2.总结。罗丹也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优美的词句。
2.课外练笔。
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攀爬植物(如:葡萄、牵牛花等),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
1.讨论问题,进行交流: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
2.阅读“资料袋”的内容,学写观察日记。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认为能体现爬山虎美的特点的语句。
2.阅读并交流“资料袋”的内容,有留心观察生活和事物的兴趣,交流明确格式、内容。
预设:
90%的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文本情境,学习作者进行细心而连续的观察方法。10%的学生需要在一对一的辅导及后续的学习中完成达标。
补救措施:
学着作者的观察方法用自己的话对爬山虎的特点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进行描述,并用一段话写下来。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阅读文中优美语句
基础性
目标1
5分钟
小练笔:写一种植物(片段)
综合性
目标3
10分钟
推荐阅读《昆虫记》
拓展性
目标2
每天10分钟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位置 颜色 样子
叶 墙上 嫩红 嫩绿 朝下 均匀 不留一点空隙 留心
茎上 如新叶 细丝 像触角 观察
脚 爬 触、变成、巴住、拉、贴(牢固)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8 牛和鹅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8 牛和鹅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牛和鹅》第1课时doc、《牛和鹅》第2课时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 走月亮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 走月亮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经验,策略经验,生活经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指导书写,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课堂小结,留有思考,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6d7a0b383f1fc30b799c63fb30b9fca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