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运动的描述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0 次下载
- 1.3运动的快慢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8 次下载
- 2.2声音的特性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6 次下载
- 2.3声的利用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2 次下载
- 3.1温度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0 次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4.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知道骨传导的原理和应用.
这些发声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共同特点:发声体在振动
将敲响的音叉靠近小球,会看到什么现象?如果用手捏住音叉后,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结论: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说成是“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通过大量的观察、分析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说成是“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转换法:物理学中,将不能直接观察研究的对象,转换为可以直接观察研究的对象,叫做转换法。例如乒乓球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1.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A.手挡住了声音,锣声无法传播 B.锣面停止振动 C.声音被手传走,空气中无声波 D.锣面振动变小 2.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B.发声停止了,但是声音可以继续传播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3.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2)在实验中放一个乒乓球靠近音叉的目的是什么?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
玻璃罩中放一个小电铃,接通电源,能听到铃声;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
2.实验推理法。由于实验操作过程中,受实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把玻璃罩中的空气全部抽尽,所以只能通过实验+推理的方式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因此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实验推理法。
声音既然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那你们猜猜看,声音可以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如何设计实验验证?
声音在空气中是以什么形式传播?
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一切 固体 、 液体 、 气体 都可以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气 作为介质传播的; 真空 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交谈,通过 电磁波 的方式进行传声,声音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着。
1.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A.半导体 B.磁性物质 C.真空带 D.金属物质
2.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1)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你 听到音乐(填“能”或“不能”)。(2)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但实际操作还是能听微弱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是 。(3)该实验表明 。(4)本实验应用到实验方法是: 。
3.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小“人”随着音乐起舞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C.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 D.用不同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5.古代的人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如图),应用的知识是(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C.声音的反射 D.回声
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声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阅读资料:从表中能够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
1.声音在15℃时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大小关系是 ;(软木除外)3.声速的大小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拓展提问:古代战争时,士兵通过将耳朵贴在地上听敌方军情,或者是挖一个大坑,用一个碗贴在墙上去听,或者是晚上睡觉时枕着箭筒睡觉。从声速的角度解释一下这样做的原因。
自主学习:自学“回声”部分后,思考什么是回声,障碍物至少和声源相距多少m,能把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开?
在较狭小的岩洞中说话,听起来比野外洪亮得多?这是为什么?在狭小的岩洞中说话,声音被岩壁反射回来,再传入人耳,就产生了回声。由于岩洞狭小,回声与原声几乎同时到达人耳,两者相差不到0.1秒,人耳就不能区分回声与原声,这时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因此,在岩洞中说话听起来比野外洪亮,在屋子里说话比屋外说话响亮,也是这个原因。
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判断海中物体的存在,请想一想利用回声测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什么?然后怎样计算?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够听到声音
2.如图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下表是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液态介质中声速大小跟介质的温度无关 B.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物态有关C.固态介质中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4.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C.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D.声波在铁管中发生了反射
5.在一段较长的自来水管的一段敲击一下,如果把耳朵贴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先后听到三次敲击声,则传来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A.铁管、水、空气B.水、空气、铁管C.空气、水、铁管D.水、铁管、空气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备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一固体能否传声,探究二气体能否传声,汪汪汪,探究三液体能否传声,探究四真空能否传声,类比理解声波,知识点2声速,回声测距原理,回声的防止,回声的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想想做做,声音的传播,声音被反射,科学世界,学到了什么,达标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试讲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试讲课ppt课件,文件包含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件pptx、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docx、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